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rtx 50系列的陸陸續續發售,又到了diy裝機熱潮了。對於普通的遊戲玩家而言,裝一台z890的atx尺寸的機箱或許有點太大甚至性能過剩了,matx版型和更便宜的b860芯片組就成為了更有性價比的選擇。這次我們使用了技嘉b860m aorus pro電競雕並搭配了rtx 5070ti魔鷹顯卡組裝了一台時髦的rtx 50系整機。
外觀:
b860m電競雕的外包裝封面還是熟悉的大雕頭,在名稱旁標註了d5黑科技2.0,右下角標註了主板的插槽使用了全新的lga1851。並且這塊主板提供了四年全國聯保,包含一年換新服務。
打開包裝,除了主板本體外,還包含了信仰貼紙、快拆wifi天線、sata數據線、導熱墊,ssd墊片、條線轉接器。
b860m電競雕採用m-atx緊湊型版型,純黑配色,vrm和拓展區域的散熱裝甲上都做了大面積的透視效果的紋理圖案,極具科技感。
在供電方面採用,12(60a)+1(40a)+2(60a)相設計,駕馭u9 285k也絲毫沒有問題。插槽為lga1851,僅支持最新的ultra 200s處理器。
cpu供電為雙8pin接口,新一代的接口設計增加了供電和散熱性能。實心供電插座提供了卓越的電氣性和信號傳輸能力。
右側四條ddr5內存插槽,最高支持9200mt/s,單條最高64gb,最大容量為256gb。當內存安裝在非推薦槽位時,debug區的內存指示燈也會亮起紅燈。
b860m電競雕共有三個m.2槽位。其中cpu下方的支持pcie 5.0 x4,2580/2280規格上方採用快拆設計的堆疊式散熱裝甲。
剩下的兩個支持pcie 4.0 x4,第一個2280規格,第二個22110/2280規格,上方覆蓋一體式散熱裝甲。
pcie方面共有兩個插槽。其中顯卡插槽做了金屬加固處理,會更耐用,並使用了無損的按鈕式連桿快拆設計。第二條支持pcie×4,可安裝顯卡聲卡等其他配件。
主板右側提供了一個hdmi1.4接口支持1080p30hz的視頻輸出,可用作副屏接口觀看實時硬件狀況。
i/o面板上,從上到下依次是四個usb2.0接口,一個dp2.1,四個usb3.2gen1接口,一個支持dp協議的usb 4 type-c,一個hdmi2.1,兩個usb 3.2 gen 2接口,2.5g千兆網口,wifi7快拆接口,一個光纖口和兩個音頻接口。
在bios界面的easy mode中,還是傳統的布局,左下角是關於內存信息的,可以開啟xmp或者高延遲低帶寬的d5黑科技。右側還能更改啟動順序和設置性能釋放模式。
在軟件方面,gcc提供了多個選項子菜單,安裝完wifi天線連接wifi後可進行信號檢測。還能調整燈光效果,控制風扇轉速以及各類性能調節。
測試環境:
我們組裝了如下配置的一套測試機,處理器使用了英特爾旗艦u9 285k,顯卡是技嘉魔鷹rtx 5070ti,兩條24gb 8000mhz的內存,顯示器也是技嘉的fo27q3。
rtx 5070ti魔鷹顯卡,純黑的模具,整體設計很乾練,沒有花哨的東西。正面三個108mm的風扇。顯卡尺寸340mm×140mm×70mm。
背面高強度合金材質的金屬背板,能很好的保護pcb板,增加顯卡結構強度,提升靜電防護能力。右側鏤空設計幫助進風進行輔助散熱。
側面的貫穿式燈條上覆蓋了帶有「gigabyte」logo的滑動側板,整體燈效可在gcc控制軟件中和進行設置。
供電為16pin的12v-2×6接口,左側是雙bios模式的開關可在性能和靜音模式之間進行切換。
i/o面板三個dp2.1b,一個hdmi2.1b,足夠滿足多屏輸出需求。
在散熱上使用風之力散熱系統,三個108mm的仿生風扇,每個扇葉上的花紋設計可增加風壓,並且正反轉設計可減少風扇之間的擾流,此外還支持智能啟停,低負載狀態下提供低噪音環境。複合式熱管、大面積均熱板的使用也能能提升整體散熱效率。
技嘉的fo27q3 oled顯示器,採用27寸三星qd-oled面板,2k分辨率,360hz超高刷新率,0.03msgtg疾速響應,支持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在色彩上,dci-p3色域99%,10 bit色深,對比度1.5m:1。還擁有夜視、黑平衡2.0、自定義準星等多種戰術輔助功能。此外為了防止oled燒屏,技嘉不光提供了基於ai的oled care功能,還有長達三年的優質保修服務,並支持個人送保服務。
性能:
