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空間研究組織(ISRO)又發佈新成果了,還有人說印度月船三號失敗嗎?
的確,印度月船三號給大家帶來的成果並不多,基本上最大的成果就是在月球上成功着陸了,但是這對印度本國的航天歷史來說,是具有歷史性的意義。
而且,這一次任務的成功,也使得印度在後面的航天任務,充滿了信心,那下面就看看看,印度到底又發佈了什麼成果,只能說,還是留下了不少的遺憾。
印度發佈月船三號公布新成果!
沒錯,自從印度月船三號在今年着陸月球表面之後,也是讓不少人驚訝,因為依照印度的航天實力來說,沒有這麼強。
的確,印度的航天實力在全球之中,也只能屬於「小二梯隊」,並且還是尾部上的。
但是,印度這一次月船三號的任務也並非「一帆風順」,首先不說月船一號失聯,月船二號失敗的問題,在月船三號之中,印度也是一路「磕磕碰碰」,一會軌道偏高,一會軌道偏低。
甚至在發射的之後,後面印度空間組織還公開說明了,為了避開印度月船三號在太空與——太空垃圾撞擊,還進行了發射時間的改變。
所以,這說明它能夠進入到太空都不容易。然而,在印度成功的背後,其實大部分能夠實現,都是依靠歐美來支撐起的。
所以,並不是印度成為了世界第四,就是獨立,完全依靠自己完成的,這個還差得比較遠。
同時,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存在——印度並沒有抵達月球南極,而是相差了約600公里左右。這就是為什麼我上面說,印度這一次最大的成就就是在月球上成功着陸了,也開創了本國登月的歷史。
而對於成果來說,已知情況就只有兩個,包括這一次印度發佈的。
第一個印度公布的成果是——印度月船三號探月車「普拉吉安」裝備的激光誘導擊穿光譜(LIBS)儀器,首次對月球表面的元素成分進行了現場測量,明確證實了這一發現,初步分析揭示了月球表面存在鋁、硫、鈣、鐵、鉻和鈦,進一步的測量表明存在錳、硅和氧。
而這一次就是第二個成果,其實也是與第一個成果比較接近,是什麼呢?那就是月船3號着陸器在降落時產生了壯觀的月球物質「噴射光環」。並且證實了在月船三號着陸器的周邊,存在不規則的亮斑。
並且該成果已經在國外科雜誌上的發表。你說這看出來什麼成果了嗎?其實大部分人可能也看不到什麼,只是說明了在着陸器的周圍環境的特點。
所以,這又是「大忽悠」的成果一樣,沒辦法,印度月船三號也就這一點事情。
但是,就算是印度月船三號公布了這兩個大家已知,最為明確的成果。但是相對來說,印度月船三號還是留下了不少遺憾。
印度月船三號留下不少遺憾,為何這樣說?
的確,印度這一次任務成功在月球着陸,但是留下的遺憾還是不少,可以說是「完美之中的欠缺」,到底有哪些呢?主要有三大遺憾。
第一、印度月船三號着陸遺憾,最初在印度執行該任務的時候,是說要在月球南極着陸,結果並沒有實現。
雖然是受控着陸在月球表面,但是似乎更像是在月球表面的「隨機着陸」,而且,一直備受關注的月球着陸過程的視頻畫面,也沒有,這也是很多人爭議印度有沒有成功着陸月球的原因之一。
這裡只能說,印度的深空技術有限,依靠歐美,如果歐美不協助,那印度的確可能也是難以拍攝,加上本身整個月球探測器都是「減配」,為著陸而去的,那這樣想就可以明白了。
第二、月球車留下遺憾。本身印度月船三號月球車是要工作14天左右,結果只工作了10天左右,然後,月球車就進入「休眠」,但這休眠卻變成了「凍死」,最初印度也是期待月球車能夠再次蘇醒。
雖然知道沒有「抗寒」裝備,但最終可能還是失去了月球車的動力,永久休眠了,下一個月球夜晚都已經出現了,也沒有任何消息,雖然印度還未官方宣布徹底結束,但基本上沒有任何希望。
第三、最期待的月球水探索,留下遺憾。
的確,印度的月船三號最初世界都期待印度能夠探索月球上的水源,最主要是——最初說得是「月球南極」,結果,月球水的探索完全沒有任何的說明。
所以,世界各國針對其所謂的「月球南極水探索」,也從期待變成了失望。
所以,印度月船三號在發佈兩個成果之後,其實這三大遺憾還是最為主要的。
只能說,印度月船三號——綜合性來講,的確還是差一點「火候」,沒有大家想得那麼強。如果沒有了解過月船三號的人,可能會說這的確太差勁了。
但是了解的朋友,可能都覺得這是正常的,畢竟是「低價」航天任務,月船三號總成本僅僅約7500萬美元。
不過話說回來,印度月船三號「低價」技術,卻引發了世界其他國家感興趣,還有國家想學習,購買印度的月船三號技術。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主席:月船3號技術令人震驚,NASA想買
的確,這是印度公開說明的事情,在印度執行月船三號任務的時候,NASA派遣了一個由5到6人組成的科學家代表團,訪問了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總部。
在聽取完印度介紹「月船3號」的設計、製造以及如何落月的情況後,NASA科學家們對印度「以如此低的成本開發出先進技術」感到「驚訝」,被印度月船3號技術令人震驚。
「他們(NASA科學家)還說,『看看這些科學儀器,它們這麼好看又非常便宜,容易製造,而且技術含量很高。你們是如何製造的?』他們問,為什麼不把這個賣給美國呢?」
所以,NASA想買印度的技術,這一點可以說是值讚賞的。畢竟從航天的發展角度來講,人類做可重複使用的航天器,無非也就是看到了其「節約」這一幕。
如果印度這一項技術,能夠在特定的情況之下,可以做到完美的融合,那的確也是好事情,但是到底印度會不會給美國,這不清楚,只是說,美國想買,這也說明了,印度還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這就是大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