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特約作者|木木
編輯|鄭可君
雷軍又一次站在了國家會議中心的舞台上,過去,雷軍曾在這裡進行了四次的年度演講。
這是自3月29日小米su7安徽高速碰撞事故後,雷軍的首次公開亮相。此前,這位以活躍著稱的企業家保持了長達一個月的社交沉默,這種反常的緘默在其執掌小米的15年間實屬罕見。
這場以"新起點"為主題的發佈會因小米首款自研3nm芯片的亮相而格外引人注目。值得注意的是,這顆曾被普遍認為專屬於智能手機的芯片,如今已成功應用於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和小米手錶s4三大產品線,這意味着小米的這顆芯片,未來會成為小米iot的重要組成部分。
另外「年輕人的第一台suv」也正式在這場發佈會上亮相,從去年12月小米官宣,yu7的首次公開亮相超過了5個月。原本應在4月上海車展亮相的yu7被無限期拖延,如今正式亮相,它承載的,是雷軍在舞台上喊出的年收入增長30%的夢。
135億,換來了玄戒o1和t1
作為發佈會的重頭戲,小米玄戒o1芯片正式揭開神秘面紗。雷軍表示這是小米首款自主研發設計的旗艦級soc。他回顧了四年前啟動研發時設定的三大目標:打造旗艦級處理器、採用全球最先進工藝製程、達到行業第一梯隊水平。
"當時我們的想法非常簡單,為什麼定這麼高的目標?我們知道目標如此之高,有可能做不到,但如果不去試一試,永遠也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機會趕上,"雷軍在演講中表示,"今天交作業,心裏多少還是有點緊張,因為我們幹了四五年的時間。"
這款基於台積電第二代3nm工藝(n3e)打造的芯片,採用109mm²的die size設計,較蘋果a18 pro的105mm²更大,內部集成190億個晶體管。
玄戒o1採用了一個少見的cpu結構設計,它擁有10個核心,4個叢集,其中兩顆超大核採用了arm x925的公版架構,4個性能核和2個能效核使用了a725公版架構,另外還有兩顆a520的小核心,作為托底的能效核心。
gpu方面,玄戒o1採用了最新immortalis-g925 16核圖形處理器,支持動態性能調度技術。npu具有44tops的算力,雷軍表示在這顆芯片中,集成了超過100種的常用ai算法加速單元。
玄戒o1的benchmark成績也隨着發佈而出爐,玄戒o1在geekbench的處理器單核成績超過了3000分,多核性能達到9500分,多核成績超過了蘋果的a18 pro。
儘管外界期待拉的很高,但雷軍只用了很短的篇幅介紹這顆3nm工藝的芯片,甚至對於工藝難度隻字未提。看得出來,對於這樣一顆先進制程的芯片,小米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剋制。
負責芯片設計的小米全資子公司"玄戒"也首次公開亮相。o1的發佈為國產芯片設計提供了新思路,雖然其設計理念不能完全複製,但為行業自研之路提供了參考。
發佈會上另一個驚喜是玄戒t1——小米自研的4g基帶芯片,已搭載於新款智能手錶s4(esim)上,支持4g-lte獨立通信。
小米造芯,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彼時小米旗下松果電子自研芯片項目澎湃剛剛立項,2017年後,首顆soc芯片「澎湃s1」正式亮相,但最後松果電子轉向小芯片研發,雷軍則委婉地用「種種原因」解釋soc芯片研發的暫停,並強調這不是黑歷史,而是小米來時的路。
直到2021年,小米決定重啟soc芯片自研——新項目取名玄戒,獨立於小米之外,並且成立了北京玄戒和上海玄戒兩個分公司,四年之後,玄戒o1和t1正式亮相。
「芯片是我們必須攀登的高峰,也是繞不過去的一仗,面對芯片,我們別無選擇。」雷軍在發佈會上談到小米的芯片之路時如是說。
截至2025年4月,玄戒的研發投入超過了135億,雷軍稱,這樣的投入規模在國內能排進前三。「我們幹了4年多時間,現在的新團隊超過了2500人,我們今年的研發預算在芯片方面是超過了60億人民幣,其實你這個人數和投入規模在芯片設計公司裏面,無論是人數還是投入規模都在國內前三。」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發佈會前兩天,小米與高通續簽了15年合作協議,覆蓋智能手機及ar/vr設備等領域。這表明小米將採取"自研+合作"的雙軌芯片策略,在確保供應鏈穩定的同時推進自主創新。
玄戒首發三劍客:手機、平板和手錶
伴隨玄戒芯片發佈,小米推出三款搭載自研芯片的新品。
作為一款旗艦手機,小米15s pro配備了三顆5000萬像素的徠卡光學全焦段鏡頭,搭載小米自研的第四代影像處理器(isp)。雷軍介紹道,這款isp自2019年開始研發第一代,經過三次迭代升級後,目前的第四代處理器已達到相當出色的水平。
雷軍特彆強調了這顆isp帶來的兩大優勢。首先是處理速度快,每秒可處理高達87億像素,內置的獨立3a加速單元可提升100%的處理速度。其次是畫質表現出色,通過硬件級實時多幀hdr融合和ai智能降噪技術,提高了視頻動態範圍並減少噪點。特別在夜景拍攝方面,ai智能降噪使信噪比最高提升了20倍,呈現出更為純凈的夜景效果。
