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球2》不是瞎編,中國航天:2045年或實現天梯、地球車站

文/君劍

充滿「科幻國風」的電影《流浪地球2》最近爆火,各種特效加持,想像空間的發揮,都讓觀影觀眾大呼過癮。盤點這部影片中的黑科技,可以發現太空電梯、行星發動機、腦機接口、科幻乘用車等,都充滿了超前元素。

那麼電影裏面的想像,是否可以在未來變成現實呢?最近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發佈的一則消息,更是讓大家沸騰了。原來,貼文中提到,等到2045年的時候,《流浪地球2》中的一些科幻元素,比如天梯、地球車站,空間驛站等,都有可能「夢想成真」。也就是說,電影並不完全是瞎編,一些科幻黑科技,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的。

根據《人民日報》之前的報道,早在2017年,航天科技集團就已經確立了未來的「航天運輸系統發展路線圖」,該方案的時間節點一直延伸到2045年,其中包括了多個關鍵節點,比如長征火箭技術的成熟,以及2025年實現亞軌道載具重複利用,亞軌道往返太空旅遊「夢想成真」;而到2035年,我們就要發展高度智能化的未來火箭發射裝置,並打造面向太空的運輸系統;至2040年,將爭取打造出性能更強的火箭和「核動力空間穿梭設備」,並將實現在宇宙空間建立太陽能電站,以及在小行星上面建立礦場。

最重要的成果將在2045年前後實現,到那時候我們將爭取完成未來空間進出系統的打造運營工作,也就是說,屆時人類進出宇宙太空將十分方便。在這份路線圖中,就已經確立了天梯、地球車站、空間驛站等建設項目,這些項目預計在20年後將陸續實現。

我們不僅是這麼計劃,而且也是這麼做的,近年來中國在太空空間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天宮」已經成為太空中除國際空間站之外,僅有的一個宇宙平台。與此同時,我國的探月工程也正在加速推進發展之中。探月總師院士吳偉仁先生去年就確認,未來我們將爭取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國際科研中心,並且還將完成互聯網的覆蓋工作,以實現數據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傳輸。吳偉仁形容道,到本世紀30年代,我們也許就可以在月球上面刷手機,看視頻了。

當然,這才是我們面向星辰大海的開端而已。吳偉仁院士證實,未來我們還要走向太陽系邊緣,要逐步探索火星,木星,天王星,我們要在太陽系邊緣吹吹宇宙風……

所以說《流浪地球2》真不是純粹幻想,我們確實是有很多邁向宇宙,邁向未來的目標。看着《流浪地球2》,讓我們一起期待未來的黑科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