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跑路了嗎?

2025年07月10日17:12:04 科技 1787

衡宇 發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Manus,真的從國內撤了?!

4個月前一夜躥紅起飛的AI Agent產品Manus,剛被曝出背後公司一舉裁掉國內七成團隊

事實上,Manus總部已在5月搬到了新加坡,國內員工何去何從?現在答案終於落定,一言以蔽之:大刀闊斧地裁員。

Manus國內團隊約120人,僅有核心研發團隊40人遷往新加坡,其餘約80名非核心員工被裁。據稱裁員補償待遇優厚,被裁人員能拿到N+3或2N的賠償。

現實情況是,Manus的離開似乎十分絲滑和平靜。

現在再來到Manus北京辦公室曾經所在地epark海淀花園路社區,園區人員並不知道這家公司撤離的具體時間,園區也不同於3月爆火時媒體往來與駐紮,一片喧囂模樣。

Manus跑路了嗎? - 天天要聞

當量子位問及相關事宜時,聯合創始人兼CEO肖弘以他昨日午後在即刻的一篇帖子作為回復。

其中寫道:

想要在全球化的市場里做好產品,有很多不是來自業務本身和用戶價值本身的煩惱。

但這一切是值得的。一方面因為旅程本身就有很多開心的、讓自己和團隊成長的事情。另外一方面,如果最後有不錯的結果,證明作為中國出生的創始人,也能在新的環境下做好全球化的產品,那就太好了!

Manus一夜躥紅後這125天,也真沒少幹活

就大規模裁員傳聞,Manus官方對外給出的回復是,「基於公司自身經營效率考量」,因此「決定對部分業務團隊進行調整」。

不少人將這一回應解讀為Manus在華潰敗,以至於消息傳出後很多人表示疑惑,第一反應是:這麼快?不是還火得一塌糊塗嗎?

是的,Manus火得一塌糊塗,而且從發佈起一直火到今天——

天價邀請碼給予了大眾對這家公司最深刻的記憶烙印,以至於其它新聞關注者寥寥。

其實梳理後不難發現,發佈至今的125天以來,Manus都持續在對外釋放好消息。

3月,關鍵詞:一炮而紅

3月6日凌晨,Manus突然上線,名稱取自拉丁語 「Mens et Manus」,意為大腦+雙手。

它的定義為全球首款通用AI Agent產品,強調其獨立思考+任務執行能力。

發佈3日內,等待名單突破200萬,官網因流量過大宕機;發佈當周即超越OpenAI的DeepResearch等,登上GAIA基準測試榜首。

Manus跑路了嗎? - 天天要聞

由於採用邀請制內測,一碼難求,市場一度哄抬到10萬元/碼。

部分內測人士開始發佈實測反饋,「套殼」「無護城河」等輿論開始發酵。

3月10日,Manus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季逸超直接表示產品「基於阿里千問大模型及Claude等模型微調而成」,並強調這是自主整合框架,不懼「套殼」爭議。

同日,也就是產品發佈後第五天,Manus官方宣布與阿里通義千問團隊達成合作

一是宣布計劃基於通義開源模型實現國產化替代。

同時宣布的還有接入QwQ-32B模型降低推理成本。當時,內測用戶日均調用成本已經來到2美元水平線。

Manus跑路了嗎? - 天天要聞

此後,Manus官網逐漸完全漢化。

3月18日,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家季逸超發推文透露,Manus這樣的Agent環境下,每個用戶的平均token消耗量是聊天機械人的1500倍,「這僅僅是個開始」。

3月28日起,Manus開始推出付費訂閱計劃,Starter檔39美元/月,Pro檔199美元/月。

3月底,Manus在舊金山舉辦了第一次線下用戶聚會。

Manus跑路了嗎? - 天天要聞

4月,關鍵詞:B輪融資

整個4月上旬,Manus顯得比較沉默,但朋友圈裡可以看到創始團隊全球飛來飛去參加各種活動、論壇與交流會的身影。

Manus跑路了嗎? - 天天要聞

不過到4月下旬就有好幾個比較重磅的新消息傳出。

一個是4月16日,Manus集成到了Google Drive,用戶點擊上傳文件按鈕,就能連接Google Drive開始使用。

另一個是傳出了融資進展。

彭博社稱Manus完成7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5億元)B輪融資。

領投的Benchmark是一家美國老牌VC,以少而精、長期陪跑着稱,曾投資過eBay、Twitter、Instagram、Uber、Snapchat,2024年募資後重點投向AI領域。

此時,Manus估值已經較上一輪融資時翻了5倍,來到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5億元)

