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王帥國 隨着全球汽車產業加速向新能源轉型,商用車領域的服務升級已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3月28日,宇通客車在鄭州舉辦2025年服務品牌發佈會,正式推出覆蓋「出行、物流、作業」全場景的商用車服務品牌「宇+直服」。宇通客車推出這種新的服務模式,意在解決新能源商用車服務面臨的技術迭代、標準缺失、人才短缺等問題。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商用車市場呈現爆髮式增長。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4年新能源商用車銷量達57.6萬輛,同比增長28.8%,滲透率突破14.9%。
然而,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張暴露出服務體系的滯後性。中國汽車維修行業協會副會長張延華在會上指出:「新能源商用車維修面臨三大難題:一是服務網絡主要依賴主機廠授權體系,覆蓋範圍有限;二是維修標準缺失導致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三是全國專業維修人員不足10萬人,僅24.7%掌握電池/電機維修技能,人才缺口巨大。」
傳統服務模式以「故障修復」為主,難以滿足新能源商用車的複雜需求。張延華表示:「新能源車輛的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和智能網聯技術對維修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行業現有服務模式仍停留在機械維修經驗層面,一次修復率低、響應速度慢等問題頻發。」
在此背景下,宇通作為商用車市場主要參與者,推出「宇+直服」模式。該模式以「全周期直服保障體系」和「全場景智能化服務體系」為核心,通過直營服務網絡、智能車雲平台、安睿通小程序等技術手段,提升服務效率與用戶體驗。
例如,在直營服務網絡建設方面,宇通依託全球71家直營服務中心、177個巡迴服務組和超2000人的專業團隊,構建了「廠家直服」模式。這一模式打破了傳統授權服務的局限性,通過「直銷、直服、直融」三直體系,實現配件供應、技術支持和運營賦能的直達。
在智能化領域,宇通打造了智能車雲平台和服務一體化管理系統。智能車雲平台擁有PB級存儲和億萬級算力,支持1000+開放接口,可實時分析車輛運行數據,預測潛在故障。安睿通小程序則為客戶提供「管、用、養、修」全流程數字化服務,其智能巡檢功能可提升檢測效率90%,遠程診斷準確率達93%以上。
宇通帶來的智能化服務模式為行業提供了一種新思路,但新能源商用車後市場的全面發展仍需多方協作。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付炳鋒指出:「新能源商用車服務需實現三大升維——從故障修復到風險預防、從機械維修到數據算法複合能力、從線下服務到數字化交互。」因此,他建議行業應加強四方面合作:一是標準共建,龍頭企業牽頭制定統一服務標準,推動全行業規範化;二是人才共育,產、學、研、用協同培養技術人才,破解人才短缺難題;三是生態共融,整合產業鏈資源,構建服務、技術、數據共享的開放生態;四是成果共享,打破「內卷」競爭,推動優質服務模式行業共享。
另外,付炳鋒還提出:「新能源商用車服務正從『產品輸出』轉向『價值輸出』,唯有技術創新與服務升級並重,才能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未來,隨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和技術迭代加速,新能源商用車後市場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宇通目前的探索與實踐,有望成為中國商用車服務升級方面的一個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