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擊新高端 AITO 問界 M9上市46.98元起售

2023 年 12 月 26 日,AITO 問界 M9 正式上市,售價為 46.98-56.98 萬元,新車將於 2024 年 2 月 26 日批量交付。

外形上問界 M9 延續了問界品牌一貫的 " 極致、簡約、純凈 " 美學原則,並引入了全新的家族化設計語言,以美學融合人文與科技的設計理念,開啟問界系列的智慧美學設計時代。

問界 M9 的設計理念叫做:鯤鵬志 ",設計上遵循華為的極致和簡約原則,新車外形被稱為 " 游鯤 "。前臉設計語來源於鯤鵬展翼,這也是問界的最新設計語言。

車燈的設計同樣有識別度,車燈功能包括 ADB 和 AFS 的遠近光模組,包括下方的智慧交互燈。頭燈擁有可選擇圖案的千車千面的功能,也有可以顯示充電的剩餘電量,也有充電提醒功能。

另外,260 萬像素投影大燈在開啟遠光燈時,可以避免照射到同向和對向車輛,同時還擁有向前方銀幕投射電影的能力。

問界 M9 車長 5230mm,車寬 1999mm,車高 1800mm,軸距達到了 3110mm,在 D 級豪華 SUV 車型中佔據絕對優勢。整車採用了頂級高端豪華車常用的雙拼色車身設計,藍色車身搭配銀色車頂,既有豪邁磅礴的沉穩氣韻,又帶來懸浮感的優雅姿態。

問界 M9 尾部設計飽滿大氣,同時,尾燈還可顯示感謝燈語,通過燈語在緊急情況下需要以後對後車表示感謝,一個友好的提示,讓出行更有溫度。另外,尾燈在露營的時候還可以和音樂律動。

進入車內問界 M9 採用三個大屏,除此之外最搶眼的是,還會配備 HUAWEI AR-HUD,問界 M9 首次搭載 HUAWEI AR-HUD,擁有 75 英寸畫幅,可提供貼合路面的 AR 導航以及實景與智駕深度融合的 AR-HUD,將 HUAWEIADS 感知與決策過程可視化。

另外,問界 M9 全車滿配可搭載 10 塊屏幕,包括:前排主駕 + 中控 + 副駕 3 塊,統一為 One Glass 環宇屏;二三排有 4 塊屏,通過 HUAWEI Maglink ® 接口可搭載 4 個 MatePad;投影幕布 1 塊;車外 1 塊,HUAWEI XPIXEL 華為百萬像素智慧投影大燈,可投影更精細的動態畫面;前風擋 1 塊,HUAWEI ARHUD。滿配 10 塊屏幕,可隨時滿足駕駛、娛樂、工作的全場景需求。

第三排上方的激光投影儀和第二排座椅上方的超大投影幕布,可以實現影院觀影體驗,搭配全新 HUAWEI SOUND 2.0 音響系統,相信能給後兩排乘客提供不俗的影音體驗。更關鍵的是,它是車規級別的,在抗顛簸、散熱、抗輻射、噪音上都做了大量優化,可以放心在車裡看巨幕電影。

在空間上,通過領先的結構設計,問界 M9 實現了與 MPV 同樣的純平地板乘坐體驗,不僅二三排進入更方便,也讓三排乘坐用戶從此告別 " 小板凳 ",帶來更輕鬆的長途出行體驗。基於六座均權的設計理念,問界 M9 通過創新的空間布局,還提供了超越 MPV 級別的百變奢享體驗,讓每個車內乘客都擁有同等的舒適頭等艙體驗。車內三排六個座椅均支持電動調節,也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提供 3、4、5、6 座的百變座椅模式,在不同場景下任意切換,提升車內空間靈活性。

在安全上,問界 M9 採用 " 玄武車身 ",這是全球最大的一體壓鑄後車體,而且全車鋁合金體積佔比高達 80%,輕量化係數低至 2.02;全車 12 處採用 2000MPa 核潛艇級熱車型鋼。

整車標配 9 安全氣囊 +16 個安全點位,還採用了預緊式安全帶,四門均配機械把手,提高遇險時脫困效率;門檻梁擁有高達 11 個防護腔體,可更好地吸收側面碰撞能量。

其電池還採用了五層安全包裹設計,擁有業界領先的全高壓熱失控不蔓延技術,並擁有十層熱安全保護支持,可實現實時防護、主動預警、主動冷卻,毫秒斷電,避免極端情況下的電池熱失控。

在底盤上,問界 M9 將搭載華為途靈智能底盤,採用全鋁合金前雙叉臂 + 後多連桿懸架系統,全系標配智能閉式空簧和 CDC 可變阻尼減震器,並將配備後輪隨動轉向系統。

在智駕上,問界 M9 搭載華為 ADS 2.0 高階智能輔助駕駛,此系統不依賴於高精地圖,在全國各地都能開,並且 12 月底開始具有城市 NCA 領航智駕功能。另外,通過機器學習,該系統會越開越好開。

在三電系統上,問界 M9 擁有純電和增程兩種能源模式,支持 800V 快充。增程車型,搭載 1.5T 發動機功率 112kW,採用雙電機,前電機功率 165kW,後電機功率 200kW。整車能耗低至 6.9L/100km,百公里電耗 24.3KWh/100km。純電車型為四驅車型,前電機功率 160kW,後電機功率 230kW,百公里電耗為 17.4KWh/100km。

從外觀設計、空間布局、動力性能、駕控體驗到智能配置,問界 M9 帶來了旗艦級別的豪華配置,也將給用戶帶來不一樣的智慧出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