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天蘇聯就要遁地,到了一萬多米突然停止,究竟發生了啥?

2021年01月14日22:15:02 科學 1135

20世紀後半葉,當時的蘇聯和美國一直是冷戰狀態,誰也不服誰,美國和蘇聯為了確立自己的霸主地位,也是做了很多異想天開的事情。

當時的科學技術正處於新興發展狀態,美國在1945年原子彈試驗成功,蘇聯不甘示弱,於1949年成為第二個擁有核武的國家,也是在這個時期,美國和蘇聯之間形成了一種制約,也就有了後來的冷戰,

美國上天蘇聯就要遁地,到了一萬多米突然停止,究竟發生了啥? - 天天要聞

美國在1960年就開始進行航天計劃,期間也經過多次測試,三名美國航天員與1969年駕駛着阿波羅11號成功登月,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壯舉,人類登上月球在之前也想都不敢想的,美國成功登上了月球,蘇聯無奈,也想要在其他領域上扳回一局。

蘇聯的航天事業雖然強大,但也無法實現登月這個目標,既然美國登上月球探索了未知區域,地球的深處同樣神秘,在1970年,蘇聯的」挖穿地球「計划著手實施。人類雖然是地球的主導者,但對地球的了解還是不夠的,眾所周知,地球是一個不規則的球形,挖穿地球聽起來像是一個荒誕的想法,但蘇聯確實這麼做了,而且後面還有一些國家還跟着做了。

美國上天蘇聯就要遁地,到了一萬多米突然停止,究竟發生了啥? - 天天要聞

蘇聯將計劃實施點選在北極圈的科拉半島和挪威的交界處,派了很多科學家進行研究,也是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 蘇聯也堅持挖了很多年,12263米的深度已經超過了認知,要知道世界第一高峰也不過八千多米,全世界的目光都停在了蘇聯身上,蘇聯卻突然停手不挖了,也是讓人費解,究竟發生了什麼?

美國上天蘇聯就要遁地,到了一萬多米突然停止,究竟發生了啥? - 天天要聞

蘇聯也沒有給出一個讓人信服的解釋,倒也有一些說法可信度還是蠻高的,稱蘇聯自己也意識到挖穿地球是不可能實現的,而計劃所需的資金讓蘇聯方面有些吃不消,盈不止損,也就這樣停止了。而且在挖到地下一萬多米的時候,溫度已經超過預期,據說有180度,在這種影響下,要想繼續就得提升技術,蘇聯自是無力承擔。

美國上天蘇聯就要遁地,到了一萬多米突然停止,究竟發生了啥? - 天天要聞

美國也知道行不通,鑽到九千米就停下了,換種角度來看,蘇聯還是贏了,雖然中途停止,但也不是白費功夫,在鑽探過程中,對於地球也有了更深度的了解,同時也挖出了不少有研究價值的碎片化石。

在蘇聯失敗之後,也沒有國家再有」挖穿地球「的想法,但也刺激了他們對地球勘探的熱情,大多都是以失敗告終,除了日本的「從莫霍界面到地幔計劃」,這個計劃完全是為了科學研究,日本選擇地殼只有六公里的海床實驗,人類也第一次發現了原位地幔,也為地殼和地幔之間的關係提供了很多研究信息。

美國上天蘇聯就要遁地,到了一萬多米突然停止,究竟發生了啥? - 天天要聞

人類對於未知區域的好奇心不會減少,探索也會一直進行着,在數十年來的科學探索之中,人類也逐漸明白了一個道理,那些偏離認知的科學研究,多數都是異想天開,投入再多,也只是無用功。科拉半島萬米深的人造井就是一個教訓。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402片瀕危鯊魚翅進境有異味被查 - 天天要聞

402片瀕危鯊魚翅進境有異味被查

近日,深圳寶安機場海關查獲瀕危鯊魚翅402片。深圳寶安機場海關關員在對轉運貨物開展巡倉監管時,發現一票貨物外包裝破舊且散發出濃烈的異味,隨即對其開箱查驗。經查發現,紙箱內裝有用透明保鮮膜包裹的疑似魚翅一批。
行進中國|一根竹子的「七十二變」 - 天天要聞

行進中國|一根竹子的「七十二變」

廣德竹海。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編傳承人手工編織竹製品。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包包讓人愛不釋手。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竹桌椅搭配的休閑茶室。人民網記者 苗子健攝用筍衣編成的動物擺件惟妙惟肖。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自帶藍牙功能的竹鍵盤和竹鼠標。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人民網廣德5月25日電(記者汪瑞華、張俊、陳曦、苗子健)竹筷...
科學家首次實現超冷原子「超糾纏」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實現超冷原子「超糾纏」

IT之家 5 月 25 日消息,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 Manuel Endres 團隊通過「光鑷」(基於激光的鑷子)對單個原子進行精細控制,首次在超冷原子體系中實現 "超糾纏" 量子態。相關研究成果已於 5 月 22 日發表於在《科學》上(IT之家附 DOI: 10.1126 / science.adn2618),展示了量子操控技術的新高度,或為量子計
甘肅發現重大「王國」遺迹 - 天天要聞

甘肅發現重大「王國」遺迹

甘肅臨洮再次發現多處恐龍化石遺迹近日,甘肅農業大學古脊椎動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金城首席科普專家團隊成員楊精濤團隊在甘肅臨洮中鋪取得重大發現——多處恐龍化石遺迹重見天日。經初步挖掘與判斷,這些化石隸屬於蜥腳類恐龍。目前,部分骨骼形態已清晰顯現
最近年紀大了胃口變小 一次都只能吃六包泡麵了 - 天天要聞

最近年紀大了胃口變小 一次都只能吃六包泡麵了

本文內容來自於網絡,若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或存在侵權行為,請聯繫刪除。SEVENTEEN著名大食量男團,之前剛看一晚上誇張式的形容,真正看了他們的物料,就會一次又一次的震驚他們的胃口極其之大,猶如饕餮。
李滄華瀾數智港擬建基因編輯實驗室 - 天天要聞

李滄華瀾數智港擬建基因編輯實驗室

點擊藍字關注5月23日獲悉,李滄區九水東路568號華瀾·數智港18號樓7層擬建基因編輯實驗室,投資1000萬元,工期2個月。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佔地面積1014.7m2,建築面積1014.7m2,主要設辦公區,展廳、植物室、檢測實驗室、DNA提取室、分子實驗室、冷庫、種子周轉區、倉庫、危廢暫存間、電泳室等,用於從事農作物的基因編...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 天天要聞

參觀人數創紀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讓市民大開眼界

5月24日,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第四屆公眾開放日活動如期舉行。活動當天,超過1500名市民化身「一日科研體驗官」,走進實驗室,親身參與科普講座、實驗互動、主題展覽等豐富多彩的體驗項目,創下歷年參觀人數新紀錄。「公眾參與熱情遠超預期,開放日預約名
在夜晚用「太陽」發電 - 天天要聞

在夜晚用「太陽」發電

太陽能是地球上最環保也相對穩定的能源了,可是它有一個明顯的短板,那就是夜晚太陽落山後就「罷工」了,人類無法再利用它的能量。可是夜晚才是人們使用能源的高峰期,照明、供暖、製冷……方方面面都需要能源。有什麼辦法讓人們在夜晚也能用上太陽能呢? 這個問題科學家思考了很多年,最近他們找到了一個答案:利用太陽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