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美爾文明,來自星星還是中國?

2021年01月21日17:03:05 科學 1432

看到一個很有趣的題目,忍不住想說幾句,蘇美爾是外星文明嗎?

答案當然不是,如果蘇美爾來自外星,既然掌握了空間旅行技術,怎麼也得留下幾件電子產品吧,為什麼蘇美爾遺迹中,不管如何發達,如何璀璨,但始終僅局限於史前文明這個概念。離現代科技都相去甚遠,拿什麼穿越星際。

再說蘇美爾的滅亡,緣被巴比倫王國打敗,如果來自外星,怎麼會輸?順便解釋下,蘇美爾其實比閃米特人為主的巴比倫王國先進得多,之所以敗,其實敗在了自己,因為過度開發土地導致鹽鹼化,才漸漸走向了衰亡。

如果只這樣回答問題,當然稱不上有趣,今天要聊的,並不是來自星星,而是蘇美爾文明和中華文明之間的不解之緣。

什麼是蘇美爾文明

蘇美爾文明,來自星星還是中國? - 天天要聞

四大古文明中,古巴比倫文明起源於兩河流域,兩河之間平原叫美索不達米亞,因此也叫美索不達米亞文明。但其實把它定位於四大文明顯然值得商榷,因為在這片區域,有個比它更早,而且更先進的文明,蘇美爾。

蘇美爾是地名,位於兩河流域最南端,靠近波斯灣入海口。有關蘇美爾文明的牛逼之處,我就不多說了,總之它相當相當厲害,不是超越而是跨越,有人總結過,蘇美爾人起碼在38個方面創造了第一。

這麼牛逼,為什麼四大文明裡沒有它?我也不知道,你得去問起四大文明這個稱號的人,不過大概可能或許與它太神秘有關。

說它神秘主要在於三點。

一、人種不同。蘇美爾人自稱黑頭人,與周圍金髮白人閃米特人格格不入,非常突兀。

二、語言不同。使用楔形文字,雖然據考證它不與現代所有語言相關,但楔形文字就是象形字,以圖表意。兩河流域那旮沓除了它全是字母文化,完全不搭邊。

嗯,漢字就是典型象形字,我們學字之初,老師教你的,肯定從這個字像啥東西開始。甲骨文更不用說了,那是楔形文字代表。

蘇美爾文明,來自星星還是中國? - 天天要聞

三、過於發達。發達到什麼概念呢,無法理解,拿它跟別人比,幾乎是博士後和學前班的區別。說博士後可能還不大準確,得加個老師,博士後的老師。

總之,蘇美爾是古代史的一朵璀璨奇葩,不知道他們從哪裡冒出來,也不知道他們最終如何消失,一群異鄉人如同神兵天降,落在兩河流域上,創造出了一種古怪又遠超時代的文化。

網上什麼蘇美爾人是中國人後代的文章比比皆是,老實說,基本都不靠譜。雖然以上列舉三點,中國人看起來很親切,哇,黑頭髮,又是象形文字,這就不是自己人嗎?

但僅從黑頭人就認定跟中國有關,那是耍流氓。一是黑頭不見得就是黑髮,也許人家只是尊稱;二者就算黑髮,也不僅中國人有。非洲黑人都是黑髮,隔壁古埃及人一樣黑頭髮黃皮膚,要說可能,跟他們有親戚關係概率更大,地緣因素擺在那,近啊,比從中國跋山涉水過去靠譜的多。

文字也不對,蘇美爾文字跟現代所有語言,沒一點關聯性,包括漢語。這就好像看到一個長六指的,就懷疑是你失散多年親兄弟一樣胡鬧,不能說人家也用象形文字就是中國人。

所以我們得談正兒八經的邏輯和證據。說到證據,最有力的仍然是文化,有沒有關係,看啥,不是長啥樣,而是文化上有沒有關聯性。比方說日本人是大和民族,跟我們不一樣,但誰敢說日本文化跟中國沒關係?

