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些經常喜歡自駕游的朋友來說,有一個常識他們非常清楚,那就是一定要在出發前把車輛整備到心中有數。尤其是動力系統相關的機械件,做好檢查才能萬無一失,否則在去一些人跡罕至之地時,一旦車輛出現問題,那後果將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不過,汽車畢竟是由上萬個獨立零部件組裝而成的精密工業產品,即便保養到位、檢查仔細,行駛在路上也無法完全保證故障不會出現。當問題出現時,其實也不必驚慌,以目前汽車行業的發展,主流品牌幾乎都會在全國各地設有授權經銷商/服務商。而對於用戶來說,身處異鄉遭遇問題時,背後有品牌支持,就會減輕不少孤立無援的無助感。
但以上這句話,僅限於那些真正把用戶當上帝的品牌。反之,有些品牌的做法,不僅沒能幫用戶解決問題,反倒還有些「趁火打劫」的意思,就比如我們熟知的宇通品牌,旗下的宇通房車,近期就在售後服務方面成了該品牌部分用戶的「噩夢」。

「我今天實在是忍無可忍了,我必須爆料一些修車廠的黑幕,包括我這個房車品牌和底盤品牌,要爆料他們,看他們是怎麼樣欺負我一個弱小無知的女司機的」。
以上這段話,來自某自媒體博主@大頭的旅行日記爆料在視頻里的吐槽。用她的話說,自己這輛花費了70萬買的宇通凱倫賓威雙拓展房車(下文簡稱宇通房車),居然差點被修理廠修「報廢」,原本只需要花三四百元即可解決的故障,最後更是花費了六千多元也沒能修好。計劃好的16天環遊中國,如今更是有14天被困在修理廠。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該用戶經歷了如此遭遇?

事情還得從這台宇通房車說起,該用戶4月5日駕駛這輛宇通房車從深圳出發。在出發前,車主已經在深圳的指定服務點對整車進行了大保養。並且,當時保養完後車輛確認並無任何問題。但在該用戶駕車從深圳行駛至雲南大理後,車輛出現了小故障,具體表現為踩油門時動力無提升,車輛始終維持在低速狀態。
隨後,車主就聯繫了宇通房車的官方售後,但是由於宇通房車在大理並未設置直屬服務點,所以只能讓車主去宇通和依維柯的聯合售後點。說是售後點,其實就是一個名叫大理金吉的汽車修理廠。而根據車主描述,該修理廠同時還是當地某吉利4S店的維修部門。

雖然不是宇通房車專修,但考慮到官方告知的「聯合售後點」,車主還是決定將車放在該點維修。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本來不大的問題,卻被該修理廠狠狠地「宰」了一通。根據維修清單顯示,該修理廠居然給該車輛下單了三桶防凍液。更離譜的是,該修理廠居然在沒有放出原車防凍液的同時,直接加註了新防凍液,最後直接將帶有兩種不同顏色、不同品牌防凍液的車輛,交付給了車主。而有一些汽車常識的朋友應該都知道,防凍液混加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如果一旦失效,會對愛車造成更大的、不可逆的傷害。

然而除了防凍液,修理廠還給這台僅行駛3萬公里的車更換了正時鏈條。但可笑的是,這麼一套操作下來,車主的這台房車卻依舊無法正常行駛,每次行駛幾公里後依舊會重新跳出故障提醒。最後,又把車主剛換的機油給換下來,加了新的機油依然毫無作用。在多次進入該修理廠返修後,最終才終於檢查出來,原來是水溫傳感器的故障。如果一開始查出故障源頭,更換水溫傳感器的費用僅需要幾百元,而至此車主已經花費了六千多元。換了誰,誰能接受?

但車主的心態的確比較樂觀,認為既然自己不懂,就當為自己的無知而買單。只要最後車修好了,便不打算追究。但更讓她氣憤的是,當打開車輛發動機蓋時,一切卻和自己想像的完全不同。在車頭部分,多顆螺絲居然出現了沒擰緊的情況。你沒聽錯,是沒擰緊。有個別螺絲,甚至可以用手直接擰動。與此同時,帶來的結果就是,整個車頭大燈、中網,全部處在零散的邊緣。除了覆蓋件,就連發動機艙的內部也同樣如此。比如空濾的進氣管,根本沒有和濾芯緊密連接。這樣的修車水平,恐怕連學徒都算不上。

「我就想問一下宇通,如果我開着這個車到了西藏,這樣的防凍液導致我散熱系統出了問題,這樣的做工導致我車散架了,我出現了生命安全,你們負得起這個責任嗎?你可以坑我的錢、可以換我的零件,但是你不能拿我的生命開玩笑!」從這段話里,我們不難看出車主有多絕望,最基本的行車安全、人身安全,居然成了車主唯一的訴求。據車主表示,自己還為這次「售後」付出了一千多元的工時費,而如此高昂的工時費,換來的就是這樣的做工,用車主的話說:「到底是我該付這個工時費,還是你們應該給我誤時費?」。

如今,無奈的車主依然被滯留在大理的房車露營地,原本規劃好的行程,也被這一次始料未及的售後經歷完全打亂。據車主表示,之所以當時選擇宇通,正是因為它是國內最大的品牌,可是現在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實在讓人無法接受。
這樣的案例,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覺得聽起來不痛不癢。但是,如果真的把車主換成你,或許你就會感受到那種無助和憤怒。然而,對於大理當地這家聯合售後點,乃至宇通房車來說,也許用戶15天的等待並不算什麼,原本幾百塊錢就能解決的問題被修成了六千多元,如此豐厚的售後利潤更是值得「記上一功」。但你可曾想過,如果再給用戶一次選擇機會,宇通房車,還會成為用戶脫口而出的選擇嗎?答案,似乎很明顯。

打開宇通售後相關的新聞,你會發現,宇通其實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尤其是宣傳層面,不遺餘力的找來多位用戶、車主,講述自己在遇到困難時宇通的售後是如何響應迅速、如何認真負責。那麼,在這裡筆者想問一句,如果這些車主的反饋全部屬實,那麼上述這位宇通房車車主的遭遇,宇通為何把用戶逼到通過互聯網方式曝光,也沒有主動解決?反之,宇通的售後服務,又到底是不是「面子工程」?恐怕至於宇通自己心裏才最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