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科技丨2023年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公布;嫦娥六號開啟世界首次

這裡是北京科協新媒體
一周科技產業政策與要聞動態精選
帶您了解最新科技政策前沿動向
產業政策
(2024.4.29~2024.5.5)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2023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的決定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切實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加快建設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市政府決定,對為科學技術進步、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和組織給予獎勵。(來源:「北京科協」公眾號)

2024年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啟動

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聯合印發通知,部署做好2024年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城市試點工作。本次工作包括三項重點任務:聚焦企業需求,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強化數字賦能,培育高水平「小快輕准」產品;推動「鏈式」轉型,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今年將選擇35個左右城市開展第二批試點工作,試點城市應為地級市及以上,包括各省(區)的省會城市、其他地級市,直轄市所轄區縣,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納入首批試點範圍的城市不得重複申報。第二批城市試點實施期兩年,自實施方案批複之日起開始計算。>>來源:「工信微報公眾號)

關於實施「科技館之城」公共服務展教示範項目支持計劃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精神,激勵和引導廣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推動產出科技科普資源化示範引領性成果,促進新質生產力發展,北京市科協將組織實施「科技館之城」公共服務展教示範項目支持計劃(青年科技人員科普支持計劃),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來源:「北京科協」公眾號)

工信部下達2024年國家工業節能監察任務

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下達2024年國家工業節能監察任務,統籌考慮行業特點、企業規模、所在地區和監察內容,確定國家工業節能監察任務企業2899家。其中,石化化工、鋼鐵、建材、有色金屬、造紙、紡織等重點行業和重點用能設備能效專項監察2411家,數據中心等重點領域能效專項監察201家,2023年違規企業整改落實情況專項監察287家。>>來源:「工信微報」公眾號)

5月新規來了!

要聞動態
(2024.4.29~2024.5.5)

發射成功!世界首次→

5月3日17時27分,嫦娥六號探測器由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之後準確進入地月轉移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六號探測器開啟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之旅,預選着陸和採樣區為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公眾號)

全面建成!我國掌握這一關鍵技術

5月1日21時18分,經過二十一天的奮戰,中核集團秦山核電在線輻照生產醫用同位素裝置順利完成系統標識和送電試驗,標誌着該套裝置已按計劃全面建成,至此,我國掌握了批量化在線輻照生產同位素的關鍵技術,鑥-177、鍶-89和釔-90等多種國內當前緊缺的短半衰期醫用同位素將在今年下半年配套廠房建成投產後進入規模化生產階段。>>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公眾號)

全球首套!完工交付

5月2日,記者從中國海油獲悉,由我國自主設計製造的全球首套深水水下自動發球管匯完工交付。該型裝備針對目前正在建設的「深海一號」二期項目定向研發,能夠遠程控制實施深水海管清管作業。它的建成標誌着我國深水水下裝備自主設計建造能力達到世界先進行列,對推動我國深水複雜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加快實現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具有重要意義。>>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公眾號)

「深海一號」二期項目水下發球管匯內部核心組件開始組裝。李振國 攝,圖片來源:中國海油

我國首顆,「轉正」了!

5月1日,風雲三號g星正式投入業務運行。此前,風雲三號g星通過了試運行工作驗收和運行方案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風雲三號g星的星地系統業務狀態滿足業務運行要求,已具備正式業務運行的條件。>>更多詳情(來源:「科技日報」公眾號)

「北盤江鳳仙花」,被發現了!

我國植物學家在貴州北盤江流域盤州市境內進行科考時,發現鳳仙花科植物的一新種。研究人員以其發現地將其命名為「北盤江鳳仙花」。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phytokeys>>更多詳情來源:新華社)

科研人員拍攝的「北盤江鳳仙花」。郭應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