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記者 叢萍 李義方 濟寧報道
磨砂亞克力書牆通過明暗浮雕突起,巧妙組合成一尊高大巍峨的孔子像,配合多媒體影像,光影流動間,「大哉孔子」在人們眼前徐徐鋪展……6月20日,世界互聯網大會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際在線主辦的「『尼』與AI共迎未來」外國網紅參訪活動走進孔子博物館,體驗科技加持下更加生動、立體、直觀的傳統文化。

《論語》瀑布牆
在《論語》瀑布牆,一句句耳熟能詳的儒家經典,以光影的形式躍然眼前。在數字化《孔子聖跡圖》上,關於孔子的180個經典故事,通過投影與畫卷相結合的方式展現了孔子波瀾壯闊的一生。

「夫子問答」交互虛擬體驗設計
孔子博物館在展陳設計上頗費心思,利用多媒體、智能移動終端等形式,融入遊戲,使觀眾在逛展中可以沉浸式體驗儒家文化的魅力。觀眾可以在互動屏上查詢祭祀孔子用到的各種樂器,還能戴上耳機現場傾聽。在「夫子問答」交互虛擬體驗中,觀眾可以通過一個大型的觸控屏幕,便可「穿越時空」與夫子對話,聽其答疑解惑。

「百家爭鳴」互動屏
孔子博物館是「三孔」文化遺產的延伸,擁有各類館藏文物70萬件,包括明代以來的30萬件孔府私家文書檔案、宋代以來4萬多冊古籍圖書、8000多件明清衣冠服飾以及大量的與祭祀孔子有關的禮樂器等。
6月25日至27日,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將於曲阜尼山舉行。孔子博物館則實現了前沿科技與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在裸眼3D、全息投影展示、VR虛擬現實、體感互動等數字化技術的加持下,打造了一系列的數字化建設與應用,觀眾可以更直觀、更便捷地欣賞和了解文物,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和其所蘊含的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