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聯合發佈了《智慧健康養老產品及服務推廣目錄(2024年版)》,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大鵬新區南澳醫院(南澳人民醫院)自主研發的「智慧老年人需求與綜合能力評估系統」脫穎而出,成功入選老年人能力評估類目錄,全國僅3例。這一系統的入選,標誌着南澳人民醫院在智慧養老領域的創新實踐獲得了國家級認可,也為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產業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深圳經驗」。
創新驅動:從評估到閉環管理的智慧突破
南澳人民醫院的智慧養老評估系統以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與該院原創的國家標準《功能障礙者生活自理能力評定方法(龍氏量表)》為堅實基礎,大膽革新傳統評估模式。摒棄複雜文字量表,採用情景圖示,讓非專業人員僅需3-5分鐘就能完成評估操作,極大地解決了傳統評估耗時長、對專業性要求高的難題,填補了國際相關領域的空白。
系統依託微信小程序搭建「線上評估 + 遠程管理」模式,醫務人員可實時記錄數據,系統自動生成失能等級報告。目前,已形成覆蓋全國 23 個省份的患者數據庫,並與社康、養老機構及家屬端實現數據互通,成功構建起「評估 - 診斷 - 干預」的全流程閉環管理體系,為智慧養老提供了高效、精準的管理範式。
精準服務:三級床位,滿足多元養老需求
根據老年人不同的失能程度,南澳人民醫院創新推出「三床融合」分層服務機制。針對輕中度失能老人,通過家庭頤養床位提供居家適老化改造、健康監測及基礎生活支持,目前已在試點街道服務 151 位老人;面向中重度失能長者,由區級民政部門牽頭建設家庭養老床位,提供專業照料、慢病管理及心理支持;針對重度失能老人,衛健部門主導設立 家庭醫養病床,組建專業醫護團隊制定個性化診療方案,涵蓋生活照護、康復治療及生命體徵實時監測等服務。
這一分級響應機制確保了醫養資源的精準分配,讓不同需求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貼心、專業的養老服務。
科技賦能:大數據預測風險,優化資源配置
該系統還可將評估數據實時接入醫養結合平台,形成龐大的康養大數據庫。藉助大數據分析技術,系統能夠精準預測失能風險,提前調配資源,實現養老服務的精準供給。
例如,系統通過數據分析發現高血壓患者因認知障礙漏服藥物,可為其推薦智能藥盒。智能藥盒具備定時提醒、藥物分區存儲及 app 庫存管理功能,有效幫助穩定血壓控制。對於關節滑囊炎患者,系統可配置防跌倒智能設備,實時監測其活動狀態,一旦出現異常立即向家屬和醫護人員發出警報,全方位保障了居家安全。
近年來,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高水平支持和指導下,在大鵬新區醫療健康集團統籌管理下,南澳人民醫院開創了深圳市「政府主導+公立醫療機構」普惠型醫養結合模式,通過「政府-康復機構-護理院-長者服務中心-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居家頤養」六級共建,在試點街道打造集健康教育、疾病診治、康復護理等12項服務於一體的15分鐘「夕陽圈」,先後獲國家級、省級殊榮:2022年獲評「廣東省醫養結合示範機構」「深圳市首批醫養結合示範基地」,併入選廣東省「質量強省」典型案例;2024年榮獲全國醫養結合示範機構稱號,成為深圳市唯一「國家、省、市」三級示範單位。
隨着5g、物聯網技術的深化應用,南澳人民醫院將繼續以智慧化手段破解養老資源分配難題,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高質量、可持續的醫養服務解決方案,助力「老有頤養」民生願景照進現實。
記者 范劭華 通訊員 霍永陽 馮傲晴 李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