rtx 5070 ti魔鷹使用blackwell架構,核心代號gb203,工藝依舊是tsmc 4n,8960個流處理器,光柵單元96顆,紋理單元280顆,位寬256bit,16gb gddr7顯存,帶寬896gb/s,基礎頻率2295mhz,加速頻率2588mhz,tgp功耗300w。
進行15分鐘左右的烤機,此時頻率為2600mhz左右,顯卡溫度60.4度,總功耗300w。
再來看一下內存測試,在僅開啟xmp的狀態下這兩條24gb 8000mhz的內存讀取速度108.55gb/s,寫入速度91519mb/s,複製速度98190mb/s,延遲89.8ns。在bios中打開高帶寬低延遲後在不改變時序的狀態下成績有了明顯提升。讀取速度提升11%來到120.28gb/s,寫入速度和複製速度都是提升了12%來到了103.13gb/s和110.10gb/s,延遲速度81.4ns也降低了10%。
在給主板更新最新的bios後,就能使用ai snatch超頻法寶軟件對內存進行一鍵超頻,軟件的下載可在gcc的更新中找到。只需一鍵即可輕鬆超頻。
點擊應用就會出現重啟提示框,重啟後再次進入bios,在xmp ai boost一欄可看到ai snatch提供了三個方案。
進行一下3dmark理論測試,對照geforce rtx 4070 ti,平均性能提升了25%左右。其中fire strike這種dx11的遊戲,尤其是在2k和4k分辨率上有較大提升,漲幅超過了30%。而time spy中分別得分27972和13712,漲幅為20%+。也是得益於第四代光追核心,在光追測試中分數也來到了18987,領先了33%。與rtx 4080 super相比在2k和4k的測試項目中整體性能差距不大。
在3dmark中還新增了關於dlss 4的測試,我們分別在2kdlss質量和4kdlss性能下進行了測試。dlss 2x就是上一代的dlss 3(每次插一幀),而dlss 3x則是插兩幀,4x是插三幀。兩次測試的結果都是dlss 4x相比關閉時提升了6倍之多,和dlss 3相比也提升了1.7倍。
接下來我們進行dlss 4遊戲實測,雖然已有超過75款遊戲支持dlss 4,但是已經在本體進行實裝的並不多。在2k分辨率下,dlss 4多幀生成在《賽博朋克2077》上幀數提升效果最明顯,翻了接近8倍,其次是《心靈殺手2》漲幅為5倍。而《漫威爭鋒》這種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是漲幅最小的。對比dlss 3也就是插一幀的狀態,也符合整體趨勢,平均提升1.6倍,相當驚人。
再來看看4k分辨率,相比原生狀態,平均幀數漲幅超過5倍,提升最大的依舊是《賽博朋克2077》以及《心靈殺手2》,一部分原因是它們都是路徑追蹤的光追,導致開啟光追後原生畫質下幀數會很低。很難現象現在這兩款遊戲居然在4k全高畫質下在150幀左右遊玩。
接下來是一些熱門3a以及網遊,在最高畫質下開啟光追,dlss設置為性能。在2k分辨率下,有着接近30%左右的提升。但在4k分辨率下部分遊戲提升有限,不過基本上還能維持在30%左右的領先。和rtx 4080 super相比,像《賽博朋克2077》、《黑神話悟空》《霍格沃茲之遺》差距只有幾幀,非常接近。綜合來看也就高於5%。
最後再來看一下幾個有關生產力方面的測試。在v-ray benchmark rtx測試中得分8164,這個分數甚至比rtx 4080 super的還要高。
在blender4.3渲染測試中,monster得分3714,junkshop得分1975,classroom得分1938。整體成績超越了去年的rtx 4070 ti super,但是落後rtx 4080 super 10%。
最後來跑一下llm大語言模型方面的測試:procyon的ai文本生成基準測試,它簡化了多個大型語言模型(llm)的ai性能評估流程,提供了一種可重複且高效的方法來評估ai的能力,能夠對ai的工作流程進行比較。
它運行了四個模型,其中phi 3.5得分4099,mistral 7b得分4340,llama 3.1得分4268,llama 2得分4247。
總結:
總的來說,如果你是英特爾處理器的忠實用戶,b850m電競雕主板有着合理的供電,紮實的散熱,三個m.2槽位,一個usb4接口,對絕大部分玩家而言已經足夠了。技嘉提供的d5黑科技以及超頻法寶ai snatch軟件相比其他競品也有易上手、低門檻的優勢。matx版型也會適配更多的機箱。此外技嘉還提供了四年質保和個人送保服務,售價為15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