「中國經濟轉型正進入加速度階段,剛剛過去的全國兩會彰顯出中國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底氣和信心,全球市場參與者正見證中國經濟的澎湃動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色足、底氣足,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形式沒有變,正持續發揮世界經濟增長最大引擎作用。」畢馬威亞太區及中國主席陶匡淳表示。
在昨天開幕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5年年會上,不少參與論壇的全球政商領袖、國際機構代表及學者對中國大市場所釋放出的廣闊前景充滿期待。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被視為國際社會觀察中國兩會政策落地的關鍵窗口,今年,共有21個國家86位跨國企業的正式代表出席論壇。除宏觀經濟目標外,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人工智能普惠包容發展等等是本次年會的重要議題。
畢馬威中國候任主席鄒俊表示,從發展潛力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我國在人工智能、新能源、高端製造等前沿領域取得顯著進展。而中國的「工程師紅利」與市場規模優勢,以及新興產業的新一輪資本開支也將對短期經濟形成強大拉力。畢馬威中國時刻關注並在連接更多企事業機構,共同促進中國「新質生產力」的培育和發展,「我們有信心看到,中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將支持中國經濟進一步走向繁榮」。
今年春節前後,DeepSeek(深度求索)在全球掀起「中國智慧」熱潮,「杭州六小龍」概念廣為傳播,成為海內外前沿科技領域熱議的話題。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舊動能切換的關鍵時期,國產大模型降低開發門檻,多個行業有望進入「硬件規模化+軟件開源化」階段,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政府持續提高對科技創新的重視。
畢馬威中國客戶及業務發展主管合伙人江立勤表示,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發」,從地方兩會報告來看,加強基礎研究和核心技術攻關主要集中在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等細分行業。在產業方面,智能網聯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械人有望成為「人工智能+」「推進大模型廣泛應用」的重點賦能領域。畢馬威中國在持續加大創新科技領域的扶持力度,在「未來行業50」系列評選中,畢馬威中國不斷為人工智能、智能製造等眾多領域的發展提供畢馬威中國創新服務方案,賦能領先企業及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