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在生物秉性中浪費光陰

當半個世紀前德斯蒙德·莫利斯的《裸猿》出版時,進化論還沒有被普遍認同,人們也忌諱討論這個話題,認為人類是得天獨厚的存在,而德斯蒙德·莫利斯大膽的將人類與猩猩做比對,通過研究猩猩的行為習慣,運用比較生物學來與人類比對,並將人類稱之為裸猿,可以想見當初對整個社會的震動,因此這本書也曾一度被列為禁書。

隨着進化論逐步得到認可,如今的我們能讀到這本人類進化生物學上的著作,絕對是一種幸運。原來我們人類的行為習慣,與猩猩有着如此多的相似之處,當今的工作就是當初的狩獵,當今的房子就是當初的住處,當今的做飯就是當初的覓食,人與動物有着太多的相似之處。

如果要把人類純粹物化,那絕對是不完整的類比,不得不承認,我們人類有着猿類進化而來的生物秉性,然而我們也在進化之後擁有了理性思考和創造能力,如果我們僅僅滿足和沉迷於生物屬性,那就和動物沒有本質區別了,因此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智人進化之後的能力,讓智人之所以為智人,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稱號,一個受人尊重的進化物種,我們至少應該在以下幾個方面區別於動物,擁有人類該有的作為。

獸性與忠貞

生物性的表現通常由自然原始的慾望主導,性行為可能會多元化且不專一,這是比較原始的獸性體現,如果我們人類也無視道德約束,濫交無節制的話,那和動物就沒有任何區別了。

作為高級動物的人類,理應在進化之後,按照道德約束下的一夫一妻制維繫家庭的存在與配偶的唯一性,這不僅僅有着極大的好處,也是對生物性的一種進化。

人類通過主觀理性和外部約束來雙重主導個體行為,控制生物性的一面,表現出忠貞性的一面,才是生而為人無愧於這個頭銜的基本準則。

玩樂與探索

動物性在生活方式方面通常表現為以玩樂為主,所有的探索可能出於好奇,但基本的行為模式都是以娛樂為主導的,本身行為並不創造價值。

正如我們當下的生活一樣,很多人把生活的所有時間投入到體驗生活樂趣上,觀看娛樂節目、電影、電視劇等等,而不去創造價值,這種行為本質上就是玩樂行為。

如果一輩子所有的時間都投入到玩樂中,而不創造價值的話,這和動物屬性就沒有了任何區別,個體價值幾乎無法體現,只能作為一個消費者來消費資源並終此一生。

作為一個高級動物的個體,我們的生活模式應該有玩樂,這點無可厚非,因為這是生活放鬆的一部分,然而我們更應該為我們高級物種做一些應有的貢獻,在個體感興趣的領域開展一些研究和探索,花費一部分時間來專註於某一個領域或方向的專研,以此創造出獨一無二的社會價值,那麼作為人類存在的價值就會完全不一樣,也就能夠區別於生物屬性而存在了。

鬥爭與共贏

生物屬性在社交中表現得更多是鬥爭,比如領地意識的鬥爭、猿類地位的競爭等等,在我們人類社會中,競爭因為資源的有限性也往往以各種形式存在着。

然而,如果我們作為進化物種,只專註競爭而不尋求更多元的解決方案,不把蛋糕做大而只是爭取存量資源,那麼就會顯得非常的落後和原始。

我們應該摒棄競爭思維,將雙贏作為我們人類社會的共同標準,以此共創家園。把現有資源整合之後,運用工具和設備,製造出能夠更好滿足需求的產品和服務,通過明確的分工來提升生產力和生產效率,讓所有人都能夠擁有享之不盡的生活物品與精神產品,才是我們應該走向的共同未來。

結語

之所以生而為人,就要對得起這個頭銜,我們不是低級生物,只懂得滿足生理需求和潛意識的生物本性,而應該更多地通過理性思考,秉持雙贏思維,共創美好生活和未來,維繫好小家與大家,才是我們不枉此生的使命。



參考資料:

[1] 德斯蒙德·莫利斯.裸猿[M].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