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陽、傅盛等人激辯中美AI競爭,張亞勤:未來5年中國最大優勢是人才

2025年05月18日12:50:17 科技 2429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何珊珊

自2023年人工智能浪潮爆發以來,ai領域從技術突破到應用落地一直備受熱議。如今人工智能的浪潮並未消散,反而越演愈烈,全球進入人工智能重塑競爭格局的關鍵節點。

5月17日,在搜狐科技年度論壇上,搜狐創始人張朝陽、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院長張亞勤、獵豹移動董事長傅盛、清華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劉嘉等人圍繞人工智能技術突破方向、人才競爭、中美競爭態勢等展開激辯。多名嘉賓均表示,ai人才是中國最重要優勢。

傅盛認為,「基於人才厚度,中國團隊在實踐上更快,只要是範式定義好的領域,在中國現在的算力體系下,中國團隊會更快。例如現在很火的agent創業團隊,中國團隊一貫有優勢,與實踐結合可能會在某些方向實現反超。」

張亞勤對此表示認同並拋出判斷:「未來5年,中國最重要的優勢是人才優勢,國內人工智能發展速度、ai領域畢業生數量非常快,工程化能力和應用落地速度正在形成差異化優勢。」

張朝陽則從文化基因角度補充稱,中國人非常聰明,在儒家文化驅動下,人願意往高處走,勤奮與競爭意識是隱性優勢。面對未來的激烈競爭,中國在ai、芯片、算力甚至整個科技領域全方位正追趕甚至超越美國。

「以互聯網產業發展為例,中國早期向美國借鑒過原始技術和商業模式,但今天從規模、到產品架構、用戶體驗,中國故事已經比美國好了。」張亞勤表示,對中國的ai產業有很大信心。

聯合偉世發佈的《2024年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中國ai人才儲備數量已突破70萬,同比增長25%。報告特別指出,得益於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許多重點高校和科研機構紛紛設立了ai專業,並通過各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人工智能專業人才。這一數據充分說明,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人才培養和引進政策取得了顯著成效。

張朝陽、傅盛等人激辯中美AI競爭,張亞勤:未來5年中國最大優勢是人才 - 天天要聞

除了人才競爭,人工智能產業未來發展方向與技術突破節點同樣受到熱烈討論。

當被問及若晚出生30年會創業做什麼時,同時扮演企業家、教師、科普主播角色的「卷王」張朝陽表示,在如今ai時代,若晚生30年,自己會被捲入ai創業,投身ai、人形機械人、腦科學領域,聚焦比特與分子/原子融合的物理智能、生物智能方向。

對於ai技術演進路徑,張亞勤將ai發展劃分為信息智能、物理智能、生物智能三個方面,他認為,通用人工智能差不多需要15~20年才會實現。

張亞勤預測,大約需要5年時間,信息智能的通用agi在視頻處理等各方面可達到人類的水平;無人駕駛汽車、機械人等物理智能,可能至少需要10年時間才能實現;腦機接口、大模型技術與人類大腦、器官及生命體深度融合等生物智能,涉及到多個跨學科領域的突破,整體需要15-20年才能實現。

張朝陽對此提出疑問,「人工智能對於一元二次方程、波粒二象性各類物理公式是否真的理解?人類直覺源於大腦非全局思考,ai 若無法產生未知的創造力,可能永遠是工具。」張亞勤解釋稱,「我覺得不一定真理解,但是它可以做出很多創新,給人類提供更多靈感。」

傅盛則強調「智能」和「意識」是兩回事,首先要定義人工智能的「理解」是什麼,如果每次輸入對應的輸出都能正確,則可算作理解。

在ai發展史上,2016年已經出現重要轉折點,當時人工智能alphago與韓國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的對弈,可以說是歷史性的人機大戰。以此為例,傅盛認為,人機對弈中,alphago每局勝出時的一手,意味着智能湧現,可對應人類的直覺。

同時,他認同張亞勤的觀點,「人工智能可以被視為智商的放大器。物理智能或許還需要發展很多年,但是在認知層面、語言認知推理層面,通用人工智能的智商已具備超越人類的能力。」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科大訊飛等在銀川成立九星科技公司 - 天天要聞

科大訊飛等在銀川成立九星科技公司

每經AI快訊,天眼查App顯示,近日,銀川九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楊陽,註冊資本1500萬元人民幣,經營範圍包括人工智能基礎資源與技術平台、人工智能理論與算法軟件開發、雲計算設備銷售等。股權全景穿透圖顯示,該公司由科大訊飛旗下安徽訊飛雲創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九川科技(寧夏)有限公司、銀川創新發展投資集...
特斯拉中國宣布:漲價 - 天天要聞

特斯拉中國宣布:漲價

(文/觀察者網周盛明 編輯/高莘)2025年7月1日,特斯拉中國宣布,Model 3長續航全輪驅動版車型售價上漲1萬元,至28.55萬元。 特斯拉中國 在漲價的同時,該車型的續航和加速得到了提升——CLTC續航由713km提升至753km,百公里加速時間由4.4秒提升至3.8秒。值得注意的是,特斯拉Model 3的其他兩個版本售價不變。Model 3後輪驅.
儲能與鋰電領域動態頻出:巨頭競逐、項目簽約與跨界調整並行 - 天天要聞

儲能與鋰電領域動態頻出:巨頭競逐、項目簽約與跨界調整並行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期,儲能與鋰電領域動態不斷。陽光電源(300274.SZ)與寧德時代(300750.SZ)圍繞第三代儲能電芯定義權展開激烈爭奪。6月,陽光電源發佈搭載684Ah電芯的新款儲能系統,電芯由欣旺達供應;寧德時代宣布587Ah電芯於4月投產。當前儲能行業處於二代向三代電芯過渡期,二代容量為314Ah,兩大陣營分化明...
亞馬遜CEO:生成式AI或致員工數量減少,但也將帶來新機遇 - 天天要聞

亞馬遜CEO:生成式AI或致員工數量減少,但也將帶來新機遇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亞馬遜CEO安迪·賈西周一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推出,意味着公司未來或需更少員工完成計算機可處理的工作,如同每次技術轉型,一些工作將因自動化而用人減少,但也會有新工作產生。東方IC儘管人工智能會消除部分職位需求,賈西稱亞馬遜仍會在人工智能、機械人等領域招聘更多員工。不過,本月早...
25萬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鐘大定20萬台,數據是真的嗎? - 天天要聞

25萬起售的小米YU7,三分鐘大定20萬台,數據是真的嗎?

相信這幾天小米YU7的火爆程度大家都看到了,這款車發佈後開啟預定,打開預定通道後不久,小米官方就公布了一個數據,3分鐘大定超20萬台。沒過多久,小米官方又公布了一個更炸裂的數據,小米YU7在1小時內,大定已突破289000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