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中台「大中台,小前台」戰略 | ||
背景 | Supercell | Supercell是一家年收入15億美元的遊戲公司,以小團隊(不多於7人)作戰,並對項目全生命周期和結果負責,考察Supercell後,阿里下定決心學習Supercell,並開始着手大中台小前台的戰略。 |
共享事業部 | 聚划算的出生,共享事業部地位提升,開始大展手腳,將10多個共享服務進行集中管理。 | |
驅動 | 創新業務 | 除淘寶外,新業務不斷推陳出新(例如天貓、聚划算等),原有戰略無法支撐業務的快速創新。 |
中台數據 | 業務產生數據,數據產生新業務,作為互聯網平台流量和數據是最大的資產,數據也是最大的生產力,整合中台數據,將有力支撐管理決策、精準營銷和風險控制。 | |
降本增效 | 建立以微服務為單位的技術平台,將減少重複工作,降低成本,同時增加效率。 | |
戰略 | 大中台,小前台 | 自頂而下做頂層設計,通過企業的通過將企業的共性能力(對應共性需求)進行抽象重組,打造為公共的系統能力,以接口、組件等形式共享給各業務使用,使得企業前台各業務線無需重新開發即能快速實現業務迭代創新。 |
抓手 | 管理層支持 | 自頂向下的一把手工程 |
組織架構 | 對組織架構調整的能力與決心,對阿里價值觀的高度一致 | |
文化 | 內部逐漸形成的「適應變化」的文化 | |
雙中台 | 業務中台 | 業務是骨架,數據是血液,雙中台相輔相成 |
數據中台 | ||
技術架構 | 由ESB到微服務 | ESB架構存在重複開發維護成本高,僅支持數據單向流動和單場景使用,業務與系統單線聯動等問題。微服務能帶來靈活和健壯的系統,提供高效率和去中心化的服務,能快速開展新業務。無頭電商的驅動。 |
上表整理了阿里的中台戰略,從背景、驅動、戰略、抓手、雙中台和技術架構幾個方面做了簡述。由此,想到幾個問題,並做簡單分析如下:
一、是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合開展數字化中台戰略?
1、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階段將是選擇中台戰略的重要考量。下圖是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分為成長階段和老化階段,成長階段顧名思義就是高速成長期,老化階段就是穩定並開始走下坡。阿里實在穩定期階段開始實施延緩衰老的大中台小前台戰略的,從此之後,再次步入成長期(良性循環)。
2、企業所處的行業也將是企業選擇中台戰略的重要考量。根據國家統計局的三次產業的分類(下圖),毫無疑問,第三產業企業比較適合選擇數字化,尤其是直面零售終端客戶的行業和企業。
3、企業自身的戰略轉型慾望也將是企業選擇中台戰略的重要考量。處於戰略轉型期且對數字化有強烈需求的企業更容易接受中台戰略。
4、大環境的景氣度也是企業選擇中台戰略的重要考量。市場經濟景氣度高時,大多企業選擇進攻策略,市場景氣度低時,大多企業選擇防守戰略。有時候市場經濟景氣度低時,能看到前景並有勇氣實施數字化中台戰略的,往往是極其優秀的企業,且成功的概率極高。
二、要實施數字化中台戰略,最重要的是什麼?
1、自頂而下的強有力推動。戰略全過程由一把手親自負責,對戰略目標從上至下形成共識。讓每個員工都快速了解並且認同其背後的戰略意圖。
2、建立適合戰略實施的組織架構。讓員工快速適應新的組織架構,理解接納接下來在新的組織架構下自己的角色,從而使得戰略能夠平滑遷移並最終落地。
3、跟蹤戰略實施,適時微調。持續跟蹤戰略實施的情況,市場在變,產品在進化,大環境也在更新迭代,技術也推陳出新,戰略將根據內外部變化適時進行微調。
本期就先說這麼多,後期將分享企業中台戰略應如何實施,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