不長篇大論了,只揀重點的簡明扼要。

蘇美爾人的多神信仰

蘇美爾人信仰很有趣,第一他們崇拜很多神;第二沒有主神。比如說他們有七個創世神,前六個神折騰了半天,也沒鬧出動靜,輪到第七個神,他不幹了,要求罷工。

這時剛好有條魔龍造反,於是七個神聯合起來打敗了魔龍,把它或者她(蘇美爾神話中為女性)撕碎了,上半身化為天空,下半身化為土地,眼淚變成了河,而她的血液則被做成了人類。

蘇美爾文明,來自星星還是中國? - 天天要聞

創世神都這麼多,可想而知,所以蘇美爾神仙一大把,各司其職,可以說都很重要,也可以說都不重要。為啥?這麼多你拜得過來嗎?

是不是有點明白,為啥中華文化這麼開放,愛信誰信誰,不惹事就行,但伊斯蘭和基督文化就不同了,不信我這個,你就是異教徒,是大不敬。

所以一神論這種東西,就是製造矛盾的,多神論就不會有這種問題。反正也拜不過來,用得着那個拜那個,神仙多了,反而會帶來信仰淡化。

蘇美爾人的道

如果僅從多神論來討論關聯性,仍然是耍流氓,因為人家的神都是什麼恩基,伊南娜,不叫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八竿子都打不着,就算你可勁給玉皇編親戚,也沒法給他弄個外國大舅子。

在蘇美文楔形文獻里,有個概念,或者說文字,出現率極高。它的樣子大概像英文字母大寫的T(抱歉我實在打不出這個玩意),現代學者們將其音譯,稱之為「me」。

這個me啥意思呢,很難形容,即具體又抽象,即可以用來形容人名神名,也可以形容地名,甚至可以拿來指導某個職業規範。所謂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博之不得,大概就是這種程度。

所以外國學者想要解釋它,非常費勁。德國考古學家蘭茲伯格說me是神之秩序,永恆不變,美國歷史巨頭克萊默則認為,me是文化集合,從創世紀起,一切神法神規總和。

中國人拿一個字就能解釋,這就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大道無邊,大道無名,無所不在,無物不有,即是天地之母,也是萬物之宗。

公元前3000年,蘇美爾地區有一個強國,名叫拉伽什,拉伽什國王修建了一座神廟,命名為五十廟,意思是該廟蘊含了五十種大道。拉伽什國王古地亞的銘文上寫道:「我的五十廟,安神(安即天,安神即天神)親手造。其道為至大,超越道中道。」

蘇美爾文明,來自星星還是中國? - 天天要聞

蘇美爾城邦國家中,有一個叫尼普爾,被視為聖域,蘇美爾戰火頻繁,尼普爾卻從未被波及,其地位差不多相當耶路撒冷。尼普爾也有一座五十道神廟,供奉它的文獻中寫道:「大道也,世人莫能呼其名。」

寺廟之道被稱為寺道,寺道有五十種,其它有多少呢?無數。愛神伊南娜身入冥界時,身上佩戴了七種首飾,每樣裏面各含一種道,而這僅是她從恩基那裡獲得的百種道里的七種,也有文獻說,伊南娜獲得了所有的道。

伊南娜將這些道傳授給人類,蘇美爾文獻中提到過的道有幾十種,除了寺道之外,還有「萬物道、擁有道、大智道、禮儀道、永生道」等等。

有趣的是,蘇美爾人也有王道概念。烏瑪王朝最後一位君主盧迦爾扎格西的一篇銘文中寫道:「天下王者,悉數來朝,皆往烏魯克,因其有王權道。」

這很有點「萬邦來朝」朝奉體系味道。在烏瑪王朝之前,稱霸的是基什王朝,基什王朝歷經23代君主,大概出於盧迦爾扎格西同樣的觀點,基什王朝某個君王乾脆給自己起名「王道王」(en-me-nun-na),王道之王的意思,還有一位叫王道盈王,王道多的都盛不下了。

