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火星存在古代生命?科學家模擬,火星地下深處很可能發現證據

火星,一直是人類探索的目標。

迄今為止,已經成功降落到火星上的探測器有18個,但是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仍然是一個疑問。

高能粒子衝擊

十億多年來,火星的泥土和岩石一直承受着宇宙射線高能粒子的持續轟擊。主要是質子和氦離子,被太陽耀斑或爆炸的恆星噴射到太空中。

地球的大氣層和磁場保護我們免受這些粒子的傷害。但火星在大約 42 億年前失去了磁場,大約在 15 億年前失去了大部分的大氣層,使其表面暴露在宇宙射線之下。

從那時起,太陽耀斑和遙遠的恆星爆炸一直在地球表面噴洒出如雨般的高能粒子,此過程中可能會抹去火星生命存在的化學證據。

但是尋找火星生命的希望並沒有都消失,至少目前科學家正在尋找未被抹除生命的地方。

科學家通過伽馬射線模擬火星泥土高能粒子的衝撞,由於伽馬輻射與宇宙射線具有相似的效果,甚至更強。他們模擬了8000萬年時間暴露在宇宙射線之下的情景。

生命存在的證據-氨基酸

火星泥土與稱為氨基酸的分子混合在一起。這些是形成蛋白質的分子,而蛋白質又是細胞中大多數結構的組成部分。它們還產生了驅動生命所必需的化學反應的大部分酶。

氨基不是生命獨有的。普通的、非生命的化學物質可以產生數百種不同的化學物質。然而,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僅使用 22 種氨基酸來構建它們的蛋白質。

通常,由活細胞產生的氨基酸往往是L型。另一種是D型。氨基酸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形式;它們在化學上是相同的,但它們是彼此的鏡像。化學家將這兩種形式稱為「左旋」和「右旋」,構成生命蛋白質的氨基酸基本上是左旋,也就是L型,也被稱為映體。

因此,理論上,發現一組L型的氨基酸,可能就是古代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好兆頭,科學家需要了解氨基酸可以在火星上存活多長時間,以及採樣深度,這樣就可以預測古代氨基酸的丰度。

但是,宇宙射線分解氨基酸的速度比科學家意識到的還要快。事實上,入射的宇宙射線需要大約 2000萬年才能破壞土壤和岩石頂部 10 厘米的氨基酸,我們所熟知的漫遊者探測器任務在這些淺層鑽取樣本以尋找生命的化學特徵,如氨基酸。

這種來自深空的帶電粒子的持續轟擊可能已經摧毀了火星土壤和岩石頂部兩米的化學痕迹。

必須尋找更深層的岩石,才有機會找到火星生命存在的化學證據。

NASA與我國的探索

NASA的毅力號目前正在探索河流三角洲的乾燥殘餘物。在數十億年前,三角洲是一條河流,將周圍高地的水和沉積物排入傑澤羅火山口的地方。

如果像這樣的地方曾經充滿生命,那些早已滅絕的生物可能不僅會留下物理化石,還會在火星上的沉積物和岩石中留下氨基酸和其他分子, 通過分析古代河床岩石的化學成分,科學家們希望毅力號能找到化學證據。

不僅是NASA,我國火星探測器祝融號」也在分析火星的化學成分,科學家正在展開分析,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看到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化學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