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們江出海口加北極航線,地緣突破性變化,有顛覆世界的效果出現

這兩天,「圖們江出海口」這個話題,在網絡上被炒得火熱。有人講,獲得了這樣的一個出海口,吉林的經濟該騰飛了,東北經濟振興指日可待。也有人說,你看看,那條江的河道有多寬,水有多深,再說冬天結冰又沒法通行。圖們江出海口就是個象徵性的東西,不要想多了。

其實話講到這個層面了,已經涉及很多專業技術的問題了。專業技術的問題,懂的人、知道的人不能說,不懂的人、不知道的人,說了也白說。可能這時候有人就會問,那你屬於哪一類呢?我不是專業的,我不知道也不懂,那你說了不也白說嗎?我是想試着從另一個維度來說一說這個話題。

什麼維度呢?從地緣的維度。取得圖們江出海口本質上是一個地緣的變化。地緣的變化是個什麼東西呢?舉幾個例子,大家一下就能理解了。

古代的時候,挖運河、修馳道、建長城,這些都是在改變地緣。近代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兩大運河的開通,造就了英美兩大海上霸權國家,這也是典型的地緣變化改變全球。再往近里說,南海海面的鬼斧神工,變礁為島,實質上也是一種地緣的變化。從這個維度來看,圖們江出海口的問題,可能你就會有另一層的感受了。

假如這個出海口不僅僅是通行船舶,還能通行飛行器,你看看那是一個怎樣的天地,於是我們就接近於變成一個日本海的沿岸國家了,日本海多了一個沿岸國家,東北亞的地緣顯然是在發生着變化。

其實圖們江口這個話題還小了一些,這幾天我們看到的更大的一個涉及地緣變化的話題已經出現了,那就是北極航道。如果說圖們江口僅僅涉及東北亞局部地緣的變化,那麼北極航道就涉及全球性的地緣變化了,其意義不亞於蘇伊士運河加巴拿馬運河。

為什麼這麼說呢?看看現在連接歐亞大陸的通道。除了陸上古代的絲綢之路,現在一會陸一會水的,各種各樣規劃當中的通路。海上通路,從地中海過蘇伊士運河進紅海,然後再進印度洋。這樣一條海上通道很便捷,成本很低廉,但也有很大的麻煩。

一個是這圈子繞得大了點,再一個沿途的關卡太多了。不要說美國把控的所謂海峽要道,英國把着直布羅陀海峽,埃及理論上控制着蘇伊士運河。再往後,印度號稱印度洋是「印度之洋」。 「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打此過,留下買路財」。即使像索馬里海盜、胡塞武裝這樣上不得檯面的小勢力,也能經常性地影響這一航線的海上運輸。

北極航線就不一樣了,整個的航程縮短了三分之一左右,主要的航段都是在俄羅斯近海海域。北極航線一旦開通,整個世界的物流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說圖們江口的地緣變化只是一個小變化,北極航線才是真正的大變化。

當然地緣的變化往往不是那麼簡單的,它會涉及多方的利益,受到多方的掣肘。必須有機會,同時必須有時間才能實現。圖們江出海口真正能達到我們想像的那個樣子,沒有鬼斧神工的改造是不可能的,這需要投入,需要時間。同樣北極航線需要的投入更大,需要的時間更長,有的時候還是非人力所及。

大家常唱的一句歌詞,「三分靠天意,七分靠打拚」,北極航線也是要有天意的。現下全球氣候變暖使得北極航線變成可能,這個體現的就是天意,剩下的就是沿岸國家和航線所涉及國家的打拚了。

為什麼這一次能把圖們江口、北極航線這樣涉及地緣變動的大問題擺到了檯面上呢?沒有大國的團結,沒有大國目標一致的合作共贏是不可能的,沒有對於這種大國長期合作的預期也是不可能的。圖們江口也好,北極航線也好,所產生的變化和影響遠不是開一個河道,通一個港口。地緣變化產生的影響是深刻而又久遠。

正因為這種影響深刻而又久遠,任何地緣的大規模變化都必須以大國的立場和力量的變遷為基礎的。我們常講百年未遇之大變局,這種大變局之下,地緣也是一定要變的,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能看到的圖們江口和北極航線的藍圖。這些藍圖一旦變成現實,對東北亞對世界的影響可能就是顛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