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作為一家從北京搬遷到大廠的高新技術企業,中航試金石檢測科技(大廠)有限公司不斷引進國內、國際高精尖設備,持續加大人才培養與引入,通過「軟硬」件的提升鍛造企業「硬核」,快速成長為國內知名的第三方材料檢測機構,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走進中航試金石檢測科技(大廠)有限公司的試樣製備車間,機器轟鳴,看起來似乎與普通的車間沒有差異。但該公司質量部部長趙昀介紹說,車間40多個工人里,有30多人都是高級技工,一共200多台機器,一半以上都處於國際或者國內頂尖水平。他拿起一個蠕變試樣告訴記者,這件產品是由幾位有着20年以上從業經驗的高級技師,採用國際最先進的機器,經過近半年時間的研究才攻堅下來的,目前國內能做到這種工藝的少之又少,今年公司產值大幅上漲靠的就是這個產品。
中航試金石檢測科技(大廠)有限公司質量部部長 趙昀
這個試樣的難度主要是在它是一個高溫材料,硬度特別高,然後需要測量的這個部分形位精度要求很高,目前這個試樣的加工應該代表了我們公司最先進的水平,在行業內也是比較先進的。
在公司的實驗室里,高、低周疲勞試驗、金屬持久、蠕變性能等檢測正在進行當中。實驗室一共60多人,最低學歷為本科,其中有3位博士,6位研究生,絕大部分畢業於國內雙一流大學,有着豐富的從業經驗。實驗室負責人田野告訴記者,實驗室的工作相當於「火眼金睛」,能鑒定客戶送檢的材質是否符合規定標準,而檢測結果的準確直接決定終端產品的成敗,所以對實驗人員的經驗和機器的精度要求都非常高。
中航試金石檢測科技(大廠)有限公司實驗室負責人 田野
我們所提供的數據對於他們在研發新材料,包括設計、結構、安全係數這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沒有我們提供的數據他們就沒法去做這個評價,然後我們還有一部分更重要的就是做各方入場復驗材料檢測,只有合格才可以應用到接下來的工序領域。
中航試金石檢測科技(大廠)有限公司2017年從北京搬遷至大廠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家全資民營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服務於航空航天領域,目前已成為國內知名的第三方材料檢測機構,服務對象涵蓋汽車、船舶、軌道交通、礦產、核電等多個行業,擁有行業內6項國家專利。有了「金剛鑽」才能攬來瓷器活。雖然今年市場受到疫情影響,但公司的生產卻實現了逆勢上揚,今年前三季度完成產值9100萬元,同比增長108%,納稅同比增長2500%。目前公司滿能生產,承接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正在規劃建設二期項目,建成後預計產值將實現翻倍增長。
中航試金石檢測科技(大廠)有限公司總經理 於立雲
現在我們的任務是很飽滿的,就是說現在的訂單沒有在新的任務來的情況下,應該能到(有)4個月的量,有這麼一個存量,到明年我們會在二期再上一個新的項目,二期建成以後,全部完成以後,產值(將)在2至3億元。
記者:亞娟 侯壯 大廠台
編輯:井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