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運用於數學、腦科學、生物醫藥?三位院士這樣說

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各學科與ai技術的合作為其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18日舉行的上海復旦大學校友會成立四十周年大會暨首屆科技文化節開幕式上,三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人工智能專家圍繞ai與數學、腦科學、生物醫藥的融合運用展開對話。

左一到左五分別為: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數字經濟研究執行負責人楊燕青,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里,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恕行,復旦大學人工智能創新與產業研究院院長漆遠。  

ai與人類智能本質是否相同?

在中國腦科學計劃的籌建者和推動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楊雄里看來,人工智能和人腦智能必然有相似的地方。有同樣遵循規律的地方,但是結合人工智能最近的崛起,ai逐漸會發展成為一個並不完全與人類智能相同的特徵。

他解釋道,一方面,人工智能的設計初衷是模仿人腦的工作原理。從ibm的「深藍」到alphago的勝利,ai的早期成就都是基於模擬人類思維過程的嘗試。這些成就證明了ai在某些特定任務上,如計算和模式識別,已經超越了人類的能力。

然而,隨着ai技術的進步,我們開始見證它的思考方式出現了新的變化,這些變化可能會導致ai在某些方面超越人類智能。ai的計算能力已經在許多領域超越了人類,這一點在各種智力競賽中已經得到了證明。

楊雄里稱,就如「控制論之父」維納所說的,未來是一個充滿希望和鬥爭的世界。我們不能期待在ai的幫助下享受舒適的生活,而應該積极參与到這場科技革命中,確保ai的發展能夠與人類智能和諧共存,而不是取代它。

楊雄里認為我們仍然處於對人腦深層次工作原理了解的初級階段。人腦結構複雜性和可塑性意味着它可能包含着我們尚未發現的智能形式。他相信人腦的工作原理還可以受到各種各樣的啟發。

「我以前認為人腦智能是至高無上的,但是現在我覺得這些問題應該很深刻思考一下。有一些方面人工智能超越人腦智能,而且現在看來可能性相當大,還取決於我們怎麼全面超越的問題。」

人工智能是否能解決哥德巴赫猜想?

在人工智能(ai)的快速發展中,數學作為其基礎支撐的角色日益凸顯。

在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恕行看來,當前,人工智能不僅在數據處理和算力提升方面取得了突破,更在數學模型的建立和新算法的創新上展現了其潛力。隨着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演進,越來越多的數學人才投身於這一領域,推動着ai技術達到新高度。

在尋求最優解的過程中,人工智能已經在諸如棋類遊戲等領域超越了人類。現在,數學家們正在探討人工智能在數學證明中的應用,是否能夠嚴格證明定理,而不僅僅是計算最優結果。他舉例道,過去,像吳文俊先生的機器證明就已經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發現新定理方面的潛力,儘管這些定理可能並非數學界的主要關注點。

隨着技術的進步,人工智能在數學證明方面的潛能引起了廣泛關注。數學界諾貝爾獎——菲爾茲獎得主陶哲軒利用人工智能檢查自己的論文,發現並修正了證明中的漏洞,這一事例表明了ai在數學研究中的實際應用價值。

不過,人工智能能不能做人類還沒有做成的或者沒有做到的事呢?「比如哥德巴赫猜想,陳景潤只證明了「1+2」,如果什麼時候人工智能做到「1+1」,這種會比阿爾法狗震動更大,數學界很多人都在翹首以待。」陳恕行說。

陳恕行說,人工智能將來能不能超越人的智能,這個非常值得研究。「但是這個事現在很難說出很準確的預測,不能說人工智能就一定聰明不過人,以前、好多事人工智能做不到的,現在人工智能都做到了,而且超過了人。但是也不能說絕對的,因為我覺得人腦還是有非常複雜的事,現在人類沒有完全了解清楚人腦。」

ai如何影響生物醫藥?

在藥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看來,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人工智能已經從一個科幻概念轉變為現實中的強大工具,特別是在生物醫藥領域。隨着人類基因組和其他組學數據的積累,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數據量,這些數據成為了科技創新的寶貴源泉。

「2023年可以講是人工智能對於科技的發展特別是生命醫藥發展起了非常重大的影響,或者說是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他說。

陳凱先認為,ai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已經取得了顯著的進展。例如,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利用ai建立了預測模型,篩選出可能對抗耐藥性細菌有效的化合物,這在抗生素研究中是一個重要的發現。此外,ai還被用於提高醫療診斷的準確性和效率,預計未來能將醫生的工作效率提升至200%以上。

中國在ai領域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開發的臉譜識別算法就是一個例子,ai能夠研究藥物新的藥學分子結構和新的作用靶點,促進新藥物的發現。總的來說,ai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已經取得了重大突破,並且預示着未來的發展方向。

他認為,ai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它打破了傳統的因果邏輯,轉而關注相關性,這開闢了新的研究方向。

同時,隨着ai的快速發展,如何管理ai成為了一個重要議題。陳凱先表示,我們需要汲取ai的優點並避免其潛在的不利影響,與印刷術的發展相比,ai帶來的變化更為迅速和深刻,我們必須準備好迎接這些變化。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