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2025年04月07日18:40:35 科技 4566

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聞

當你走過了足夠的彎路,就更有機會變得老當益壯,大而不倒。


作者|moonshot
編輯|靖宇

2025 年 4 月 4 日,微軟這家公司迎來了五十歲的生日。
還有比這個時間點,更讓人尷尬的「五十歲」生日嗎?
美國當天的發佈會上,即便有蓋茨、鮑爾默和納德拉三位ceo「三世同堂」,甚至鮑爾默再次上演「咆哮帝」的表演,也抵不過最後被抗議者攪局,「生日會」草草收場。
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聞微軟 ceo 蓋茨、鮑爾默、納德拉「三世同堂」|圖片來源:微軟
同一天,美國總統宣布新的關稅細節,美國股市領先全球股市一泄如注,幾天蒸發掉超過 5.4 萬億美元。
環球同此涼熱,在中國,剛剛「知天命」的微軟不得不發表聲明,證明公司在國內「停止運營」是謠言。
當然,眼前的困難和波折,對於微軟來說,並不是真的挑戰。
五十年來,微軟屢次涉險:瀏覽器之戰差點兒導致公司拆分;zune 挑戰 ipod 慘敗;錯判移動互聯網趨勢,windows phone 的起大早,趕晚集;錯誤收購諾基亞,同時錯失收購 yahoo、facebook 的機會……這些失誤雖未致命,卻也讓它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幾乎徹底缺席。
但近年來,微軟從未缺席全球上市公司市值前五的排名,不僅如此,它常年穩居前三,在多個時間點登頂全球第一,是全球市值最穩健、成長性最強的科技巨頭之一。
五十歲的科技巨頭依然老當益壯,不僅是因為大而不倒,而是做對的事比做錯的更多
在微軟五十周年生日之際,讓我們以史為鑒,回溯微軟五十年歷史中的關鍵節點——那些瀕臨懸崖卻抓住續命機會的時刻。
這些轉折不僅讓微軟化險為夷,還讓它在漫長的科技洪流中,參與、見證、塑造了新的科技時代,成為了如今我們認識的「巨硬」的微軟。

01

1980s:「哄騙」 ibm:拿下「世紀合同」

微軟成為巨頭的第一步,半哄半騙,並不體面。
1970 年代末,時任科技巨頭的 ibm,計劃推出一款面向普通消費者 ibm pc,但他們並不打算自研系統,於是找到了承接外包的一家小軟件公司:微軟。
然而,當時微軟手上並沒有現成的操作系統產品,於是靈機一動,從另一家西雅圖小公司手裡買下了 qdos 系統,二次開發後包裝成 ms-dos,拿去給 ibm 交差。
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聞當年的蓋茨還沒成為世界首富|圖片來源:linkedin
比起做「改房後做二房東」,微軟最絕的一步是,他們在和巨頭 ibm 的談判里,贏得了向其他廠商授權  ms-dos 的權利。
即微軟用「買來的」系統,哄過了當時最大的 pc 公司,還達成了不賣斷的授權交易。
隨後 ibm pc 成為行業主流,ms-dos 成為行業優選的操作系統。微軟一戰封神,從一家小軟件公司,一躍成為剛起步的 pc 行業基建師,為下一階段的 windows 帝國埋下伏筆。

