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登月結果離奇曲折:月船1號沒信號了,2號摔了,3號才發射

你們知道嗎?印度這幾年一直想登月,可是一直沒成功。他們先是發了個月船1號,結果不到一年就沒信了。後來又發了個月船2號,想在月球上軟着陸,結果也沒着陸成。現在他們又發了個月船3號,說是要在8月份登月。這次他們能成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月船3號發射成功,開始月球之旅

美國CNN報道,印度當地時間14日下午,印度「月船3號」月球探測器從安得拉邦的斯里哈里科塔航天中心發射升空。這個探測器上有個軌道器、一個着陸器和一個月球車。着陸器要在8月23日或24日到達月球,在月球上干14天的活。如果他們能成功着陸,印度就是第4個在月球上軟着陸的國家了。

月船3號要降低速度,準備軟着陸

英國B B C報道,科學家們接下來要花幾周的時間,讓火箭慢下來,才能軟着陸。如果一切順利, 「月船3號」上的六輪月球車就能彈出來,在月球上轉轉,拍拍照片,收集收集數據,然後發回地球給我們看。

月船3號飛行正常,處於精準軌道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的負責人索馬納特14日晚上在Twitter上說,「月船3號」飛得很好,處於精準軌道,並且已經開始了月球之旅。他還說,航天器的整體狀況「正常」。

月船3號預算不高,支持私人太空競賽

據CNN報道,「月船3號」的預算不到7500萬美元。這次發射還有一個小目標:就是讓印度的私營部門也參與太空競賽。自從2020年印度對私人發射開放以後,印度的太空初創公司就多了一倍多。2022年底還要發射印度第一枚私人製造的火箭呢。

印度登月之路不易,前兩次都失敗了

其實印度想登月已經很久了,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那年他們成功發射了第一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拍了很多照片,收集了很多數據,但是原本要飛兩年的「月船1號」在2009年8月就沒信了。

2019年7月,印度又發射了「月船2號」月球探測器。9月7日,他們想讓着陸器軟着陸在月球上,結果也沒成功。後來他們一直想恢復通信,可是也沒用。

現在全世界只有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的航天器成功登陸過月球。如果印度月球探測器能成功登月,印度就是第4個登月的國家了。

網友觀點:印度能不能成功登月?

印度的探月計劃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有人支持,有人質疑,有人嘲笑,有人祝福。有的人覺得印度很有野心,想在太空領域展現自己的實力,也想給私人企業提供更多的機會。有的人覺得印度太浪費錢了,應該把錢花在解決國內的貧困和環境問題上,而不是去追求虛榮的太空夢。還有的人覺得印度很可憐,一直想登月,可是一直失敗,不知道這次能不能成功。

印度登月能成功嗎?

印度登月能不能成功,我們現在還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分析一下他們登月的原因和後果。印度登月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 印度想提高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展示自己的科技能力和創新精神。

- 印度想探索月球的資源和潛力,為未來的太空開發做準備。

- 印度想促進自己的太空產業發展,支持私人部門參與太空競賽,創造更多的就業和收入。

印度登月的後果可能有以下幾個:

- 如果印度成功登月,他們將成為第4個登月的國家,給自己和世界帶來驕傲和尊重。

- 如果印度失敗登月,他們將面臨巨大的損失和挫折,給自己和世界帶來失望和嘲笑。

- 無論印度成功與否,他們都將推動太空探索和競爭的進程,給自己和世界帶來機遇和挑戰。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

我們為什麼要關注印度登月呢?因為印度登月不僅關係到印度自己,也關係到我們和全世界。印度登月將影響太空領域的格局和發展,也將影響地球上的合作和衝突。我們應該用理性和客觀的眼光看待印度登月,既不要過分誇大也不要過分貶低。我們應該從中學習到一些東西,比如:

- 太空探索是人類共同的夢想和使命,我們應該鼓勵和支持所有有志於此的國家和組織。

- 太空競爭是不可避免的現實和挑戰,我們應該遵守和維護國際法和規則,防止太空軍事化和武器化。

- 太空合作是必要的條件和機會,我們應該加強和拓展多邊和雙邊的交流和合作,共享太空資源和成果。

結語

印度登月是一個值得關注的話題。他們這次能不能成功只能看他們的運氣了,那麼對於這個話題,你有什麼想要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暢談。#頭條文章養成計劃##印度發射「月船3號」月球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