而此輪資金的主要流向之一,就是「主要用於擴張美國、日本、中東等海外市場」。

5月,關鍵詞:開放註冊

5月12日,翹首以盼的等待者們終於迎來了Manus向所有用戶開放

所有新用戶獲1000積分獎勵,此後每日免費贈送300積分。

開放首日,Manus註冊量即破100萬。

Manus跑路了嗎? - 天天要聞

5月14日,市場出現該公司估值飆升至15億美元的傳聞,很快遭合伙人張濤否認。

5月15日,關聯公司北京紅色蝴蝶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Manus聯合創始人兼CEO肖弘新任該公司法定代表人、經理、董事職務,同時該公司增資至2000萬美元。

5月16日,Manus趁熱打鐵上線圖像生成功能

這是一個綜合性AI Agent圖像生成功能。

不僅能生成圖像,還能理解用戶意圖,規劃解決方案,並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圖像生成工具及其他工具來完成任務。

緊接着,5月21日,Manus宣布了與微軟的合作

與微軟/Azure AI Foundry之間協同,以期推動快速擴展並解鎖新的企業應用場景。

6月,關鍵詞:總部遷徙

6月4日,Manus針對付費用戶開放了原生AI視頻生成服務,強調輸出有故事性的視頻內容,單次生成片段約為5秒。

6月8日,官推宣布上線PPT功能。

直到這個時候,一切看上去還是有條不紊,風平浪靜,其實暗流早已涌動——

6月13日發佈的官網博文顯示,Manus在新加坡招聘AI工程師、數據科學家、軟件開發經理等崗位,月薪8000美元起步。

同時,加州、東京也設有辦公室。

Manus跑路了嗎? - 天天要聞

6月18日舉辦的新加坡Super AI活動上,產品合伙人張濤表示:

公司總部已經遷至新加坡。

Manus跑路了嗎? - 天天要聞

6月26日,Manus官網發表文章,披露:

在過去三個月中,Manus通過架構增強和基礎設施優化,將速度提高了2倍,成本降低了5倍。

7月,關鍵詞:國內裁員

7月8日,網絡平台傳出消息,稱Manus將裁掉國內約80位員工,佔國內員工總數七成左右

針對此消息,Manus方面回應澎湃新聞稱:

基於公司自身經營效率考量,我們決定對部分業務團隊進行調整。
公司將繼續專註核心業務發展,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看起來真走了,但說實話也不意外

Manus真的走了嗎?

先是張濤公眾場合公開表示總部已搬遷,後是裁員消息得到官方證實。雖然官方並沒有正式發佈任何「總部遷移」公告,但從各種信號來看,Manus已經悄然完成了轉場。

不過目前的工商資料顯示,截至推文發出,Manus背後的北京蝴蝶效應科技有限公司(後簡稱蝴蝶效應)、北京蝴蝶效應科技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還處於存續狀態。

但是日曆往前翻,Manus母公司蝴蝶效應在新加坡的實體Butterfly Effect Pte. Ltd.,早在Manus產品上線之前——2023年8月就完成註冊,並由開曼群島註冊的母公司全資控股。

簡單概括結構:

開曼控股公司→新加坡實體Butterfly Effect Pte. Ltd.→Manus產品團隊。

這是一套典型的出海架構,用於便利海外融資、運營和拓展海外市場。

Manus跑路了嗎? - 天天要聞

所以Manus從一開始,就心放全球了。

但國內市場該產品依舊在線,訂閱服務仍可購買,用戶並未被斷供。

只不過約等於Manus終於明目張胆地表示,今後的資源和主力轉向了海外,這是一種典型的重心轉移。

普通人或許沒有探究其背後各種公司註冊的運作,但一定能從最初的產品發佈視頻中發現線索。

這家公司針對Manus推出的首個宣傳視頻,這個後來被無數Agent產品發佈時競相效仿的宣傳視頻,從頭到尾都在用英文介紹這款橫空出世的產品。

Manus跑路了嗎? - 天天要聞

說白了,Manus爆火4個月後的核心力量大遷徙,主攻海外,早就在與公眾見面的第一天就埋下了草蛇灰線

所以才說這種選擇毫不意外。

一方面,Manus做的是通用AI Agent,驗證了標準化工具集成的可行性,這種與MCP類似理念的生態在海外更成熟。

不論是模型的API可接入性,還是開發者生態、企業客戶付費意願,都更適合他們當前的產品形態。

另一方面,國內用戶對ToC軟件的付費習慣依然較弱。

哪怕是AI應用,大部分仍傾向於「體驗為主」,用戶粘度不高。

量子位智庫統計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6月,DeepSeek在Web端的國內總訪問量市場總佔比也持續下降至39%。

名聲最盛且免費使用的DeepSeek尚且遭遇這樣的斷崖式用戶流失,更別提任何一個訂閱制的AI產品了。

Manus跑路了嗎? - 天天要聞

國內當下的環境,想要維護高粘性用戶群體,建立穩定訂閱,真的並不容易。

更何況你也看到了,Manus一開始的野心就是全球市場,應該也從未有一刻想過放棄。

選擇從一個更利於融資、開發、落地的地方出發,是現實驅動下的策略選擇。

就像合伙人張濤昨日在即刻的發言:

選擇正確的激勵函數,比函數值本身更為重要

Manus跑路了嗎? - 天天要聞

究其本質,Manus和所有做出海業務的公司沒什麼兩樣。

只是這家由中國團隊攢局,並在全球打出一片天的AI Agent公司,在破圈式爆火125天後,間接宣判了自己的下一步:

業務重心、核心人員和公司總部,從今以後一起「物理」出海去了。

說白了,Manus現在優先賺外國人的錢,做給海外用戶用的工具,算不上潰敗,也不是跑路,更多是一種選擇

不過話說回來了,面向出海後就不卷了嗎?

