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銷量1萬台,上汽大眾ID系列,表現不錯但崛起之路仍任重道遠

2024年02月23日13:01:35 科技 4573

反觀這兩年汽車市場的變化,很多車友和網友都說:真的是沒有想到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如此之快。仔細查看一些銷量數據不難看出,各大細分市場中的年度銷冠基本上都被新能源車取而代之了,雖然說燃油車的市場地位一時半會兒很難被抹平,但是,新能源汽車強勁的衝擊力,逼得燃油車也只有招架之力。

啟航2024車市展望系列第87期,本期的話題就來聊聊開年首月上汽大眾ID系列的市場表現。


1月銷量1萬台,上汽大眾ID系列,表現不錯但崛起之路仍任重道遠 - 天天要聞

從各大車企的產品布局來看,除了比亞迪、理想汽車等國產品牌外,電氣化產品車型方面,南北大眾還是走到了其他合資品牌的前面,尤其是上汽大眾旗下ID系列的市場表現,不僅好於一汽大眾也好於廣汽豐田、北京現代等合資品牌,這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

以價換量帶來的效果,就是上汽大眾ID系列的銷量明顯提升,作為上汽大眾ID系列咋就銷量方面的頂樑柱,大眾ID.3絕對是支撐上汽大眾ID家族市場地位的銷量功臣,用上汽大眾有關人士的話說,儘管賣一輛ID.3賠幾萬元但也不得不這樣做,畢竟,搶佔市場先機是比較重要的。


1月銷量1萬台,上汽大眾ID系列,表現不錯但崛起之路仍任重道遠 - 天天要聞

根據公開的銷量顯示,2024開年首月上汽大眾ID系列的單月銷量達到了10000台,只單看市場表現真的是不錯,但是,相比長安新能源、吉利新能源、比亞迪的單月銷量也是小巫見大巫。不過,放在合資品牌電氣化產品陣營裏面,上汽大眾ID系列可以說是翹楚般的存在並不為過。

目前,上汽大眾ID系列共有三款在售車型:ID.3、ID.4 X和ID.6 X。其中,ID.3的銷量比較好,在過去的2023年該車全年累計銷量在7.6萬台左右,放眼整個合資品牌電氣化車型,沒與競爭對手能夠與其相媲美,當然,ID.3收穫這麼多的銷量也與其以價換量脫不了干係。


1月銷量1萬台,上汽大眾ID系列,表現不錯但崛起之路仍任重道遠 - 天天要聞

去年,ID.4 X全年總銷量為24162台;ID.6 X全年累計銷量只有6243台,市場表現只能說是一般化。目前來說,上汽大眾ID.系列能夠有一款月銷過萬的車型支撐真的是實屬不易了,肩負銷量重任的ID.3,今年依然擔負著上汽大眾電氣化產品車型的走量重任。

據了解,2024年上汽大眾還會有多款新車型上市,除了已經上市的新款ID.3等外,還會有ID.NEXT、純電MPV車型ID.BUZZ等加入大家的視野。


1月銷量1萬台,上汽大眾ID系列,表現不錯但崛起之路仍任重道遠 - 天天要聞

眾所周知,今年新能源領域中的競爭會更加激烈,產品車型的內卷也呈現出水漲船高之勢頭,無論是比亞迪還是奇瑞、吉利和長安等,今年都會推出五款以上的新能源汽車參與市場之爭,一個比亞迪海豚就讓大眾ID.3壓力倍增,其他ID車型面對國產新能源競品的圍追堵截其壓力可想而知。

一句話點評:2024開年首月上汽大眾ID系列收穫了1萬台的單月銷量,雖然說市場表現還算不錯,但是,國產品牌在新能源領域勢在必得的強勁勢頭,也給上汽大眾ID系列的向上之路,設置了很多障礙,所以說,上汽大眾ID系列開年首月的表現雖不錯,但崛起之路仍任重道遠,你說呢?

溫馨提示 未經授權謝絕轉載。圖片來源網絡,歸原作者所有。有趣有料有熱度,從細微變化解讀國內車市。更多精彩內容請查看汽車行業比較有影響力的新媒體:車市速遞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佈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佈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積架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