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利偉上太空時,為何還要帶槍?這是蘇聯的教訓,全世界都吸取了

2020年12月18日20:15:03 科學 1105

楊利偉這個名字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之中,作為中國第一個飛向太空的宇航員,楊利偉為我們創造了太多的不可能。中國一直以來都有一個太空夢,只是以前礙於技術的制肘,我們只能看着別的國家飛向太空,而如今當我們國家的羽翼豐滿,我們也在不斷的追趕通往太空的腳步。

楊利偉上太空時,為何還要帶槍?這是蘇聯的教訓,全世界都吸取了 - 天天要聞

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當年楊利偉在上太空時,是隨身帶着槍的。眾所周知,載人飛船對於重量是有着嚴格控制的,在我們看來一把手槍的質量可能微乎其微,可是對於航天來說,一絲一毫的重要都是要斟酌的,而且,在太空似乎沒有需要用槍的情況,那麼到底楊利偉為何一定要將槍帶上太空呢?其實這是蘇聯的教訓,之後全世界都吸取了,中國也不例外。

楊利偉上太空時,為何還要帶槍?這是蘇聯的教訓,全世界都吸取了 - 天天要聞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了解過,蘇聯航天員在着陸過程當中失控的事情。當時兩名蘇聯航天員乘坐飛船從太空返回的時候,遭遇了意外。飛船偏離了預定着陸地點,降落到了西伯利亞地區,當時周邊的環境非常的惡劣,這兩位宇航員在野外求生時,還有狼群在虎視眈眈,兩名蘇聯航天員差點就因此喪命。

也因為有了前車之鑒,在那之後各國的航天員都會帶一把槍防身,以免返航後在野外遇到危險的時候不知所措。

手槍作為一種必要的防身手段,對於航天員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在野外生存的時候,武器和彈藥可以起到保護的作用,糧食能夠提供我們溫飽,可是真正能夠起到保護作用的,非武器和彈藥不可。

楊利偉上太空時,為何還要帶槍?這是蘇聯的教訓,全世界都吸取了 - 天天要聞

在野外如果沒有糧食的話,可以等一段時間,等地面人員來接自己,但是如果沒有武器的話,遇到一些比較危險的動物,我們又如何去保護自己呢?動物可不會等着你叫救援。

另外,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楊利偉在成為航天員之前,曾經是戰鬥機飛行員,對於戰鬥機飛行員來說,槍是非常熟悉的武器,身邊有一支可靠的手槍,會有一種莫名的安心感,而這也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自信。

楊利偉上太空時,為何還要帶槍?這是蘇聯的教訓,全世界都吸取了 - 天天要聞

說實在的,楊利偉作為中國第1個登上太空的人,當時他的心情必然是緊張無比的,因為在此之前中國從來都沒有這方面的經驗。他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未知的,而在這個時候,如果身邊能夠有一樣東西帶給自己安全感,對楊利偉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就讓楊利偉提升了自信,也讓他對未知的太空少了一份恐懼感。

楊利偉上太空時,為何還要帶槍?這是蘇聯的教訓,全世界都吸取了 - 天天要聞

而對於我們來說,來到一個未知的環境,我們可以帶上一個讓自己感到安心的物品,提升自己的信心,這樣也能夠消除自己的恐懼感。人生本就是一個不斷去創新,不斷去發現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裏面,我們必然會經歷很多恐懼的東西,但是不用害怕,當我們經歷完這些之後,回頭再去看看,會發現那些曾經令我們恐懼的東西恰恰能夠提升我們的信心!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 天天要聞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月球正反面為何大不同?月球演化都有哪些關鍵謎題?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日前正式發表了中國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採樣任務的又一重大科學成果。該成果為全面了解月球早期的殼-幔演化歷史提供了關鍵信息。該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科研團隊對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帶...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 天天要聞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樣品返回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圍繞這些樣品已經取得豐碩的科學研究成果,彰顯了我國行星科學研究的綜合實力,也為下一階段開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對嫦娥六號返回樣品的研究取得了多個首創性的關鍵進展,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 天天要聞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新型光子設備已可以兼顧靈敏與耐用。長期以來,先進光子器件因製造困難而發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學在光學設備製造領域取得了關鍵突破,解決了包括設備的可擴展製造、靈敏與耐久度兼顧等問題。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天天要聞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電子元器件在現代電子設備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壽命直接關係到設備的可靠性和使用期限。然而,許多因素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實際使用壽命。那麼哪些因素會容易影響到其壽命呢?一 過載與過壓當電子元器件所承受的電壓或電流超過其額定範圍時,容易造成內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 天天要聞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據新華社客戶端消息 連日來,在蔚藍色的南海北部,我國科研人員在「向陽紅10」號科考船上,成功開展了多種類型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潛器科考試驗。由南方科技大學海洋高等研究院牽頭,聯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新企業及科普機構開展的「深藍智能i3航次」,在南海的風吹浪打中,實況檢測了各種無人科考設備的「i3」性能——創新...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 天天要聞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東方紅3」船完成本年度第三個科考航次實現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0日訊 日前,中國海洋大學新型深遠海綜合科考實習船「東方紅3」船結束「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 天天要聞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圖為在鹽池灣濕地生態監測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卵孵化。(資料圖)肅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10日電(呼和巴爾斯 朱倩)近日,鹽池灣保護站工作人員在濕地生態監測中,再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