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春節期間疫情防控有關情況。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衛健委相關司局負責同志和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出席發佈會,並回答媒體提問。
近期國外檢出「德爾塔克戎」毒株
目前我國尚未監測到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常昭瑞介紹,近期泰國檢出「德爾塔克戎」毒株,該毒株為奧密克戎變異株ba.4/5和德爾塔變異株ay.45的重組體,國際分類命名為xay.2。
該毒株於2022年8月31日首次在南非發現,目前在全球9個國家或地區發現,12月以來,在以丹麥為主的極少數國家流行呈升高趨勢。目前,還沒有關於xay.2變異株傳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足夠數據。
目前我國尚未監測到xay.2變異株,中疾控將繼續跟蹤國際動態,進一步加強輸入病例和本土病例新冠病毒變異株的監測,及時開展分析研判。
現階段仍需加強個人防護,注意保持戴口罩、勤通風等良好衛生習慣。入境人員入境後如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相關癥狀要做好健康監測,必要時及時就診。
做好節日疫情防控和春運保障
農村地區是疫情防控重中之重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介紹,2023年春節臨近,這是新冠疫情「乙類乙管」以後的第一個春節,很多群眾都踏上了返鄉路。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各部門正在多措並舉,做好節日疫情防控,關心困難群眾生產生活,豐富物質文化供應,做好春運出行保障。
農村地區是當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抓好防疫體系運轉,統籌各種醫療資源,保障好群眾的就醫用藥需求,做好老人兒童等重點人群管理,補齊農村地區疫情防控的短板。人員密集場所要做好場所和活動的常態化疫情防控,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在此,也倡導大家做好個人防護,避免帶病出行,保護個人、家人和他人的健康。祝大家共同度過一個健康祥和的中國年。
目前已進入節前客流高峰
昨日小客車流量達到歷年最高
有記者提問:春節臨近,春運持續了一段時間,截至目前,春運客流量總體如何?有哪些特點?有沒有相應的數據?
交通運輸部應急辦副主任周旻介紹,今天是春運的第13天,已進入到春節前的客流高峰。總體來看,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運行保持平穩,運力配置充足,服務井然有序,應急保障有力,全國安全形勢總體穩定。煤炭、糧食、醫療物資等各類重點物資運輸暢通。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春運工作專班數據,截至昨天也就是1月18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累計發送旅客4.8億人次,比2019年同期下降47.3%,比2020年同期增長了47.1%。
周旻介紹,1月18日,全國高速公路總流量達3336.2萬輛次。其中小客車流量2942.2萬輛次,比2019年同期增長12.7%,比2022年同期增長10.8%,小客車流量達到了歷年春運以來的最高峰。
各省已經度過3個高峰
醫療也在正常恢復中
會上,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表示,總的來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醫療救治平穩有序,日常的診療服務在逐步恢復。首先,各省已經度過了三個高峰,就是發熱門診高峰、急診高峰和重症患者高峰都已經度過。
全國發熱門診就診人數在2022年12月23日達到峰值,之後持續下降,到1月17日較峰值下降了94%,已經回落到12月7日前的水平。全國急診就診人數在2023年1月2日達到峰值,之後持續下降,1月17日較峰值下降了44%。全國在院的陽性重症患者人數是在1月5日達到峰值,之後持續下降,1月17日較峰值數量下降了44.3%。
在正常醫療方面,也有正常恢復的跡象。第一,全國普通門診在逐步恢復。同時,普通門診當中新冠患者比例在逐步降低,到1月17日非新冠的在普通門診的就診率達到99.5%,提示門診正常診療在逐步恢復。
第二,住院患者呈現波動上升趨勢,住院患者中非新冠患者的住院比例大幅度提升,1月17日已經達到了85%,提示我們住院的正常診療也在恢復。
———————————————————
來源:央視新聞
編輯:苗亞祥 審核:華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