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電動車管理,很多人第一反應可能是要嚴查電動車,其實並不然。從4月起,車主迎來了好消息,電動車將取消「三項處罰」,車主可以放心的使用電動車出行,除了兩輪電動車以外,電動三輪車、老年代步車都包括在內。

備案登記:非標電動車上路不罰款
目前社會上仍然存在大量的非標電動車,除了兩輪電動車以外,三輪、四輪電動車數量也非常多,為了方便車主出行,很多地區推出了便民管理措施,推出免費備案登記制度,給電動車安裝臨時牌照,允許上路行駛。
近日,四川金陽地區公安交警明確,在2025年5月30日前完成對非標兩輪、三輪、四輪電動車的備案登記,備案以後車輛可以合法上路,交警不查車、不罰款。

在備案登記時採取了便利措施,對於證件不齊全的車輛,只需要車主簽署承諾書完成備案即可,在設置的過渡期內可以放心的使用。
通過備案登記的方式,不僅緩解了群眾出行的剛需,同時也避免了「一刀切」的管理模式,讓廣大車主感覺到了人性化,既方便車主的出行,又實現了安全監管。
以教代罰:教育引導取代簡單處罰
在使用電動車的時候,如果車主出現違規的行為,在以前,直接採取「一刀切」的處罰模式,因為缺乏彈性,引發了爭議,最近多個省市採取了教育引導代替簡單處罰的人性化管理。

在貴州六枝、山東高新、寧夏靈武等地,明確提出「教育為主、處罰為輔」的管理原則,對於未佩戴安全頭盔上路、違規載人等輕微交通違法行為,優先採取現場勸導、安全培訓的方式進行糾正。
比如貴州六枝的「安全教育課堂」,車主觀看30分鐘交通法規,就可以免予處罰,通過現場普法、案例警示等方式,強化車子的安全意識,這種「以管代罰」的模式,受到了很多車主的支持。

容缺辦理:解決材料不全的難題
電動車、三輪車在註冊登記或者備案管理時,車主需要提供相應的資質材料,但是由於時間比較長,有些車主的發票丟失或者車輛來源不明,可能會導致車輛無法備案,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很多地區採取了容缺辦理。
比如山東高新等地推出「承諾制」備案,如果因為材料不齊全,車主只需要簽署《車輛來源合法承諾書》,就可以直接辦理牌照,不需要,再提供相應的材料即可,後續可以通過社區核查補充相關信息。

通過容缺辦理的方式即實現了車輛的備案登記,又能夠為車主解決實際的困難,給車主出行帶來了方便,同時還提升了非標車輛的備案率。
總結
進入2025年4月,電動車管理迎來好消息,多地已經取消了「三項處罰」,通過柔性執法的方式,給車主帶來極大的方便,同時讓電動車管理也變得更加人性化、包容化,車主也更願意配合,以後使用電動車會更加安全與便利。
那麼,您對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怎麼看?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