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想殺豬盤?印度讓中國企業交出全部身家!

2024年03月14日17:15:04 科技 1597

繼小米被罰48億後,印度又給中國企業整幺蛾子了,給我們的幾個企業下了最後通牒:

第一、要求OPPOvivo和小米等幾個在印中國手機企業,必須聘用印度人出任當地公司的核心管理層;

第二、這幾個品牌需要用印度分銷商取代中國分銷商;

第三、要求幾個公司把產業鏈搬到印度,以後的生產必須找印度本地代工廠。

又想殺豬盤?印度讓中國企業交出全部身家! - 天天要聞

在印度的幾個手機品牌

意思很簡單:就是我們中國自己的企業自己的產品,以後就不能自己人來管理,也不能自己人來經營銷售,更不能自己人去生產,全部要由印度人說了算。最致命的是第三條,把產業鏈全部搬到你那裡,無疑就是將全部核心技術打包送你。

這三個要求跟搶劫的區別就是,它提前通知你一下要搶你了!印度這個國家秀腦子的下限在哪呢?可能真沒有人知道。


為啥印度那麼坑,中國企業還一直往裡沖,送人頭?

首先大家肯定很費解:這幫企業都有病嗎?就印度這種國家信用,你們還往裡跑?都上趕着給它送人頭?是賤么?

當然啊,這幾家企業做那麼大,咱們能想明白的,他們更不用說了。可是為了市場增量,真沒辦法。市場增量對一家企業來說就是生命的延續,有多大的增量,就代表着有多長壽命。

又想殺豬盤?印度讓中國企業交出全部身家! - 天天要聞

2023全球銷量前十手機

國內市場目前幾乎沒什麼增量了,因為手機這種產品吧,當前該有的功能都有了,該堆的配置也都堆滿了,越來越少的人現在會因為手機型號迭代而去更換新手機。

並且,哪怕是換新手機,也是緊着家庭地位來:老婆換新,舊的手機淘汰給老公,這樣的。所以這幾年來各大廠商在國內的銷量都處於連年下滑中。

再加上這幾年中國市場經濟有目共睹,大家都不怎麼愛花錢了,現在中國地區的居民消費佔比全世界僅為1-2成,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蛋糕都在境外。

你如果不把手機買到外面去,只在國內自己玩,哪怕全國人都來買你的手機,連剛出生的嬰兒和一百歲的老人也買,總共也才十幾億,那十幾億賣完了之後又該怎麼辦?

又想殺豬盤?印度讓中國企業交出全部身家! - 天天要聞

2022年開始幾乎就沒啥增速了

我在前面的一篇關於電動車的文章也說過,中國電動車不可能只自己玩,一定要走出去是一個道理。你以為國內十幾億的市場已經很大了,但跟外面比起來就是毛毛雨

你不出去,那隻能是把市場拱手讓給歐美日韓,看着他們越做越大,最後來圍剿我們。所以想做大,想長久活下去,必須得出去,去搶佔外面那8成的市場。

外面市場體量主要是集中在歐洲、美國、日韓、東南亞、印度。這幾個地方的人口加起來有30多億了,這也就是韓國三星手機,即便脫離了中國市場,還照樣是世界手機銷量霸主的原因所在。

這30多億人口裡,印度就佔了快一半,而且現在全球都有個共識,就是印度人雖然很多腦子都不太正常,但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下一個「超級市場」。

又想殺豬盤?印度讓中國企業交出全部身家! - 天天要聞

越來越多印度人用上智能手機

而且印度發展確實是很快,能買得起高端手機的人是越來越多。第一是歸功於他一開始的經濟下限確實是太低,發展空間大;第二是印度人跟我們不一樣,雖然是人口大國也沒啥錢,但是他們很敢花錢,就是又窮又愛花的那種(這與他們的文化環境有關,先不展開講)。

以上兩個因素疊加呢,促使印度成為一個消費很活躍的國家,再加上人口很集中,14億多都在同一個國家,企業進入搶市場的時候就不用顧慮多元化的政策,相對方便很多。

14多億人,人口又集中、又愛花錢,他們自己也沒啥手機品牌,智能手機覆蓋率也還不高。這麼好的市場條件,先不說小米、OPPO、vivo這些稍大的企業了,是個造手機的公司都想往裡擠吧,這也就導致全球的企業資本都看上了這個香餑餑。

於是各個廠家都爭分奪秒到印度開啟了分號,都想在印度的手機市場火熱之前先把坑位給佔了。這也就是大家費解為什麼都知道印度人跟有病一樣,還上趕着去印度開公司去。

又想殺豬盤?印度讓中國企業交出全部身家! - 天天要聞

印度為什麼一直干斷自己後路的事情?