蘇美文人稱,「王權道者,權力、財產以及威儀。」這意思是君權神授的王權,但到了王道,其中包含的意思不僅有王權,還有治國之道和為王之道。

出土文物

說完文化上的東西,接下來說物證,什麼物證呢?出土文物。

雖然普通人覺得,蘇美爾文明很神秘,但在歷史學家眼裡,它並非憑空出現,而是一脈相承,有清晰發展軌跡。

蘇美爾文明也經歷過新石器時期,其中比較典型的是哈拉夫文化,距今大概6000-7000年。哈夫拉以彩陶著名,它最典型的遺址阿爾帕契亞,曾出土過一件陶盤,復原圖長這個樣。


蘇美爾文明,來自星星還是中國? - 天天要聞

熟悉傳統文化的朋友大概會跳起來,這不就是四方八位九宮格嗎?如果你數一下圖中黑點,會發現分開的四組裡,每組16個,合起來剛好64,正合八八六十四卦。

陶盤外圓內方,象徵天圓地方,當中一點,象徵一年,四個弧彎里,各有三點,象徵一年四季,每季三個月。

九宮八卦、河洛圖書與天文曆法之間的關係,相信不用我贅言。八卦雖然是周文王所演,但他演的是後天八卦。八卦據傳是伏羲所化,乃是中華文明源頭,也是中華文明獨一無二象徵,相信世界上不可能有第二個民族,有類似發明。

伏羲八卦之說,只記載於古籍,究竟何時開始,難以考證,但在考古發現里,最早的八卦圖案,出現於半坡文化

蘇美爾文明,來自星星還是中國? - 天天要聞

半坡文化屬仰韶文化一部分,距今也是6000-7000年,跟哈拉夫文化差不多。而且說到仰韶文化,大家第一印象是什麼?不就是彩陶嘛,仰韶文化可謂是中國瓷器之國始作俑者。

哈夫拉文化同樣製造彩陶,而且居然紋着九宮八卦圖案,這是巧合嗎?是什麼我也不敢斷言,因為任何判斷,都需要更多證據和考察做支撐,僅以現有的證據,我只能說非常懷疑,哈夫拉文化來自中國半坡文化移民。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瓷器年代看,哈夫拉時間要晚,這件陶盤大概產於公元前4300年,而半坡彩陶,如元君廟紅陶缽,其年代則在公元前4500-5000年。

蘇美爾文明,來自星星還是中國? - 天天要聞

哈夫拉文化與半坡文化相關性絕不止這一點,比如哈夫拉中晚期的房屋建築復原圖,內室圓形,外室方形,同樣寓意着天圓地方。

哈夫拉還出土過藏有骨骼的陶器,這叫「撿骨葬」,又稱二次葬。為了防止先人屍骨被蟲蟻啃噬,古人們會掘開墳墓,將屍骨裝入容器內二次安葬。二次葬雖然世界各地都有發現,但如果論最多最早,也是半坡文化,而裝入陶器更是半坡文化顯著特徵。

最後說個不負責任的猜想,古書稱遠古有兩件大事,一是黃帝蚩尤大戰;二是大禹治水。這兩件事都發生於半坡文化期間,無論哪件,都可能導致部分中原居民,被迫離開家鄉,另尋出路。

不管因為戰爭還是洪水,有一隻半坡人選擇了逃往西方。西邊不是高原就是荒漠,很難找到宜居地,所以他們一路向西,越過帕米爾高原,最終抵達了兩河流域。

中亞和東亞的交流,也許遠古時期就開始了,蘇美爾人不見得是半坡人後裔,但他們的確受到了中原文化影響,進而製造了類似中華,但又極其獨特的文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械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械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械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械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