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合合信息旗下數字化風控平台啟信慧眼聯合中國航空油料集團有限公司、中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央企共同編製的《國央企風控合規案例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發佈。《白皮書》不僅系統梳理了國央企在風控合規領域的核心痛點與政策導向,更為行業提供了從「合規管理」向「智能風控」躍遷的實踐指南。
自去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密集出台政策,要求國央企強化風險防控能力。2024年發佈的《關於規範中央企業採購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國有企業管理人員處分條例》等文件,更是明確將虛假貿易、採購管理等場景列為監管重點,並強調通過數字化手段提升合規效率。在此背景下,國央企紛紛探索數字化轉型路徑,以構建「風險-內控-合規」三位一體的智能化管理體系,防範系統性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
作為國央企資金管理的核心工具,司庫系統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通過集中化管理,司庫系統可實現資金流動透明化,提升資金使用效率,並實時監控交易對象的經營風險、司法訴訟等關鍵指標,有效防範虛假貿易與利益輸送問題。然而,在數字化升級過程中,國央企普遍面臨原有系統升級成本高、外采數據開發周期長等挑戰。
中國航油作為國內最大的航油供應商,其法律與風險管控部負責人表示,集團成員企業多達數百家,日常管理壓力大,而智能監控工具則讓風控成為可能。通過與啟信慧眼的合作,中國航油在不替換原有系統的基礎上,通過api接口將啟信慧眼的工商信息查詢、風險預警等功能模塊嵌入原有合同管理系統,實現了智能化升級。升級後,公司交易對象檔案創建時間從人工錄入的30-60分鐘縮短至10秒,錯誤率顯著降低,並實現了對數百家子公司的經營風險、司法訴訟等70餘項指標的實時監控,管理模式從「事後應對」轉變為「事前預防」。
中糧信科在《白皮書》中分享了另一項創新實踐。通過與啟信慧眼的合作,中糧信科將批量排查技術嵌入合同管理系統,企業可一次性上傳超萬家企業名單,系統自動篩查控制關係、投資關聯等20餘項風險維度,精準識別潛在利益輸送風險。技術應用後,單次排查企業數量從行業普遍的不足百家躍升至萬家,排查維度從3項擴展至20項,既滿足了國資委的監管要求,也為業務拓展築牢了安全防線。
《白皮書》的發佈不僅為行業提供了可復用的實踐經驗,更標誌着國央企風控管理正式邁入智能化、數據驅動的新階段。未來,合合信息啟信慧眼將攜手更多國央企,通過技術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構建智能化風控平台,為國央企高質量發展構建堅實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