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高管多次重申,是什麼給了華為不造車的底氣,自負或者短視?

2021年04月18日21:18:16 科技 1461

隨着小米、大疆、小牛等都說要造車,造車圈似乎越來越擁擠了,但華為卻一直背道而馳。

這次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又一次強調,華為不造車,造車的不是華為。

多個高管多次重申,是什麼給了華為不造車的底氣,自負或者短視? - 天天要聞

再加上此前的徐直軍、任正非、余承東等等,華為已經有多個高管,在不同的場合,多次重申了,華為不造車,華為真的不造車。

在一眾知名企業投身造車的時候,華為從2012年就開始關注和進入汽車領域,為什麼這麼多年了,還是決定不造車,是什麼讓華為有如此底氣?

造車

中國造電動車的第一個不知道是不是樂視的賈躍亭,但賈躍亭絕對是第一波造車者,估計從全世界範圍來說,他都是第一批玩家。當然特斯拉的馬斯克是第一批玩家中最成功的一個,而賈躍亭是最慘的一個。

多個高管多次重申,是什麼給了華為不造車的底氣,自負或者短視? - 天天要聞

馬斯克特斯拉的成功有其特殊性,當然也正是特斯拉的成功,讓廣大企業家和創業者,以及資本都湧向造車市場。但特斯拉的成功並不代表着每個人都能成功,看看失敗的案例,或許更有可能讓人警醒和避免犯同樣的錯誤。賈躍亭造車,雖然沒有失敗,但其中的曲折更讓人清醒。

2014年賈躍亭正式開始他的互聯網造車計劃,他的目標是通過樂視的努力,可能讓中國的汽車產業第一次站在世界汽車工業的最前沿,甚至努力讓樂視成為百年一遇的汽車產業變革的引領者;按照計劃2017年首款量產車型就會問世。

多個高管多次重申,是什麼給了華為不造車的底氣,自負或者短視? - 天天要聞

2016年9月,樂視汽車完成超10.8億美元的A輪融資。兩個月後,樂視生態戰略因資金危機緊急剎車,彼時賈躍亭表示樂視造車已經燒掉超過150億元。

2017年CES上,賈躍亭帶着FF的首款量產車型FF91亮相,並公開表示還需100億元就能保證生產。

2017年12月,FF獲得恆大20億美元的融資,但恆大的出資是有條件的,即如2019年若不能實現量產,賈躍亭將失去FF的控制權,但最終雙方對簿公堂;陷入資金困難的賈躍亭出售了FF在美國的工廠和部分土地。

前前後後五年多的時間,賈躍亭燒光近30億美元,但仍未實現量產。

再看看,國內幾個新勢力造車花了多少錢。

以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為例,截至2020年,根據公開融資信息和財報,蔚來汽車的融資總額為835億元,現金儲備為425億元;理想汽車的融資總額為362億元,現金儲備為298.7億元;小鵬汽車 融資總額為458億元,現金儲備353.4億元。2020年,三家公司毛利率集體實現轉正,如果簡單來算,三家公司成立至今分別花掉410億元、63.3億元和104.6億元。

多個高管多次重申,是什麼給了華為不造車的底氣,自負或者短視? - 天天要聞

當然,作為第一梯隊的造車新勢力,和第一批吃螃蟹的賈躍亭,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都還處在發展初期階段,投資額和競爭力相對還不是很強,現在在眾多大玩家進場的情況下,100億估計肯定是不夠花的,例如恆大、百度、阿里、小米,等等,哪一個不是有錢的主?

華為為什麼不造車?

據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說,華為從2012年便開始調研考慮造車的事情,但一直到2021年,還明確表示:華為不造車。

華為憑什麼堅持這個觀點?

技術,華為的技術才是不造車最大的底氣所在。

吉利李書福說,汽車很簡單,就是四個輪子加一個沙發。其實幾百億對於華為來說,也算不得什麼大的投資。

多個高管多次重申,是什麼給了華為不造車的底氣,自負或者短視? - 天天要聞

4月18日上午,在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新品發佈會後的媒體溝通會上,王軍說,華為要持續加大對汽車行業的投入,今年在研發上的投資將達到10億美元,研發團隊超過5000人,其中自動駕駛團隊超過2000人。一年的投資10億美元,也有好幾十億人民幣,所以說不造車,對於華為來說,肯定不是錢的事情。

