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2025年05月05日15:53:10 科學 1700

最近跟朋友聊起芯片產業,有個數字讓我驚掉下巴——2024年全球芯片設備賣了1171.4億美元,光咱們中國就買走了495.5億,佔比超過四成!這相當於全球每賣出三台造芯片的機器,就有一台是運往中國內地的。但細想之下,這個數字既讓人振奮,又讓人捏把汗。

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 天天要聞


先說說這四成市場是怎麼來的。這兩年全球掀起了造芯熱潮,從手機電腦到汽車家電,哪個都離不開芯片。

建條5納米芯片生產線要砸100億美元,光買設備就得掏50億。咱們中國去年光刻機蝕刻機這些設備就買了近500億美金的,比排在第二的韓國多出一倍還多。

這場景就像整個村子都在蓋新房,咱們家不僅蓋得最多,連水泥鋼筋都囤了全村四成的量。

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 天天要聞

不過您發現沒有?咱們囤了這麼多"建材",可蓋房子的本事還沒跟上。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半導體設備的自給率才13.6%,相當於十塊錢里只有一塊三是國產貨。算筆明白賬:495.5億美金的設備採購中,進口額可能高達428億美金,摺合人民幣3100億!這錢要是疊起來,怕不是能堆出座小山。

有人可能要說,這數據是不是太誇張了?其實換個算法更直觀。假設自給率提到50%,每年就能省下1500億進口開支,夠建好幾座芯片廠了。但現實是,咱們在28納米以下先進制程設備上,國產化率低得可憐。就像做菜,鍋碗瓢盆倒是置辦齊了,可要炒個米其林大餐,關鍵調料還得找進口貨。

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 天天要聞

為啥差距這麼大?看看這張工藝節點圖就明白了。國產設備大多卡在45納米這個"家常菜"水平,28納米"私房菜"能做的廠家不多,14納米"滿漢全席"就那麼幾家,7納米"分子料理"更是鳳毛麟角。這就像造汽車,咱們能造拖拉機、麵包車,但造高性能跑車還差點火候。

不過話說回來,這組數據也藏着好消息。2023年自給率11.7%,2024年就漲到13.6%,雖然步子邁得不大,但好歹在往前走。就像學游泳,從狗刨式到自由泳總得有個過程。現在國產設備在成熟製程領域已經能頂半邊天,28納米以上的設備基本能自給自足,這就好比先學會了做家常菜,再慢慢鑽研大餐。

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 天天要聞

當然,咱們也得清醒。芯片設備不是大白菜,買回來就能用。光刻機這種精密儀器,零部件超過10萬個,精度要求比頭髮絲還細百倍。國際巨頭ASML研發新一代設備要砸幾十億美金,咱們要追趕,既需要時間沉澱,也需要持續投入。就像種果樹,今天栽下樹苗,總得三五年才能結果。

看到這裡,您可能會問:咱們這麼拚命買設備,會不會被"卡脖子"?這確實是個現實問題。但換個角度想,正是這種大規模採購,才讓國產設備有了練兵場。就像學開車,先得有車開,開着開着技術就上來了。現在國內設備廠商在中低端市場站穩腳跟後,正憋着勁往高端沖,這種勢頭比單純看自給率數字更讓人期待。

路雖遠,行則將至。從買設備到造設備,從跟跑到並跑,中國芯片產業這盤大棋才剛下到中盤。或許再過五年十年,當咱們回頭看這組數據時,會會心一笑:當年那些進口設備,不就是咱們攀登芯片珠峰的登山杖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進口原木里竟爬出4隻毒蜘蛛!海關緊急攔截,其中一種毒液可致人中毒 - 天天要聞

進口原木里竟爬出4隻毒蜘蛛!海關緊急攔截,其中一種毒液可致人中毒

近日,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關員在對2批進口原木進行查驗時,發現集裝箱內壁附着不少蜘蛛網。經進一步檢查,現場關員在集裝箱內截獲4隻活體蜘蛛。經送技術機構鑒定,確認上述蜘蛛為1隻阿根廷啡黃蜘蛛和3隻庫拉卡維寇蛛,均屬於外來物種。其中庫拉卡維寇蛛屬於有毒蜘蛛,其毒液含有神經毒素,被咬傷後可能會引起局部紅腫和全...
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 天天要聞

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最近跟朋友聊起芯片產業,有個數字讓我驚掉下巴——2024年全球芯片設備賣了1171.4億美元,光咱們中國就買走了495.5億,佔比超過四成!這相當於全球每賣出三台造芯片的機器,就有一台是運往中國內地的。但細想之下,這個數字既讓人振奮,又讓人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最近不少人外出露營卡式爐成了必備品但千萬要注意使用安全!5月3日北京一起卡式爐爆炸事故7人受傷登上熱搜引發關注據媒體報道,北京的陳先生與鄰居兩家人五一假期在野外燒烤時,剛購入一個月、僅使用過兩次的卡式爐突然爆炸,導致7人不同程度受傷,部分傷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顏寧在其微博發佈聲明,闢謠網傳簡歷。圖/顏寧微博截圖知名科學家顏寧再次公開打假,打假的對象仍是假簡歷。據報道,5月4日,顏寧在其微博上發帖闢謠,「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並請微博節後儘快清理...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 天天要聞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原創 黃鑫 經濟日報與大模型對話,生成一件大師風格畫作;依託人工智能技術規劃路線,具身智能機械人可精準識別和抓取零部件……日前舉辦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集中展示了多項新技術新成果,生動展現了數字經濟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術在其中扮演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