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不打價格戰

2023年02月10日20:36:14 科技 9887

中芯國際,不打價格戰 - 天天要聞

作者 | 董溫淑

編輯 | 董雨晴

2月9日晚間,芯片製造龍頭中芯國際公布了未經審計的2022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

中芯國際未經審計的年營收為495.16億元,同比增長38.97%;未經審計的全年歸母凈利潤為121.33億元,同比增長13.04%。

從去年年中開始,芯片供應緊缺態勢緩和,市場轉為供應過剩,高增速也成為過去,據gartner統計2022年全球芯片收入增速從前一年的26%下滑至1.1%。

這樣的背景中,中芯國際在2022前三季度維持着亮眼的增速,但在第四季度出現了歸母凈利潤下滑。

2月10日收盤,中芯國際a股股價報43.07元/股,下滑1.22%,總市值為3408.07億元。

中芯國際,不打價格戰 - 天天要聞

(中芯國際股價情況,圖源:同花順)

中芯國際趙海軍:不做低價競爭

根據業績快報,2022年q4中芯國際未經審計的營收為117.53億元,同比增長14.6%;q4未經審計的歸母凈利潤為27.44億元,同比下滑19.7%;毛利率為33.1%,上年同期為32.7%。

數據顯示,從2022年一季度開始,中芯國際凈利潤增速持續放緩。

中芯國際,不打價格戰 - 天天要聞

(近8個季度中芯國際歸母凈利潤情況,數據源自公司財報)

一位資深芯片分析師認為,「(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要從營收下滑和支出擴大兩方面來考慮。過去一段時間內,中芯國際沒有採用降價策略導致銷售額下降,而同期設備折舊、運維等費用沒有下降,侵蝕了凈利潤,此外建廠等資本支出也在持續。」

在2月10日上午舉行的業績說明會上,中芯國際聯合ceo趙海軍對價格策略進行了解釋,認為相比低價競爭,保證產品和技術的競爭力才是重點。

「目前整個市場的產能已經比那個時候(指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多了很多,所以需求量、wafer out(生產完成階段)的量,是應該會回來的,但價格未必回到原來那麼高,這要求企業做的產品和技術要更有競爭力,以及跟終端客戶捆綁得要更牢,而不是低價競爭。」趙海軍如是強調。

業績快報中還寫道,2022年第四季度的利潤減少,「主要由於本期投資聯營企業和金融資產的收益減少以及本期確認的政府補助相關收益減少所致」。

聯營企業指的是由中芯國際與其他企業法人或事業單位法人共同投資、中芯國際能夠對其財務和經營決策產生重大影響的企業,其中包括芯片封測龍頭長電科技。此外,正在科創板ipo途中的紹興中芯、燦芯半導體同樣是中芯國際的聯營企業。

支出方面,2022全年中芯國際完成資本支出約432億元。

這一年中,中芯國際在建項目包括中芯深圳、中芯京城、中芯臨港、中芯西青等。其中,中芯深圳至年底已經投產。中芯京城原定於2022年5月裝機,但瓶頸設備交付發生了延遲,因此量產時間也會相應推遲一到兩個季度。截至2022年底,中芯京城進入試產階段。

到2022年底中芯國際月產能達到71.4萬片8英寸約當晶圓,全年產能利用率為92%。值得關注的是,中芯國際在2022前三季度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為100.4%、97.1%、92.1%。由此可見,中芯國際四季度產能利用率並不樂觀。

持續「逆周期投資」

預計2023年營收將下滑

業界普遍認為一個完整的半導體景氣周期約持續4-5年左右,其中伴隨着3年的高景氣周期和1-2年的低景氣周期。

自1978年以來,全球半導體經歷了7輪大周期,目前處於第8輪周期,景氣度在2021年見頂。這意味着對整個芯片代工行業來說,在未來一段時間內,行業需求的萎縮、業績的下滑將持續下去。

根據年初trendforce發佈的數據,2023年晶圓代工收入或將同比下降4%。

中芯國際,不打價格戰 - 天天要聞

(1978-2021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圖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這也體現在了中芯國際的業績預測中。根據業績快報,中芯國際預測2023上半年行業周期尚在底部,預計2023年一季度的營收將環比下降10%到12%,毛利率預計降至19%到21%之間。全年來看,中芯國際預測銷售收入同比降幅為低10位數,毛利率在20%左右。

業績快報中寫道:「持續投入過程中,毛利率承受高折舊壓力。」在業績說明會上,趙海軍進一步解釋道,雖然公司季度銷售額在連續改善,但毛利率預期較為保守的原因是「上個季度(2022q4)的訂單工作還未結束,下季度(2023q2)的出貨仍難以回暖,還有折舊部分有新的增加」。