那這樣的開局明明很好,印度為什麼還要「絞殺」中國企業呢?如此「絞殺」中國企業,很容易讓國家信用破產,以後其他國家的企業還敢進入嗎?還是說這次就是因為國家間的衝突,政治正確呢?

別急,我們一個個來說。

印度始終渴望成為一個大國,從而替代中國,不僅僅是人口總量上的大,更包括替代中國成為全球製造業中心的夢想。體現在莫迪老仙上任不足半年就宣布了「在印度製造」戰略;還有這些年印度大大小小的官員和企業,也沒少來中國取經。

慢慢的,中國以前在很多方面外道超車的方式方法印度也都學了過去,其中最重要的是「以市場換技術」和「以市場換國外先進管理經驗」策略。就是比如你幾大手機廠商,想要在印度銷售手機的話,就必須在印度開公司建廠,給他們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他們也能學習到你整個企業、整個產業鏈究竟是怎麼運轉的。

又想殺豬盤?印度讓中國企業交出全部身家! - 天天要聞

印度人來中國學習

俗話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很可惜,他們的學習成果未如預期。不足的基建物流、勞動力技能、營商環境等方面的欠缺極大限制着印度製造業的發展。這裡要歸功於他們的文盲率還是很高,每5個勞動力就有1個文盲,更別說一些技術稍高一點的製造產業了,當前的印度人根本無法勝任。

當然,他們的階級和種姓制度也有着一定影響,我們不展開說。最好的例子就是蘋果生產線進入印度後,各種零部件不達標等等。

很顯然,印度並沒有將我們製造業的這一套學會,所以,將中國企業在印度的產業鏈奪走,讓印度人架空在印中國企業,就成了印度最後的路。

又想殺豬盤?印度讓中國企業交出全部身家! - 天天要聞

印度手機生產線

當然,也有可能一開始就想讓中國企業有來無回,且只針對中國企業。因為這恰恰是西方致力去中國化和打壓中國崛起的關鍵環節。簡單來說就是一場合謀,先騙取中企的信任,待資金、人員、設備、技術、產業鏈、渠道等資源進入後,在進行充分的「絞殺」。

試想一下,OPPO、vivo、小米這些企業真的被盤剝成功,那麼印度直接就獲得了從就業崗位、供應鏈、加工製造、人才培養體系、企業管理體系,還有最後的銷售、售後等一整套非常成熟的產業鏈。那我們企業辛苦建立起來的所有所有,就直接給印度做了嫁衣。

上面也提到了,當前的兩國衝突,政治正確等因素也不是沒有。莫迪老仙在大選前向中印邊境增兵一萬人,印媒也在鋪天蓋地渲染情緒。不過我認為這只是莫迪為了選舉做的一次全民情緒上的動員,大量文化缺失/文盲的人很容易被煽動並抵制中企。

但地緣的衝突並不影響印度原本就想要吞掉中企的計劃,只不過讓這個時間節點提前了一點而已。

又想殺豬盤?印度讓中國企業交出全部身家! - 天天要聞

莫迪

我們的企業如何應對?最終又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先看看我們的這幾個企業是怎麼做的:

首先,小米已經更換了外籍經理,但是要求外籍經理必須聽命於自己;vivo從4月份開始,也將撤銷自己在印度哈里亞納邦新德里旁遮普的中方經銷商,改用印度經銷商。還有還有加上OPPO共三家企業已經開始與印度的卡邦、迪克森等印製造商量合作事宜,讓他們來幫忙生產手機等產品。

很多人就會問:那我們自己的企業還剩什麼?

那就只能剩個品牌唄!

其實也不用奇怪,因為這幾個企業說實話沒有多少核心技術,只能正面被盤剝。再比如像OPPO、vivo這兩個企業,由於境外混合的股權架構問題,也只能聽命於資本,被資本控制。他們在印度沒落,幾乎成了定局。這也是早前很多中國企業優先走「貿工技」埋下的禍根。

這下清楚為什麼自己擁有核心技術有多麼重要了吧?換成華為看看,完全自主的操作系統、芯片、指令集等等,印度要盤剝都不知道從哪下手,因為他根本就接不住。

又想殺豬盤?印度讓中國企業交出全部身家! - 天天要聞

我的看法是:按照印度一貫的德行+中印關係,大概率,這些中企在印度的日子只能按天計算了。利潤可以讓人失去初心,如果這些企業為了在印度生存下去,為了印度那14億質量並不高的市場,一味接受盤剝。最後面臨的只能是變本加厲!完全失去自己,而把更廣大的市場留給歐美日韓。


最後總結一下:

