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一言,駟馬難追!之前任正非都說了,華為將不會自己造車,即使華為要切入汽車這個產業,也只是幫助車企造好車,而不是說自己要去做汽車。
為什麼有人說華為要造車?
什麼叫三人成虎?對你說的人多了,你自然就會受到影響,很多網友之所以說華為要造車,主要原因是最近關於華為造車的消息面太多了,如下幾個點來參考;
1、華為賣掉榮耀之後,華為獲得了一大筆現金流,華為完全可以用這筆錢來造車。
2、繼華為手機業務之後,華為的余承東又宣布掌管華為汽車業務,由於余承東的影響力,很多人認為華為要造車了。
3、2014年華為就成立了車聯網實驗室,華為這些年在智能汽車領域獲得了大量積累,華為不造車,似乎說不過去?
就是這上面3個點,讓很多人都以為華為造車似乎是一件「順其自然」的事情?可造車不是兒戲,即使華為的科技再強,華為也不敢貿然自己去造車!
華為發佈最新聲明
今日,華為再次重申,華為不造整車,而是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造好車,成為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提供商。「以後誰再建言造車,干擾公司,可調離崗位,另外尋找崗位。」
想想也是,無論是之前的任正非,還是近期的華為徐直軍,他們都一致強調,華為不會造車,老大都說不造車了,依然還有各種消息面指出華為要造車,這個多少有點過分了哈。
「華為不造車,聚焦ICT技術,幫助車企造好車,致力於成為面向智能網聯汽車的增量部件供應商。」
華為為什麼不造車?
我這麼說吧,華為強歸強,但這並不足以說明華為什麼都能幹,像特斯拉和國外一些傳統的汽車廠商就不說了,不妨看看我們國內的新造車實力,諸如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以及傳統的比亞迪和上汽等,我就問你們,華為還能怎麼造?
汽車可不是手機,傳統的汽車本來就是技術含量很高,而傳統的功能手機幾乎沒什麼技術含量和門檻,直到今天,國內的汽車製造業都比不上國外。
再者,汽車的軟件和硬件的地位沒有那麼重要,不管用什麼高端的硬件和軟件,終究是汽車,所以智能汽車本質上是汽車,那些造車新勢力鼓吹汽車會是下一個終端,這只是他們的宣傳方式,試問,誰會把大量的時間放到車上,又或者說是誰會每天在汽車娛樂,用汽車購物?你們會嗎?
華為到底打的什麼算盤?
華為自己不會去造車,但華為要去幫助車企造好車,而且華為也有這個實力。
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智能汽車是最大的趨勢,像華為這樣軟硬同吃的公司,華為把重心放到了軟件上來。
智能汽車,有兩個是核心。一個是大腦;智能時代汽車的三大操作系統AOS(智能駕駛操作系統)、HOS(智能座艙操作系統)和VOS(智能車控操作系統)。才是智能汽車的核心。
華為只為造車的提供大腦和神經系統,傳感系統!華為提供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大腦工程。更是佔據智能汽車製造技術的高端,相當於她是最高端的芯片提供者。你不用她的方案,就相當於拒絕高通的方案一樣。
所以,大家看明白了嗎?華為不會自己去造車,一來是自己造車很重,二來只有把自己的系統做成智能汽車的主流系統,這才會讓自己更有話語權。
華為的下一個對手到底是誰?
在過去的通信時代,華為主要的對手是美國的高通,在智能手機領域,華為主要的對手是蘋果和三星。
那麼問題來了,在智能汽車領域,華為的對手是誰呢?不是什麼特斯拉和蔚來汽車等,而是美國的谷歌!
為什麼說谷歌是華為的下一個對手?因為谷歌當前在智能汽車領域,和華為做着差不多的事情,都是依靠自己的系統來掌控智能汽車領域裏的話語權。
我之前就說過,我們之所以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因為我們在這個賽道和對手處在同一起跑線上,如果說電池,方案的制高點,都在中國,美國拿什麼出來拼?中國會在智能汽車時代,成為全面的贏家!
寫在最後:從現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走勢來看,我終於理解了當年為什麼樂視的賈躍亭要造車,因為新能源汽車確實是未來確定性的賽道之一。
對於華為在智能汽車領域裏的表現,我是十分看好的,因為華為有獎勤罰懶、優勝劣汰的制度,以高薪驅動着一大批精英連年累月勤奮刻苦的工作,我始終相信,所有的事情都是人為的。
以前是發動技術,現在是三電+自動駕駛技術,希望華為+比亞迪組合,能推動中國智能汽車的發展,讓我們一起為華為比亞迪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