趙海軍還提到了中芯國際存貨不斷走高,可能對公司的出貨量和產品價格產生影響,「一季度asp(平均售價)會被侵蝕到一個最低的水平」。

此外,中芯國際預計2023年折舊同比增長超兩成,資本開支與2022年相比大致持平,2023年底的月產能增量與2022年相近。這意味着在2023年中芯國際將繼續堅持「逆周期投資」。

無獨有偶,將「逆周期投資」貫徹到極致的三星電子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在1月31日舉辦的業績說明會上,三星執行副總裁jaejune kim稱公司在芯片支出方面的立場保持不變,「我們今年的資本支出方法是繼續進行必要的基礎設施投資,以應對中長期需求,今年的資本支出計劃預計與去年相似」。

一面是擴產規劃,另一面是不容樂觀的市場需求,新一年裡中芯國際的壓力不可謂不大。

就在發佈2022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快報的同一天,中芯國際還發佈了董事長高永崗辭任首席財務官的公告。公告中寫道:「高永崗博士為專註於履行其作為公司董事長及執行董事的職責,辭任其所兼任的公司首席財務官職務,自2023年2月9日起生效。」

有投資者評論道:「對高總來說最首要的任務,應該是去思考怎麼才能提高營收,改善利潤率。」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純技術向:全球航母技術排名,中國能排第幾呢? - 天天要聞

純技術向:全球航母技術排名,中國能排第幾呢?

很多自媒體已經排過全球航母的戰鬥力排名,但是並非每個國家的航空母艦都是完全國產化的,很多國家比如法國,在航母技術上都或多或少使用了其他國家的技術。那麼如果拋開現役航母的作戰實力不談,單純從一個國家自....
6組數據看城市更新助力美好生活 - 天天要聞

6組數據看城市更新助力美好生活

編者按: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是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自2019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城市更新理念,到2025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發佈,相關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目前,我國城市更新取得了哪些成績?一起來看。 編輯/設計:喬業瓊 來源...
普惠醫療,是人工智能賦能醫療的最重要戰場 - 天天要聞

普惠醫療,是人工智能賦能醫療的最重要戰場

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教授徐宗本。近日,螞蟻集團推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下稱「AI」)醫療健康應用——「AQ」。該應用具有智能體名醫問診、用藥提醒、醫院智能服務、診斷參考等普及化功能。這一應用的上線引發了產業界和醫學界對「AI如何真正服務普通人」的廣泛關注。公眾對「智能醫療是否能真正普惠...
小鵬G7配置解密:L2+智駕+8295芯片,23萬級純電市場要變天了? - 天天要聞

小鵬G7配置解密:L2+智駕+8295芯片,23萬級純電市場要變天了?

官方數據顯示,2025年6月份,小鵬汽車銷量達到了34611輛,連續8個月銷量穩定在3萬輛以上,表現可以說相當搶眼。不過中國新能源市場競爭非常激烈,因此小鵬汽車需要推出更多有競爭力的車型。根據小鵬汽車官方消息,5座中型純電SUV小鵬G7將會於7月3日正式上市,目前預售價為23.58萬元,符合小鵬汽車的品牌定位。中型SUV是一個...
支付寶公積金查詢小程序突然崩了,客服回應 - 天天要聞

支付寶公積金查詢小程序突然崩了,客服回應

7月1日,一年一度的公積金結息來了。不少網友在查詢了自己的利息收入後,紛紛晒圖打卡。極目新聞記者在社交平台看到,一大早就有網友曬出了自己的結息情況,有的到賬了幾百元,也有網友收到了數千元。
用微信就能查社保和醫保,簡單又方便,全程只需要一分鐘 - 天天要聞

用微信就能查社保和醫保,簡單又方便,全程只需要一分鐘

用微信就能查社保和醫保,簡單又方便,全程只需要一分鐘大家好,以前我們查社保卡,醫保卡需要專門攜帶身份證跑一趟社保中心,就不定還要排長隊,非常麻煩。那現在有了新版電子社保卡,我們用手機的微信就可以查到社保各種服務。
互聯網大廠爭當「AI張雪峰」 搶奪志願填報10億市場蛋糕 - 天天要聞

互聯網大廠爭當「AI張雪峰」 搶奪志願填報10億市場蛋糕

製圖:楊存海(元寶AI)2025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為1335萬人,雖比2024年的峰值略有回落,但仍是近十年里的第二高位;而今年本科招生計劃預計仍維持在490萬左右。艾媒諮詢最新報告顯示,2025年中國高報市場付費規模預計達10.9億元,超九成考生願藉助專業服務規劃志願。這,或許正是技術展現價值的關鍵時刻。必須承認的是,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