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沙市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三病室團隊順利為冠脈嚴重狹窄病變、幾近全部閉塞的李先生開通了血管,免去了其行開胸手術的風險,困擾了李先生一年之久的胸痛癥狀隨即消失。術後,他和家人對醫護團隊表達了深深的謝意。
66歲的李先生來自湖南湘鄉,因長期大量吸煙、經常熬夜,在一年前出現了胸悶、胸痛的癥狀,常常在活動後以及情緒激動時誘發。
李先生在當地醫院行冠脈造影檢查,結果提示其冠脈三支血管均有嚴重狹窄病變:前降支瀰漫性重度狹窄病變,狹窄最重近90%,迴旋支狹窄99%,右冠重度狹窄。醫生建議他轉上級醫院進行治療。
病變範圍大、程度重,李先生輾轉於各大醫院,醫生們均表示治療難度非常大,需分次開胸行冠脈搭橋手術才能徹底解決病變血管狹窄的問題。
治療起來不僅手術風險高,預計費用還高達數十萬元。
開胸手術的風險以及高昂的手術費用讓李先生和家人望而卻步,無奈之下只好回到當地繼續服藥保守治療。
隨着病情進展,李先生胸悶、胸痛發作得愈發頻繁,稍微活動便會誘發胸痛發生:由之前的上廁所、平地行走即會誘發進展到洗臉、刷牙、吃飯速度稍快就會引起胸痛。李先生只能居家卧床,飲食起居全靠家人照料,毫無生活質量可言。
一次機緣巧合,李先生通過朋友了解到長沙市第三醫院,於是抱着希望再次來到長沙就診。
接診的心血管內科三病室主任李峰仔細查看了李先生的相關檢查結果以及冠脈造影影像學資料後,認為患者確實存在冠脈三支血管嚴重狹窄病變,除冠脈搭橋外,可以試行冠脈支架置入術。
李先生和家屬欣喜不已,立即辦理了入院手續。
入院後李峰帶領科室團隊再次為李先生複查冠脈造影,結果並不樂觀:心臟供給自身血供的三根血管幾近全部閉塞!
這就意味着一旦有一根血管完全堵塞,其他分支很難起到代償作用,命懸一線;且前降支狹窄病變較長,隨時可能出現急性閉塞引起急性心肌梗死。
手術事不宜遲,李峰帶領科室團隊為李先生制定了詳細且相對安全的手術方案——由於患者病變血管多且為嚴重狹窄病變,一次手術開通風險非常高,因此決定分兩次行冠脈支架置入術:第一次手術開通供血面積廣、狹窄相對稍輕但是病變較長的前降支,第二次手術開通接近閉塞的迴旋支、右冠。
憑藉著豐富的經驗和嫻熟的手術技能,李峰帶領團隊克服了手術過程複雜等多重困難,順利將支架置入並成功開通了三支閉塞的冠脈。
結合術後規範的藥物治療,李先生胸悶、胸痛的癥狀大大緩解,如今繞着病房散步也沒有了胸悶、胸痛的感覺,樂得他合不攏嘴,逢人便誇:「李主任醫德高尚、醫術高超,治好了我的『心』病,讓我重獲新生!」
臨出院時,李先生和家屬還給李峰送來了錦旗,表達全家的感激之情。
李峰解釋,冠狀動脈是供應心臟本身的血管,冠狀動脈包括前降支、迴旋支和右冠脈。
冠狀動脈內粥樣硬化板塊堆積導致管腔相對性狹窄,在心臟運動負荷增加時就會出現心肌相對性供氧、供血不足即被稱為冠心病。
大部分冠心病患者都是冠脈其中一支或者兩支血管發生病變,像李先生這樣三支血管嚴重狹窄病變的情況多見於合併有糖尿病、長期大量吸煙、血脂明顯高於正常的人群。
除了規範藥物治療、改變戒煙等不良生活習慣外,對於多支血管嚴重狹窄病變的患者,其血管開通必然面臨著內科冠脈支架置入介入治療(PCI)與外科冠脈搭橋(CABG)兩者之間的選擇。
與風險高、費用高、需要開胸、預後時間長等冠脈搭橋術相比,冠脈支架置入介入治療具有創傷小、費用低、風險相對降低等優點,因此更易為大眾所接受。
隨着近年來施術者操作技巧與介入設備的日益改進,冠脈支架置入技術日新月異,越來越多冠脈嚴重狹窄、複雜病變的患者通過微創的介入治療得到了較好的治療。
通訊員沈俐 瀟湘晨報記者梅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