02

1990s:人人嫌的 ie,救過微軟的命

這是微軟歷史上最驚險的一次「續命級危機」。
上世紀 90 年代,windows 已經成為了微軟的金飯碗。1995 年,微軟更是端出了革命性操作系統 windows 95,引發了科技界的狂歡,上市僅一周就賣掉 700 萬套。
那年,一家叫網景的公司推出了一款瀏覽器,它像 windows 95 一樣橫掃市場,一度佔據了全球超 80% 的瀏覽器市場份額。
然而,網景的願景是:未來所有應用都會「在瀏覽器里運行」,只要能上網,裝什麼操作系統不重要。
這下微軟坐不住了,網景的流行意味着 windows 可能面臨被架空的風險,甚至被免費且開源的 linux 取代。
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聞1994 - 2009 年瀏覽器市場份額變遷,綠色是網景,藍色是 ie|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於是,微軟以近乎不計代價的方式,對網景發動了一場最具爭議的瀏覽器之戰:微軟把並不好用的 ie 瀏覽器強制捆綁在 windows 系統中,出廠默認安裝,無法刪除,還向 pc 製造商施壓,要求他們不能在系統里安裝其他瀏覽器。
這一策略簡單、粗暴但有效,網景用戶份額迅速被蠶食,最終被 aol 收購後退出歷史舞台。
然而,後來的事態發展表明,微軟的這場勝利堪比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差點兒把公司玩沒了。

03

2000s:絕地逢生:windows xp

瀏覽器之戰的勝之不武,讓微軟差點兒分崩離析。
1998 年,美國司法部和 20 個州聯合對微軟發起了反壟斷起訴,即大名鼎鼎的《合眾國訴微軟案》,官司打了整整三年,最終法院初步判決:微軟構成壟斷行為,必須被拆分為兩個獨立公司,一個管 windows,一個管軟件應用。
雖然後續在上訴中,「拆分令」被撤銷,但微軟仍被判違反《反壟斷法》,需要公開 api、限制打壓競爭對手的行為,並接受長達五年的監管審查。一時間,比爾·蓋茨也被媒體諷刺為「科技界的克林頓」,微軟品牌形象大大受損。
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聞蓋茨參加聽證會|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持續三年的訴訟案,也讓微軟內部的創新放緩,公司文化一度轉向「律師優先,工程師靠後」。隨着反壟斷案接近尾聲,微軟推出了本不給予厚望的操作系統:windows xp。
結果新系統直接賣爆,企業用它辦公,網吧用它打 cs,政府、學校、銀行統統採購 xp 操作系統基座。
windows xp 的爆火不僅順應了時代,它深刻地塑造了時代。
微軟恰巧踩中了 pc 普及、數字化浪潮剛剛興起的節點,也因為 xp 的穩定、易用、開放,讓 xp 陪着一代人,進入了數字化,見證了世界從離線走向聯網。或許你、或許我,對電腦的初印象,都源自於那片藍天白雲、綠草如茵。
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聞圖源:微軟
尚處於公司成立以來最低谷的微軟,或許也未曾預料到:這套誕生於三年訴訟時期,發佈於反壟斷案和解前的系統,竟然成了公司歷史上最成功(市場份額巔峰達 76%)、最受用戶喜愛(用戶使用時間最長、遷移新系統最慢)、生命力最頑強(13 年)的一代作品。

