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熒光團可以幫助對抗癌症

來自烏拉爾聯邦大學和俄羅斯科學院烏拉爾分院的科學家們為癌症治療的最新方法——癌症腫瘤的光動力療法創造了化合物(熒光團)。這些熒光團可用於腫瘤的診斷(受影響細胞染色)和治療(破壞癌細胞而不傷害健康細胞)。該化合物能夠在細胞的某些區域積累——細胞膜和網狀結構(一種負責蛋白質摺疊的細胞內細胞器),在紫外線或可見光照射下,以亮綠色突出感染區域。

新的熒光團將有助於對抗癌症

初步研究的結果發表在《染料和顏料》雜誌上。熒光團是在暴露於紫外線 (UV) 或可見光時發出可見光(光致發光)的化合物。它們能夠通過生物組織傳播並染色容易發生炎症過程的細胞。

因此,一種新的化合物與身體組織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並在紫外線或可見光照射下,對正在發生腫瘤生長過程的區域進行染色。這使您可以確定體內腫瘤的大小並勾勒出其邊界。在實驗過程中,科學家們發現新的熒光團具有雙重功能:它不僅會染色患病區域,還會開始破壞它們。

「最初,我們只研究了該化合物的着色特性,但結果發現熒光團隨後充當了光敏劑。即在光照射的影響下,開始與周圍的細胞環境(氧氣、水等)發生相互作用,產生自由基,即所謂的活性氧

該研究的合著者,UrFU 有機和生物分子化學系教授格里戈里·茲里亞諾夫

這些活性顆粒與受影響的細胞發生化學相互作用,開始破壞它們,而實際上不會影響健康的細胞,這被稱為光動力療法——一種高效且副作用最小的癌症治療新方法,」合著者說該研究的教授,有機和生物分子化學系 UrFU 格里戈里·茲里亞諾夫。

新熒光團的合成的特點是成本低,因為組合物中的所有衍生物都是可用的。該物質中也沒有可能導致副作用的雜質。在 HeLa 細胞上測試了熒光團的有效性。它們被用作宮頸癌的模型。化學家現在正在測試這種新化合物如何與其他類型的癌細胞相互作用。

科學家們創造了兩個實驗樣本。第一個是基於萘惡唑,一種惡唑化合物的衍生物和萘的片段,用於合成藥物和生化製劑,以及用於更有效地感知光輻射的平台和所謂的天線。一個分子。在第二種情況下,化學家向化合物中添加了具有高熒光響應即明亮發光的多核芳烴的芘和蒽片段。含有芘的化合物顯示出最高的熒光和抗癌活性。

「芘非常常用於生物成像,蒽不太常見。這些化合物很有前景,原因有很多,包括我們能夠證明含芘的化合物即使在用可見光照射時也會開始發光,這甚至是肉眼可見的。這非常方便,例如,對於外科手術,當治療仍然需要時,」格里戈里·茲里亞諾夫解釋道。值得注意的是,該研究得到了俄羅斯科學基金會和俄羅斯總統下屬的資助委員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