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老美再次修改半導體行業規則,加強部分高性能GPU芯片對我國的出口,目的就是限制我國超算、人工智能等產業的發展。
然而,讓老美沒想到的是,自己剛剛醞釀的陰險計劃,很快地就被中企打破了!
近日,芯動科技正式對外宣布,「風華1號 GPU」正式量產,「江城太素」多模態開源數據集面向全球開放!
據悉,「風華1號 」的渲染能力達到了 320GPixel / 秒,FP32 的浮點性能達到 了10T FLOPS,顯存也達到了驚人的 32GB,是我國首款4K 級桌面和服務器級支持框架多、延展性強的高性能GPU芯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份,芯動科技實現多項自研技術的創新突破,發佈了集超低功耗、強渲染、4K 高清三屏顯示、4K 視頻解碼及智能 AI 計算於一體的桌面和筆記本高性能GPU芯片「風華 2 號」。
「風華1號 」的量產,在科技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討論,達利文等多位美國學者發出感慨:中國科學家的工作效率太高了,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走完了我們幾十年才走完的路,難道他們都不睡覺嗎?
其實,並不是中國科學家不睡覺,而是以老美為首的西方國家給的「動力」太足了,激發了我們的血性,激起了我們的鬥志!
近年來,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科技企業迅速崛起,不斷掌握各自領域的行業話語權,極大地刺痛了西方國家敏感的神經,開始不斷利用非商業手段對這些企業進行打壓、制裁,企圖限制我國科技產業的發展。在打壓中企的國家中,老美表現得非常活躍。
自從2018年開始,老美以莫須有的借口對中興、華為、大疆等我國優質科技企業進行制裁,通過不斷修改行業規則,壓縮這些企業的生存空間,隨後又在成立「芯片四方聯盟」、簽署《芯片法案》的同時,遊說台積電、ASML公司、三星電子等科技巨頭減少在我國市場的投資,企圖將我國排除在世界半導體產業鏈之外。
在我國科技復興的關鍵時刻,以老美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封鎖,徹底讓我們清醒,深刻地認識到:中國科技的崛起,決不能寄託於任何人,只能依靠我們自己!
在老美的鞭策下,國內不少企業開始拋棄「買辦道路」,不斷持續地加大科研投入,身體力行地努力實現國產技術對進口技術的替代,爭取在短時間內實現自主、獨立。
在14億中國人的努力下,我國的信息產業的短板不斷補強,華為研發的操作系統鴻蒙和歐拉,徹底打破了西方企業在操作系統領域的壟斷,國產芯片也正在以一個驚人的速度崛起着,已經實現了14nm存國產芯片的量產,相信用不了幾年,國產芯片就能實現「彎道超車」。
如今,東方雄獅已經睜開眼睛,相比幾十年前,市場、人才、科研等體系不知道完善了多少倍,綜合實力已經處於世界前列,任何妄想限制中國人站起來的圖謀,必將被14億中國人鑄成的鐵拳粉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