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中旬,隨着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對華為的供貨許可到期,消息指出並沒有獲得延期,這表明微軟大概率停止供應,對Windows系統說再見了。
事實上,余承東早在2024年9月就曾有言在先:「Windows PC停止供貨了,以後就用我們的鴻蒙PC了。」這種「先發預告」的姿態,透露出華為對鴻蒙系統的自信。
不過消費者更關注的是,鴻蒙電腦何時到來?根據供應鏈消息,華為首款純鴻蒙PC或將於今年4月發佈,有望配備鯤鵬CPU+鴻蒙OS組合,並集成DeepSeek大模型。
這意味着從處理器到操作系統,華為首次實現了PC端全鏈路自主化。
此外,知名大V稱,過渡期已推出Linux版MateBook D16試水市場。不過,外界曾質疑鴻蒙生態的應用匱乏,但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鴻蒙全球開發者已突破800萬,TOP 2000常用App適配率達95%。
更值得關注的是,鴻蒙PC創新性地支持HDR Vivid國產顯示標準,視頻平台已上線適配片源,這讓華為在影音創作領域找到突破口。在專業軟件層面,華為正聯合中望CAD、WPS等企業開發原生鴻蒙版本,等等。這種垂直領域的深耕,正在構建差異化競爭力。
有分析師樂觀預測,未來3年,鴻蒙PC有可能佔據國內10%的市場份額,因為華為方面基本做了充分準備,再加上結合鴻蒙OS的體驗優勢。
首先,它擁有獨特的分佈式技術,能夠實現多設備之間的無縫聯動。
其次,鴻蒙系統的安全性從底層架構開始就進行了精心設計,能有效抵禦各類病毒與惡意攻擊,徹底告別Windows系統常見的 「漏洞焦慮症」。
第三,跟此前的手機端鴻蒙NEXT類似,系統還通過虛擬機技術,暫時兼容部分Windows應用,幫助用戶實現從Windows到鴻蒙系統的平穩過渡。
因此,微軟停止續期,短期來看可能影響部分消費者選擇,但長遠看卻是國產化的轉折點。
知名市調機構IDC預測,2025年中國自主操作系統PC市場份額將突破15%,其中鴻蒙有望佔據7成。參考華為手機業務軌跡,Mate70系列通過麒麟芯片+鴻蒙系統實現逆勢增長,首銷日優享版全系售罄,PC業務或將複製這一路徑。
對於普通消費者而言,鴻蒙PC的吸引力在於「體驗無感切換」。以即將發佈的商用AI筆記本為例,其硬件配置與現有Windows版一致,但系統交互更符合中國用戶習慣。
正如一位科技博主評價:「當操作系統的差異縮小到3%性能波動時(參考Mate70 Pro優享版與標準版差距),生態和服務才是決勝關鍵。」而在這方面來說,目前的鴻蒙生態更能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