除了影像系統,小米15s pro還搭載了uwb超寬帶互聯技術,提供高精度定位和短距離高速通信。雷軍介紹了兩個應用場景:一是支持軌道交通無感支付,以深圳地鐵雲巴1號線為例,用戶無需刷卡或掃碼即可通過閘機;二是與即將發佈的小米汽車yu7配合使用,實現自動開燈、開鎖、迎賓等功能,並強調相比藍牙車鑰匙,uwb具有定位準確、抗干擾、更安全的優勢。
在其他配置方面,小米15s pro搭載6.73英寸oled屏,採用華星m9發光材料,支持3段式屏幕分區刷新、6100mah金沙江電池和星辰通信系統。新增"遠空藍"配色採用航空級玻纖材料。作為15周年紀念版,產品還附贈專屬包裝、保護殼、掛帶和紀念牌。
定價方面,小米15s pro起售容量為512gb,定價5499元,1tb版本為5999元。
第二款產品是xiaomi pad 7 ultra,同樣搭載了玄戒芯片。據介紹,小米平板業務在第一季度全球出貨量增長56%,首次進入全球前三。
雷軍將xiaomi pad 7 ultra 形容為「小米史上最好的平板」。該產品配備了14英寸oled屏幕,為小米平板中尺寸最大的一款,具有3.2k分辨率、120hz自適應刷新率、1600尼特峰值亮度及3.95毫米窄邊框,並可選納米柔光屏版本,官方稱其可消除99%的環境光干擾。
音頻方面,小米平板7 ultra 搭載了對稱式8揚聲器立體聲系統。設計上,該平板重609克,厚度為5.1毫米。核心配置採用3納米製程的玄戒o1處理器。電池容量12000mah,支持120w有線快充。
價格方面,小米平板7 ultra 提供多個版本,其中標準版起售價為5699元,納米柔光屏版本售價6799元。
第三款產品是小米手錶s4 esim版。其核心亮點是搭載了小米自主研發的手錶芯片玄戒t1。
此外,玄戒t1內置視頻解碼單元,用戶可以將視頻設置為動態錶盤。小米手錶s4還可以作為小米手機的拍照取景器,並能安裝小米汽車app,通過esim遠程控制車輛。該手錶標配esim功能,定價為1299元。
下半場重頭戲:yu7 正式亮相
發佈會的下半場屬於小米首款suv車型yu7。從2024年12月官宣到今日發佈,這款車經歷了充分預熱。
命名靈感源自《莊子·逍遙遊》"御風而行"的yu7,定位豪華高性能suv。車身尺寸為5米長、3米軸距、2米寬,延續su7家族設計語言。
性能方面,頂配max版採用雙電機四驅,總功率508kw(690馬力),0-100km/h加速3.23秒,極速253km/h,100-0km/h制動距離33.9米。全系支持800v超充,max版15分鐘可補能約620km。
和su7發佈時一樣,小米yu7也有三個版本,其中頂配max版採用前後雙電機,總輸出508 kw(690 馬力),0–100 km/h加速3.23秒,最高時速253 km/h,100–0 km/h最短制動距離 33.9米,發佈會上,雷軍將這一制動表現與保時捷 911相提並論。
續航方面,基礎版和pro版搭載了磷酸鐵鋰電池,最高配的max版則使用了三元鋰電池。
充電效率是yu7的另一賣點。整系支持 800v超充,官方口徑為「充電5分鐘補能200km」。雷軍在發佈會上補充,max版使用5.2 c高倍率電池,15分鐘最高可補能約620 km。
智能配置方面,yu7搭載"天際屏"全景顯示系統,由3塊mini led屏幕組成,支持1.1米超寬顯示。全系標配激光雷達和4d毫米波雷達,配備11枚高清攝像頭(7枚採用ald鍍膜)和12個超聲波傳感器,上市即支持城市noa與高速領航功能。
雖然未公布具體售價,但雷軍宣布將於7月舉辦專場上市發佈會。
一些值得關注的數字
小米是一家對於數字極其敏感的公司,在這場發佈會上,數字也是隱形的主角。
19個季度
雷軍在發佈會開場時給出了這個數字,小米連續19個季度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位居前三。
根據canalys發佈的最新報告,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同比增長1%。其中三星以20%的市場份額位居全球領先地位,蘋果以18%的份額緊隨其後,小米、vivo、oppo的份額分別是14%、8%和8%。
0到1
小米在2024年下半年宣布位於北京昌平的新智能工廠全面量產,這是小米手機的新智能工廠,按照小米公布的數據,這家公司的年產能可以達到1000萬台。
同時,小米在武漢的家電智能工廠也將會在今年11月正式投產,目前小米在國內擁有四家工廠,包括了北京亦庄的汽車工廠,亦庄和昌平的手機工廠以及尚未投產的武漢家電工廠。
2000億
雷軍預計小米在2025年全年收入增速依然會超過30%,同時承諾未來5年小米研發投入達到2000億。
28000台
雷軍稱小米在4月交付了28000台su7,較3月減少了1000台。小米也排在4月新能源車交付榜的第十名。
據統計,今年1-4月累計銷量突破10萬輛。目前,小米汽車仍然手握十多萬訂單待交付,如果現在訂車最快仍然需要等待9個月時間。
258000台
小米su7於2024年4月上市,在14個月的銷售周期中,累計交付超過了25.8萬輛。小米汽車的二期工廠已經接近完工,產能提升進展順利,小米官方表示有信心達成350000台全年交付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