04

2000s:最大的豪賭:xbox

千禧年互聯網泡沫破滅,pc 出貨量見頂,從 2000 年 18.7% 的增速直接跌落至次年的 - 4.9%。
微軟需要新故事,經歷了 9·11 的世界也需要新慰藉。
比爾·蓋茨看到 ps2 從日本走向世界,進入千家萬戶的客廳,成為他們的家庭娛樂中樞。他也看到了普羅大眾對 pc 主要的購置需求:遊戲。
微軟又一次生出了如對網景般的擔心:ps2 不只是一台遊戲機,它自帶功能豐富的系統,能放 dvd、能聯網、還能打遊戲,對比當時的 pc 價格更低,娛樂性更高。
這次,微軟面對同樣體量的索尼,無法再像對網景一樣故技重施,他們選擇正面對攻。
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聞初代 xbox|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於是,微軟押下重注,啟動主機項目,這也是作為軟件巨頭的微軟,首次對硬件戰場的全面出擊。
2001 年 11 月,xbox 問世,性能不僅遠超同時代的 ps2,在當時購買一台類似性能的 pc 要花費約 1000 美元,xbox 定價僅為 299 美元。
對主機來說,硬件只是秀肌肉,遊戲陣容才是吸引玩家的關鍵,微軟重金收購 bungie 工作室,其打造的《光環》系列,不僅成為 xbox 的首發獨佔神作,更在隨後多年裡成為 xbox 的定海神針。
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聞單看遊戲效果,xbox 更勝一籌|圖片來源:tio john
這場豪賭代價驚人。據估算,初代 xbox 累計虧損高達 40 億美元,幾乎是「賣一台虧一台」。但微軟的目的從來不是短期盈利,而是以資金砸出一張入場券,不惜虧損也要把 xbox 生態做起來。
事實證明,xbox 這步最初帶有防禦色彩的險棋,最終把微軟帶入了遊戲這個潛力巨大的市場,並最終成長為公司重要的營收來源之一。24 年前半路殺出的微軟,不僅做到和索尼、任天堂並列被玩家稱作「御三家」,還能和索尼、騰訊長期穩居遊戲行業收入榜前三甲。
當年微軟賣一台虧一台的遊戲業務,現在年收入高達數百億美元。在未來,動視暴雪的在線遊戲、堪稱「遊戲界 netflix」的 game pass、對雲遊戲的前瞻性押注,還會成為微軟遊戲業務的第二增長曲線。
xbox 的故事,至今仍是科技史上跨界突圍與戰略性虧損的經典範本。

05

2010s:鮑爾默走,納德拉來

鮑爾默,大概是微軟公司歷史上最「難評」的 ceo。
自他 2000 年從蓋茨手上接過 ceo 的交接棒後,微軟股價長期停滯,市值十多年徘徊不前。
彼時的微軟,像一個臃腫、內耗、遲疑的中年人,戰略高度保守,創新節奏放緩,固守着 windows 的成功路徑,看着隔壁蘋果公司從 ipod 到 iphone 引領出整個移動互聯網,google 重新定義搜索引擎,facebook 玩轉社交網絡。
而微軟只能拿着手上的燙手的諾基亞,已死的 zune,和被 google 擠到邊緣的 bing,整個公司彷彿陷入中年危機,成為《創新者的窘境》的絕佳案例。
但鮑爾默也並非只懂銷售,只會咆哮。在他微軟生涯的後期,布局了 azure 雲服務,推動了 office 365 的誕生。卸任前他宣布了微軟重組計劃,執行「設備與服務」硬件+雲端的戰略。
或許,鮑爾默對微軟最重要也最被低估的貢獻,就是把微軟推向了雲計算平台,以及發掘了接棒人——納德拉。
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聞
2014 年,納德拉上任,他不願再做裱糊匠,而是要做建築師。
他果斷削弱了 windows 中心地位,把「雲優先」定為公司鐵律。他砍掉手機業務,轉向擁抱 ios 和 android 兩大對手平台。
納德拉全力推動 azure 雲計算,收購併擁抱 github 所代表的開源文化,與 linux 從對手變為夥伴,更在 ai 浪潮掀起前,下注投資 openai。
微軟的企業文化也悄然改變,從封閉保守轉向開放合作,從單純追求市場份額轉向精心培育開發者生態。
大刀闊斧下反而遍地開花,雲服務 azure 從追趕者強勢崛起,業務直逼 aws;訂閱制的 office 365 成了微軟的現金牛;github 和 linkedin 覆蓋了傳統社交媒體外的職業生態圈;而對 openai 的前瞻性投資,則徹底刷新了業界對微軟創新嗅覺的認知,也把它推到了 ai 革命的最前沿。
納德拉不僅是改革了微軟,而是重新定義了微軟文化和市值。
在他治下的微軟,不再僅僅是警惕競爭對手的防守者,而是成為創新者和領軍者。
大船難掉頭,可納德拉幾乎是以一己之力,不僅避免了讓微軟撞向冰山,還把微軟從 windows 換到了雲與 ai 的新航線。

