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陳曦,開源證券固收首席;聯繫人:張維凡
3月17日,央行宣佈於3月27日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約為7.6%。
此次降准雖是情理之中,但亦是意料之外
事後看,此次降準是情理之中:3月初國新辦發佈會上,易行長講話中提到降准,表示「用降準的辦法來提供長期的流動性,支持實體經濟,綜合考慮還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式」,因此落實降準是情理之中。
但此次降准亦是意料之外,超市場預期:首先,目前經濟修復節奏較為理想,市場對總量貨幣寬鬆的期待降低,其次,央行已經連續四月超量續作mlf,同時配合omo「削峰填谷」,3月以來,無論狹義流動性、廣義流動性缺口都不大;再次,過往降准往往先在國常會釋放信號,後央行落實,此次僅由易行長在國新辦發佈會上提及降准,同時未明確表態近期降准;另外,就目前信貸投放情況看,缺的是信貸額度,而不是資金,也不是降低利率。
此次超預期降準的四個可能意圖
第一,此次降準是兩會之後第一個「具體措施」,意在釋放穩增長信號。在當前時點,降準的信號意義可能大於實際效果。春節後一直債強股弱,市場對國內經濟復蘇的預期一直較為謹慎,海外市場黑天鵝事件頻現,3月份後雖然各種高頻數據均指向國內經濟仍在有序修復,但市場弱預期依然無法證偽,擔心經濟復蘇的可持續性。此次超預期降准向市場釋放了較強的穩增長信號,有利於扭轉市場對「弱預期」的預期,提振市場信息。
第二,此次降准落地時間為3月27日,有呵護3月末的跨月流動性的目的。此次降准釋放約6000億流動性,疊加本月mlf近3000億超額續作,合計投放流動性約9000億,屆時可以減輕跨季流動性壓力,同時減少跨月逆回購操作,平滑資金利率的波動。
第三,確保4月信貸投放的連續性。2022年信貸具有非常強的脈衝波動特徵,信貸的連續性較差,季初月份(4、7、10月)信貸投放量遠低於往年同期,信貸的大幅波動不利於經濟修復,同時也會影響市場信心,2023年要避免這一情況,降准釋放資金是3月末到位,有助於確保4月信貸的連續性。
第四,此次降准可以緩解銀行負債端壓力,或為下調lpr做鋪墊。2022年11月至今已經合計降准50bp,對緩解銀行負債成本壓力起到了較為顯著的效果,此次降准可能也有為lpr下調進一步創造空間的政策意圖。
當前債市需要警惕利好出盡的風險
此次降准對債市影響中性。貨幣市場利率大概率將繼續圍繞政策利率波動,不大起大落,為經濟運行的整體回升提供有力的支持。
但當前債市需要警惕利好出盡的風險。3月17日降准消息釋出後,10y國債收益率先快速下行,後快速上行,收盤時已經完全抹掉了降准後的收益率下行空間。
事實上,2022 年以來,幾乎每次寬貨幣政策出台都是降久期機會。如1月 17 日降息、4月 15日降准、8月15 日降息,11月15日降准,每次債市收益率都會出現短期低點,然後收益率很快就會反彈到寬貨幣措施之前,出現趨勢性上行,寬貨幣對債市基本只有短時性影響。主要原因在於,總量貨幣政策寬鬆是穩增長的開始,此次央行降准表態「打好宏觀政策組合拳」,預計後續會有更多寬財政、寬信用、寬地產等措施落地,這些有利於基本面,但對債市不利。當前債市可能需要警惕利好出盡的風險。
轉債方面,按歷史規律看,降准影響也較為有限,但可能邊際修復市場的弱預期。
風險提示
政策變化超預期;疫情擴散超預期。
《證券期貨投資者適當性管理辦法》於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通過微信形式製作的本資料僅面向開源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請勿對本資料進行任何形式的轉發行為。若您並非開源證券客戶中的金融機構專業投資者,為保證服務質量、控制投資風險,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信息。本資料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還請見諒!感謝您給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我們聯繫。
免責聲明:
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經中國證監會批准設立的證券經營機構,具備證券投資諮詢業務資格。
本報告僅供開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的客戶使用。本公司不會因接收人收到本報告而視其為客戶。本報告是發送給開源證券客戶的,屬於商業秘密材料,只有開源證券客戶才能參考或使用,如接收人並非開源證券客戶,請及時退回並刪除。
本報告是基於本公司認為可靠的已公開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證該等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本報告所載的資料、工具、意見及推測只提供給客戶作參考之用,並非作為或被視為出售或購買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的邀請或向人做出邀請。本報告所載的資料、意見及推測僅反映本公司於發佈本報告當日的判斷,本報告所指的證券或投資標的的價格、價值及投資收入可能會波動。在不同時期,本公司可發出與本報告所載資料、意見及推測不一致的報告。客戶應當考慮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響本報告客觀性的利益衝突,不應視本報告為做出投資決策的唯一因素。本報告中所指的投資及服務可能不適合個別客戶,不構成客戶私人諮詢建議。本公司未確保本報告充分考慮到個別客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本公司建議客戶應考慮本報告的任何意見或建議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以及(若有必要)諮詢獨立投資顧問。在任何情況下,本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並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在任何情況下,本公司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若本報告的接收人非本公司的客戶,應在基於本報告做出任何投資決定或就本報告要求任何解釋前諮詢獨立投資顧問。
本報告可能附帶其它網站的地址或超級鏈接,對於可能涉及的開源證券網站以外的地址或超級鏈接,開源證券不對其內容負責。本報告提供這些地址或超級鏈接的目的純粹是為了客戶使用方便,鏈接網站的內容不構成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客戶需自行承擔瀏覽這些網站的費用或風險。
開源證券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可參與、投資或持有本報告涉及的證券或進行證券交易,或向本報告涉及的公司提供或爭取提供包括投資銀行業務在內的服務或業務支持。開源證券可能與本報告涉及的公司之間存在業務關係,並無需事先或在獲得業務關係後通知客戶。
本報告的版權歸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對本報告保留一切權利。除非另有書面顯示,否則本報告中的所有材料的版權均屬本公司。未經本公司事先書面授權,本報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製作任何形式的拷貝、複印件或複製品,或再次分發給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權的其他方式使用。所有本報告中使用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均為本公司的商標、服務標記及標記。
研報首次發佈時間:2023.3.19
陳曦:首席分析師,證書編號:s0790521100002
張維凡:聯繫人,證書編號:s079012203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