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頻觀察
中國ai大模型deepseek的開源策略正引發全產業鏈「井噴式」創新。自1月末以來,華為、騰訊雲、阿里雲等頭部雲服務商爭相推出「一鍵部署」「零代碼調用」等低門檻服務,掀起價格戰與產品內卷潮。騰訊雲在2月2日至8日期間,其hai、cnb等產品矩陣全面支持deepseek私有化部署,並推出限時免費api服務;阿里雲則通過「零代碼」工具簡化開發流程,百度智能雲以超低價方案吸引企業試水。
應用場景全面滲透,華為小藝助手、釘釘ai、極氪汽車等均深度集成deepseek模型。教育領域,網易有道、雲學堂推出ai學科助手;金融行業,國泰君安、諾安基金部署模型優化投研流程;汽車智能化成新焦點,吉利、嵐圖先後宣布完成模型融合,嵐圖知音將成為首款搭載deepseek的量產車型。
資本市場同步躁動,接入deepseek的企業股價顯著波動。並行科技因算力雲服務適配deepseek r1滿血版,股價單日暴漲30%。分析指出,deepseek的mit開源協議及模型蒸餾技術,使其在芯片受限環境下仍實現性能突破,帶動國產芯片企業如海光信息、摩爾線程、天數智芯等快速完成適配,構建起從算力底層到應用層的完整生態。
目前,44家公開接入deepseek的雲服務及應用平台已形成規模化清單,涵蓋醫療、汽車、金融等多元領域。業界評價,deepseek或成「安卓式」生態標杆,其全民化普及正重構ai技術落地邏輯——從硅谷主導轉向中國硬核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