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記者李依倫)每屆中關村論壇年會上都有很多有趣的科技元素。在今年的年會現場,多款人形機械人在展廳內或變身咖啡師、或與觀眾下象棋、或演奏樂器。
北京清飛科技有限公司的「妮婭」仿生人形機械人通過情緒識別算法與觀眾對話;北京加速進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加速進化」)的「加速 t1」不僅是開幕式舞蹈演員,還是常設展足球賽運動員;樂聚通研(北京)機械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聚通研」)的人形機械人「夸父」承擔著迎賓工作,為公眾解答疑問、提供講解和指引服務等。
3月27日,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諮詢台「迎賓」的機械人「妮婭」向與會嘉賓招手。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中關村政府採購促進中心主任葛志傑介紹,年會組織了機械人科技辦會「服務小分隊」,圍繞會議服務全流程,策划了迎賓、交流、主持、表演、服務等5類應用場景,組織了來自全國的上百台智能機械人為參會嘉賓提供服務,營造了機械人無處不在的科技氛圍,多款人形機械人成為參會嘉賓爭相合影的對象。
讓身高1.7米、體重55公斤的具身智能人形機械人「夸父」完成表演,難度有多大?樂聚通研總經理柯真東說,機械人既要剛柔並濟地轉身推掌,又要做到單腳站立等複雜全身舞蹈動作,一方面要有來自算法側的支持,另一方面對機械人本體性能、批量化的穩定性和一致性也提出了挑戰。
3月27日,人形機械人「夸父」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開幕式機械人秀環節中表演。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它執行舞蹈動作的過程,可以類比人類演員舉着啞鈴跳舞。」柯真東說,「夸父」的手臂具備實際作業能力,負載可達5公斤,自重超過10公斤。得益於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此前提出的控制框架cdm-mpc(基於質心動力學模型的模型預測控制),機械人能夠實現各部位的運動緊密配合。「夸父」團隊歷經百餘次訓練和測試迭代,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動作訓練,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科技秀。
3月26日,工作人員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調試夸父機械人。新華社記者 陳鍾昊 攝
樂聚通研的工作人員吳嘉陽參與了機械人群控的調度工作,此次活動中的團隊凝聚力令他感觸頗深。「在前期準備的測試過程中,許多問題需要根據現場情況調整。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團隊成員馬上着手修復,一個早上或者一個下午就可以解決。經過本次演出活動,我們團隊的協作性和凝聚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他說。
加速進化的ceo程昊介紹,他們在2024年推出的人形機械人「加速 t1」在中關村論壇年會期間承擔起四大任務:在開幕式科技秀上,8台「加速 t1」機械人整齊列隊,通過大角度斜坡登上主講台,展示機械舞、集體俯卧撐等高難度動作,將科技與藝術巧妙融合,為觀眾帶來一場精彩的視覺盛宴。在展館內,它持續開展足球賽、特技表演。在迎賓環節中,它通過語音交互,為各國嘉賓提供智能引導服務。它還在已召開的「未來人工智能先鋒論壇」上,化身主持人,一同發佈 「人工智能創新街區」。
3月27日,與會嘉賓與一款加速t1機械人握手。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程昊提到,針對機械人數量需求大的困難,團隊優先向論壇交付了十幾台機械人;圍繞開幕式舞蹈技術難題,團隊組織大量研發人員組成專項小組,爭分奪秒開發舞蹈動作,緊密對接導演組需求,及時做出調整,最終零失誤完成了各項任務。「我們感覺這一波熱度是有史以來最強的一波,但跟後面大的機會比,現在只是個小小的機會」,他笑着說。
3月27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的中關村展示中心常設展內,參觀者在觀看一款名為「加速t1」的機械人踢足球。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科技辦會不僅體現在開幕式上,還體現在論壇的各個角落。「『小關咖啡』店鋪,由機械人擔任咖啡師和售賣員,2天為400餘位嘉賓提供了個性化飲品服務。」葛志傑介紹,「在入口諮詢台放置的『妮婭』實現了豐富的類人微表情、與語音同步的唇部動作及更真實的交互行為,能夠根據聲音來源方向自動轉向嘉賓,接入智譜大模型,日均生成互動內容2000餘條。」
在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一款名為「小關」的人形機械人向與會嘉賓招手(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我想將來有一天大家都會看到,人形機械人像汽車一樣走進千家萬戶,提供家庭陪伴、醫護康養等服務。」葛志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