很多中企明知道印度那麼坑,還上趕着去印度開公司辦廠,是因為中企需要新的市場增量,為了長久活下。而印度算是一個較為不錯的增量市場,所以我們能看到,哪怕被坑,他們也要去印度。

而印度老乾斷自己後路這個事情,是本着他們想替代中國成為一個製造業大國,然而學藝未精,只能動手搶。也很有可能是一場與西方合謀的「殺豬盤」,先騙取中企的信任,待資源全部進入後,再進行盤剝「絞殺」。

而當前這幾家中企的應對方式捉襟見肘,由於核心技術和話語權的缺失,最後可能很難逃出被盤剝的命運。但若是這些企業強硬些,或許最後還有點生還的機會。

全文完。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那就點個贊和關注吧!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董明珠稱孟羽童離開格力是因為「犯了很大錯誤」 | 大魚財經 - 天天要聞

董明珠稱孟羽童離開格力是因為「犯了很大錯誤」 | 大魚財經

5月20日,孟羽童貼出與董明珠對話稱,「時隔兩年,收到了來自前老闆的微信,像是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心中是莫名的酸楚和感謝。」格力電器發文稱:「520這天,愛是有回應的。這個周五,歡迎回家吃飯。猜猜董總要跟誰吃飯。」5月23日當天,格
小米發佈搭載3納米自研芯片旗艦產品 - 天天要聞

小米發佈搭載3納米自研芯片旗艦產品

5月22日晚,中國科技界傳來喜訊:我國科技企業小米在京正式發佈自研3納米手機SoC芯片,被命名為「玄戒O1」,這是中國大陸地區首次研發設計出3納米芯片。芯片是「現代工業糧食」,其製程工藝的先進性,是近年來全球科技競逐的焦點。製程工藝數值越低,意味着晶體管集成度越高、性能越強。「手機SoC芯片是系統級芯片,集成CP...
中國醫藥3億關聯收購金穗科技:轉型電商的豪賭 - 天天要聞

中國醫藥3億關聯收購金穗科技:轉型電商的豪賭

中經記者 蘇浩 盧志坤 北京報道(中國醫藥3.02億元收購關聯公司 公司公告/圖)近期,中國醫藥(600056.SH)擬以現金3.02億元收購控股股東通用技術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新興集團持有的北京金穗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中國醫藥方面表示,如完成本次收購,金穗科技將成為中國醫藥全資子公司,將圍繞中國醫藥總體發展戰略...
QQ瀏覽器發佈「AI高考通」,可一鍵生成個性化志願方案 - 天天要聞

QQ瀏覽器發佈「AI高考通」,可一鍵生成個性化志願方案

隨着2025年高考臨近,騰訊旗下QQ瀏覽器於5月23日發佈行業首個高考領域智能體(Agent)產品——「AI高考通」。該產品依託騰訊混元大模型技術,深度整合高考全流程服務,打造從備考到志願填報的一站式智能解決方案,開創「AI+教育」服務新模式。 作為連續7年服務高考的平台,QQ瀏覽器已累計為4億人次提供高考服務,構建了包含...
全球首創!這款京產髖關節手術機械人獲批上市 - 天天要聞

全球首創!這款京產髖關節手術機械人獲批上市

一款誕生在北京的手術機械人正在破解髖關節置換手術的諸多難題。記者23日從北京企業長木谷獲悉,由其自主研發的「ROPAHIP」人工智能髖關節手術機械人已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這款手術機械人是全球首創搭載人工智能輔助骨科治療的創新醫療器械,為全球骨科治療貢獻了「中國方案」。骨關節炎是全球致殘率最高的慢...
擰緊機械人研發商「頂配機械人」完成數千萬元種子輪融資 - 天天要聞

擰緊機械人研發商「頂配機械人」完成數千萬元種子輪融資

機械人大講堂獲悉,擰緊機械人研發商「SLABOR頂配機械人」近日成功完成種子輪融資。該輪融資由梅花創投獨家投資,融資金額總計達數千萬元,將主要用於SLABOR頂配機械人技術迭代、產品系列完善及渠道市場拓展。 據機械人大講堂了解,SLABOR頂配機械人(全稱:深圳市頂配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一家紮根於螺絲...
個人信息防泄露,認證方式權威!「國家網絡身份認證」來了 - 天天要聞

個人信息防泄露,認證方式權威!「國家網絡身份認證」來了

個人身份信息被非法採集,數字經濟缺乏可信數字身份作為支撐,互聯網平台難以找到權威、可靠、便捷的公民身份認證方式……基於個人真實身份信息的認證服務需求爆髮式增長,雖然部分滿足網絡空間辦理業務的信任基礎,但也引發新的問題。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六部門近日聯合公布《國家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