06

2020s:注資 openai,賭贏了未來

數年前誰能想到,是微軟帶出的 ai 時代。
即便 azure 的雲業務日益鞏固,納德拉治下的微軟也從未忘記移動互聯網時代起大早、趕晚集的慘痛教訓,以及把 windows 當成下金蛋的雞後,微軟陷入的惰性與慣性,他們必須確保在下一個計算時代浪潮中佔據核心地位。
於是面對剛剛起勢的 ai,納德拉決定 all-in 入局,這並非無腦冒險,而是深思熟慮後的精心布局。
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聞微軟和 openai 曾經親密無間|圖片來源:微軟
微軟敏銳地意識到,未來 ai 的發展將極度依賴強大的雲計算能力,這正是其 azure 平台的優勢所在。
openai 有人才和技術,微軟有錢和平台,一拍即合下,2019 年微軟對當時還是一家前沿實驗室的 openai 注資 10 億。
這筆交易的核心不止是資金,更在於 openai 把模型訓練和研究工作獨家遷移到了 azure 平台,微軟也成為 openai 技術商業化的優先合作夥伴。
2020 年,微軟拿下 gpt-3 模型的獨家源代碼許可,開始着手往自家業務 bing、microsoft 365 和 windows 中深度集成,試圖在 ai 時代搶先起跑,重拾過去失去的市場。
2022 年,chatgpt 橫空出世,成為移動互聯網之後第一個現象級的科技引爆點,生成式 ai 點燃了整個科技行業。
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聞chatgpt 問世後,微軟股價一路走高|圖片來源:google 財經
微軟近水樓台先得月,openai 也投桃報李共成樓。
2023 年初,雙方合作邁入第三階段:微軟追加百億級美元新投資,繼續鎖定獨家雲夥伴、獨享源碼權限,並參與未來的商業化分成。
緊接着,以 copilot 命名的 ai 功能和服務系列迅速落地,微軟利用 openai 強大的模型能力,把自家核心產品線進行了全面 ai 化改造。憑藉與 openai 的深度綁定,微軟成功地將自己置於當前 ai 浪潮的核心位置。
押注 ai,綁定 openai,不僅是一次成功的技術投資,更給微軟注入了創新基因的強心劑。這既是微軟對失落十四年的救贖,也是微軟面向未來的信心。
五十年來,微軟的敘事充滿了戲劇性的轉折,從軟件巨頭到平台霸主,再到錯失移動浪潮後的失落十四年,最終憑藉雲和 ai 實現轉型復興。
五十年里,交織着商業的精明與算計,技術的探索與突破,也有過保守、懦弱和踟躕。然而每一次的關鍵節點,憑藉著對未來的判斷和大膽押注,微軟一次次給自己續上了命,闖出了路。
如今的微軟,它既有巨頭的實力和地位,又展現出初創公司般的開放、敏銳和銳意進取。這或許是它走過半個世紀,依舊站在科技行業之巔的關鍵所在,也是微軟能再有下一個五十年的原因。
*頭圖來源:極客公園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極客君微信 geekparkgo


極客一問
你認為微軟在 ai 時代,能否繼續維持王者之姿


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聞

 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聞

熱點視頻

微軟停止在中國運營?官方闢謠「消息不實」!
點贊關注極客公園視頻號
觀看更多精彩視頻

 微軟的「50歲生日」,過得真不容易 - 天天要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往複式剃鬚刀什麼品牌好用耐用?多維度測評5款機型,開箱體驗 - 天天要聞

往複式剃鬚刀什麼品牌好用耐用?多維度測評5款機型,開箱體驗

男士理容界的下飯神器非剃鬚刀(又名刮鬍刀)莫屬,一款優質的剃鬚刀能夠令男人身上散發迷人的自信。而如今剃鬚刀行業整體情況卻不樂觀,行業中的大品牌,性能出色的,價格高昂,動不動就五六百,甚至上千元。而低價拼銷量款,性能很差,很容易夾須扯須、刮傷
一家初創企業,靠什麼贏得眾多500強客戶? - 天天要聞

一家初創企業,靠什麼贏得眾多500強客戶?