硅谷那邊最新的風投消息是,Agent創業賽道里,擠滿了中國人……哈哈哈哈。

參考鏈接:
[1]https://manus.im/blog/PNtc7qSQPM8rCWfGxVrfot?utm_source=chatgpt.com
[2]https://x.com/peakji
[3]https://manus.im/careers
[4]https://mp.weixin.qq.com/s/xUtfoF4M2YWHo7vNXAZeJw

— 完 —

量子位 QbitAI · 頭條號

關注我們,第一時間獲知前沿科技動態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諾基亞助力印尼電信巨頭實現綠色智能轉型 - 天天要聞

諾基亞助力印尼電信巨頭實現綠色智能轉型

近日,印尼領先的數字電信公司Indosat Ooredoo Hutchison部署了諾基亞能源效率解決方案,旨在降低其全國無線電接入網絡(RAN)的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碳排放。該方案是諾基亞自主網絡組合的一部分,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算法分析實時流量模式,在低網絡需求時段自動關閉閑置和未使用的無線電設備。諾基亞能源效率解決方案採用...
引領健康新潮流,三星Galaxy Watch8系列讓健康生活大踏步 - 天天要聞

引領健康新潮流,三星Galaxy Watch8系列讓健康生活大踏步

【ZOL中關村在線原創新聞】要想實現健康的生活方式其實很簡單,保持規律的生活節奏和健康的飲食習慣,就能輕鬆達成目標。這也是智能手錶越來越盛行的原因之一。在科技手段的幫助下,管理健康生活將變得更加簡易方便。尤其是近日推出的三星Galaxy Watch8系列,還針對自律和健康管理推出多項創新功能,可量化不同行為對健康的...
理想i8月底來襲!720km純電續航+10分鐘充500km,家用首選? - 天天要聞

理想i8月底來襲!720km純電續航+10分鐘充500km,家用首選?

7月9日,從理想汽車官方獲悉,旗下首款純電SUV——理想i8將於7月29日正式上市,新車定位中大型六座SUV,軸距3050mm,動力上將全系標配雙電機智能四驅,標配5C三元鋰電池,CLTC純電續航最高720km,同時全系標配激光雷達,預計售價35萬元左右。理想汽車CEO李想發文表示:近期有購買SUV、MPV意向的用戶,看完發佈會再做購買決...
中國衛星上半年預虧最高4120萬元:商業航天競爭承壓,擬加快業務轉型突圍 - 天天要聞

中國衛星上半年預虧最高4120萬元:商業航天競爭承壓,擬加快業務轉型突圍

每經記者:楊卉 每經編輯:魏文藝7月10日晚間,中國衛星(SH600118,股價27.88元,市值329.68億元)公告稱,預計2025年半年度報告將出現虧損,與上年同期相比將由盈轉虧。至於虧損原因,中國衛星列舉了以下幾點:上半年公司可確認收入同比下降,相關產品交付增量是以毛利率較低的商業航天產品為主,以及幾家子公司的經營狀...
非營利研究機構 METR:資深程序員使用 AI 反而會拖慢開發速度 - 天天要聞

非營利研究機構 METR:資深程序員使用 AI 反而會拖慢開發速度

IT之家 7 月 10 日消息,據路透社今日報道,非營利機構 METR 的最新研究發現,和大家普遍認為的相反,經驗豐富的軟件開發者在使用最先進的 AI 工具輔助熟悉的代碼庫時,反而變得更慢,而不是更快。該機構對一批資深開發者進行了深入調查,他們用流行的 AI 編程助手 Cursor 來完成自己熟悉的開源項目任務。研究開始前,這些...
華為啟動全球教育醫療夥伴聯盟,倡議推動 AI 診療商業模式落地 - 天天要聞

華為啟動全球教育醫療夥伴聯盟,倡議推動 AI 診療商業模式落地

IT之家 7 月 10 日消息,在 2025 全球教育醫療合作夥伴中國周期間,華為今日成功舉辦教育醫療行業合作夥伴峰會。來自 40 個國家的 300 余位夥伴嘉賓參會,共話教育和醫療行業數智化轉型新未來。會上,華為啟動全球教育醫療夥伴聯盟(GEHPA)計劃,旨在增強行業夥伴的交流,互補優勢,實現合作共贏。▲ 華為全球教育夥伴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