那就只剩下戰略和技術布局的事情了。

其實在技術和產品領域,一直都有兩個方向,例如手機領域的高通和所有手機廠商;系統領域的谷歌和所有手機廠商;當然還有一個例外,那就是蘋果的硬件加軟件。

汽車智能化,很有可能和當初的手機智能化一樣,以硬件加軟件的商業模式存在。

硬件作為表面上的東西,而軟件卻可以作為更深層次的存在。軟件的功能和底層技術邏輯,更加符合華為對技術的追求,就像現在的手機系統鴻蒙一樣。

多個高管多次重申,是什麼給了華為不造車的底氣,自負或者短視? - 天天要聞

既然想做更加深層次的東西,那麼就必須避免與表面上的汽車廠商形成競爭,也是為了避免與客戶形成競爭。

因此,類似手機領域的高通和谷歌,才是華為對自己在汽車領域的定位。

華為不造車,並不是自負,也不是短視,而是華為多年來汽車技術研發的投入和積累,以及取得的成果,這或許才是華為的真正底氣所在。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我是@譯明聊科技 在路上的創業者,關注我,每天與您分享對科技的感悟,謝謝!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阿里雲通義點金發佈DianJin-R1金融領域推理大模型 - 天天要聞

阿里雲通義點金發佈DianJin-R1金融領域推理大模型

近日,阿里雲通義點金團隊與蘇州大學攜手合作,在金融大語言模型領域推出了突破性的創新成果: DianJin-R1 。這款推理增強型金融大模型,融合了先進的技術和全面的數據支持,專為金融任務而設計。
曝iPhone 18 Pro內測屏下3D人臉識別:蘋果邁入單挖孔屏時代 - 天天要聞

曝iPhone 18 Pro內測屏下3D人臉識別:蘋果邁入單挖孔屏時代

快科技5月4日消息,博主數碼閑聊站爆料,iPhone 18 Pro和iPhone 18 Pro Max在測試屏下3D人臉識別,採用單挖孔屏形態。他還爆料,iPhone 18和iPhone 18 Air仍然是藥丸屏形態。眾所周知,從iPhone X開始,蘋果開啟了劉海屏時代,在這個劉海內,蘋果塞進了原深感攝像頭系統,實現了3D人臉識別,該系統包含了多個精密原件
三款7000元附近RTX 5070筆記本對壘,誰更讓你心動? - 天天要聞

三款7000元附近RTX 5070筆記本對壘,誰更讓你心動?

不得不說,RTX 50系列浪潮來得很快,這麼快就有多款產品在7000元附近了,選擇面很大。當然,這裡的功勞主要是補貼,沒補貼的話,這些本還在9000元高位,但有了補貼後,實際價格也是我們需要正視的。這次,我們就找到三款價格在7000元附近的RTX 5070筆記本,看看哪款讓你心動。第一款,是七彩虹隱星P16 Pro,原價8999元,到...
未來智能駕駛圖鑑:車路協同成主流,道路兩側也安上雷達! - 天天要聞

未來智能駕駛圖鑑:車路協同成主流,道路兩側也安上雷達!

新能源汽車風口下,智能駕駛成為起飛的豬。國內供應鏈發展也十分迅猛,現在10萬級的車也能體驗智駕,那麼在未來,智能駕駛會達到什麼樣的狀態呢?答案是「車路協同」。車端智能是基礎現在帶智駕功能的車都有一定的硬件基礎做支撐,比如毫米波雷達、攝像頭、激光雷達、芯片等,通過這些硬件,可以採集車輛周圍的環境信息和信...
「英偉達已向中國三家企業通報」 - 天天要聞

「英偉達已向中國三家企業通報」

據台灣《工商時報》網站5月3日報道,在針對中國市場的H20芯片遭美國政府禁售後,美國芯片大廠英偉達正加緊開發另一款符合美國出口規定的人工智能(AI)芯片,以繼續保住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
金舟投屏文件輸出目錄設置方法 - 天天要聞

金舟投屏文件輸出目錄設置方法

金舟投屏文件輸出目錄怎麼設置?跟着我來操作。1、 打開金舟投屏應用2、 在金舟投屏窗口,點擊菜單按鈕。3、 在彈出的下拉菜單中,選擇設置選項。4、 進入設置窗口後,選擇點擊文件選項。5、 在文件窗口裡,點擊輸出目錄按鈕,於彈出窗口選擇文件輸出路徑,例如:D:文件保存金舟投屏。6、 點擊關閉即可完成操作(9777180)...
E-鑽文件加密大師:輕鬆加密文件保護數據安全 - 天天要聞

E-鑽文件加密大師:輕鬆加密文件保護數據安全

對電腦文件加密,能保護個人隱私與商業機密,提升重要文件安全性。1、 把重要文件放入一個文件夾,進行加密保護。2、 開啟E-鑽文件加密大師;3、 點擊加密按鈕,選擇要加密的文件夾,然後單擊確定。4、 選擇加密強度與模式;5、 請再次輸入密碼,然後點擊確認。6、 點擊加密文件,輸入密碼後即可打開。(97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