來源:趣味科技隨着生成式AI技術的逐步成熟與落地應用,企業應該如何面對AI應用投產的核心挑戰?生成式AI為企業開啟巨大商機近年來,伴隨着生成式AI與大模型技術的突飛猛進,一場前所未有的行業變革正在席捲千行百業,同時也為眾多的企業帶來了巨大的
「中國智造」閃耀歐洲,長安汽車風至歐陸續寫新章 - 天天要聞

「中國智造」閃耀歐洲,長安汽車風至歐陸續寫新章

3月21日,歐洲·德國,以SHARING THE FUTURE(共享未來)為主題,2025年長安汽車品牌歐洲發佈會圓滿舉行。長安汽車旗下三大品牌九款新車閃耀亮相,特別是即將上市的深藍S07(DEEPAL S07),憑藉獨特的設計、智能的科技和完備的安全配置,贏
入門即享百餘項配置,比亞迪秦L EV上市11.98萬起售 - 天天要聞

入門即享百餘項配置,比亞迪秦L EV上市11.98萬起售

眾所周知,比亞迪秦家族,在比亞迪王朝網中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從2013年秦DM上市,開創了王朝網命名體系之後,比亞迪秦系列也是一路高歌,先後推出了秦PLUS DM-i、秦PLUS EV,以及搭載第五代DM技術的秦L DM-i,組成了現在秦家族。並取得了200萬
小米公司緊急闢謠!已報案! - 天天要聞

小米公司緊急闢謠!已報案!

4月7日,據@小米公司發言人:近日,我們發現有關小米SU7保險相關的謠言被有組織地擴散傳播,現嚴正闢謠澄清如下:經與我司合作的五大保險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逐一確認,上述公司均...
王化闢謠小米SU7出險率/拒保等謠言:毫無事實依據!已報案 - 天天要聞

王化闢謠小米SU7出險率/拒保等謠言:毫無事實依據!已報案

快科技4月7日消息,近段時間,網絡上有不少有關小米SU7保險相關謠言。小米今天已經發佈嚴正聲明回應,王化也強調,目前SU7車型的投保服務平穩正常,網傳信息嚴重失實。此外,「SU7出險率是同價位車型數倍」的謠言,同樣毫無事實依據,小米已對該內容進行證據保全,並依法向公安機關報案。此前,一張網傳某保險公司內部文件...
為應對關稅 蘋果要求供應商降價:短期內不會在美國組裝iPhone - 天天要聞

為應對關稅 蘋果要求供應商降價:短期內不會在美國組裝iPhone

近日,新關稅政策正式公布,這一政策猶如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在全球科技產業領域激起層層漣漪,蘋果公司首當其衝,其股價連續兩個交易日遭遇重挫。為應對關稅 蘋果要求供應商降價。據投行摩根士丹利測算,新關稅政策將給蘋果公司帶來沉重負擔,預計每年將增加約85億美元的成本。如此巨額的成本增加,無疑給蘋果公司的...
為何在頭條精心創作的文章總無人問津?三大教訓揭露真相 - 天天要聞

為何在頭條精心創作的文章總無人問津?三大教訓揭露真相

#晒圖筆記大賽#​在頭條創作的507天里,我曾無數次深夜盯着個位數的閱讀量陷入沉思,明明耗費三天寫出的深度好文卻輸給隨手發的流水賬。去年有位創作者花20小時打磨的科普長文只收穫37次點擊,而同期用手機在地鐵上寫的育兒心得卻意外突破10萬+,
跨境電商選品策略與市場分析! - 天天要聞

跨境電商選品策略與市場分析!

跨境電商選品需要結合市場需求、競爭分析、物流成本、利潤空間以及目標市場的消費習慣等因素。以下是當前具有潛力的產品方向和選品思路,供參考:一、高需求潛力品類家居生活類智能家居產品:智能燈、溫控器、小型智能家電(如掃地機械人)。廚房用品:空氣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