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當年未嘗試登陸的月球南極地區,印度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2020年12月15日21:10:06 科學 1491

近些年,「月球南極」這個詞頻頻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而跟這個詞聯繫最深的恐怕就是印度了,2019年7月,被印度媒體稱為自主研發,實際是與俄羅斯共同研製的月球2號飛船,載着人類首次登陸月球南極的夢想,在印度本土發射升空,經過一個多月航行,於9月初到達月球上空,開始實施登陸計劃,結果很不理想,在2公里的高空,月球2號飛船失控,砸向地面,除了給月球多製造一些垃圾外,沒有任何用處了。

美國當年未嘗試登陸的月球南極地區,印度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聞

預想中順利登陸的月船2號


今年,嫦娥5號成功採樣之際,印度航天局再度向外界宣布:4個月後新一代月球探測器月船3號,將登陸月球南極地區,看到了吧!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不同的是改了時間,換了個數字。

那麼月球南極到底是一個什麼情況?美國有能力登陸月球卻未涉足,而印度死了命都要前往。

阿波羅6次載人登月任務,沒有一次前往月球南極地區,但是印度卻可以預測:3再不成,就換4上;4也不成,就換5,,一直要登上月球南極為止。是美國聰明,是印度笨,還是美國笨,只有印度聰明?都不是,印度不笨,美國更不笨,造成這種情況,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的意義!

美國當年未嘗試登陸的月球南極地區,印度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聞

印度航天局展示月船3號,從擠出來的笑容中,可見這次任務又有點懸


在很長一段時間,人類一直不認為月球上會有「水」,直到1994年,「克萊門汀」號探測器,首次發現月球有可能存在「水」的可能性,但是還沒有得到確切的答案,直到1998年,美國「月球勘探者」探測器確認了月球存在水的事實。隨後世界各國印證了這一事實,讓月球存在水變成常識性問題。

根據更進一步研究,發現月球上的水含量還挺豐富,大多彙集在兩極地區,以「水冰」的形式存在,月球南極的儲水量是北極的三倍左右。目前預估月球北極地區儲水量大約1億噸,而月球南極地區大約3億噸,地球上人均用水量,大約一人一年是60噸(吃飯,喝水,洗衣,洗澡等),如果只是滿足基本生存條件的話,這個數字除以3都沒問題,可以想像這多水可以供多少人用多少年了。

美國當年未嘗試登陸的月球南極地區,印度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聞

月球南北極地球水資源分佈圖


那麼月球上有水,就可以滿足人類最基本的生存條件,也就是說人在月球上長期生存不是空談,而是有現實意義了,那麼人長期在月球生存可以幹嘛?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

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在目前來說,有兩大好處:

1、採集月球的稀缺資源

可預見的未來,能源將是擺在人類面前的一個大問題,現有的能源方式主要是靠挖掘地球幾十億年存儲下來的財富,總有一天會資源枯竭,所以人類必須在資源枯竭之前趕緊找到替代品和相關的應用技術。

技術還在摸索中,就是可控核聚變技術,資源替代品也找到了,在月球上很豐富也易於開採。就是氫的同位素氘和氚,這是幾十億年來太陽風刮到月球表面上積攢下來的,全部在月球表面,含量極高。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如果可控核聚變技術成熟,那麼月球將會變成一個大型的露天採礦場。

美國當年未嘗試登陸的月球南極地區,印度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聞

未來採集月面氘和氚


2、中轉加油站

月球上含量豐富的水,通過電解,可以分解成氫和氧,而這兩種氣體是目前人類重要的太空燃料。其實這兩種氣體,在地球上含量也非常豐富,相對月球來說也易於開採,但是考慮地球的引力是月球的6倍,厚厚的大氣層產生的阻力,月球是真空狀態所以不存在,所以可以節省相當多的燃料。

阿波羅11號載人登月為例,為了把44噸的阿波羅11號飛船送到軌道上空,整個土星5號的燃料大約需要3000噸,而在阿波羅11號返回艙在月球起飛的時候,整個2.35噸的重量,也只配了2.35噸的燃料就夠了(實際2.05噸就夠了,怕意外多配了0.3噸)

美國當年未嘗試登陸的月球南極地區,印度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聞

動力強勁的土星5號,起飛階段每秒消耗13噸燃料

所以在月球的起飛對燃料的需求大約是地球的1/70左右,人類想載人星際航行,前往火星等星球的話,在月球建立加油的中轉站是一個非常合理,並且很理想的方案。

那麼分解水的電從哪裡來,太陽能?

在月球的南極和北極地區,會有半年的極晝,每天日照充足,只要帶夠了太陽能板,就能源源不斷的產生電力,生產星際燃料出來。

美國當年未嘗試登陸的月球南極地區,印度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聞

月球成為星際加油站


3、礦物質豐富

在月球南極地區,有一個艾特肯盆地,這塊盆地的跨度大約2000公里,深達到12公里,關於這塊盆地的形成,科學家們預計是40億年的一次撞擊形成的,根據最新研究,發現其下面有密集物質,據猜測,可能是小行星的殘骸,而小行星內部都蘊含豐富的礦物質和稀有礦物。有了這些礦物質的存在,可以在月球建立星際工廠,完全不用地球的礦物質,自給自足,在月球生產出星際飛船。(我國嫦娥4號飛船就身處這塊盆地之中,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

美國當年未嘗試登陸的月球南極地區,印度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聞

艾特肯盆地

綜合以上幾方面因素,可以說月球南極地區,是人類建立月球基地的不二之地,所以印度才會死命的要在這一地區登陸勘探,一副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架勢,所謂一步落後,就步步落後,印度在探月工程上相對於幾個航天大國來說,已經處於第二梯隊的落後地位,對一向以大國自居的印度來說,這點是不可容忍的,以前的落後,印度想在月球南極地球實現超越,畢竟對月球南極地區勘探清楚了,將有利於以後的月球基地建設,而在那時各國差不多處於同一起跑線上,這也是印度在探月領域唯一追趕上來的希望,只要他還有這個心,那麼月球南極地區印度必去。

美國NASA當年阿波羅登月行動之所以沒去月球南極地區,是由於沒有在月球南極地球發現水的存在,而等在月球南極發現有水存在的時候,阿波羅行動早就停止了,所以這次美國重返月球計劃,所選之地也是月球南極地區,以前錯過了,這次的美國不想再錯過!

美國當年未嘗試登陸的月球南極地區,印度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聞

NASA展示初代的月球基地


未來5到10年,太空探索領域看月球,而月球看南極地區,根據聯合國1967年簽署的《外層空間條約》(也可以被理解為「太空法」)規定,外層空間及天體,不屬於任何國家和個人,所以對其宣示主權都被視作無效。根據這個條約的規定,那麼誰先到達月球,誰就有優先的開發權。

現有的科學技術,已經達到了初步對月球進行開發的條件,誰先上去,誰就可以找到好位置開發,建立月球基地,在誰都不想甘於人後的想法下,世界各國都踴躍的動了起來,這也是最近接二連三有國家宣布登陸月球的原因。

美國當年未嘗試登陸的月球南極地區,印度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聞

美國月球基地模型


曾經我們錯過了航海,但是這次我們不會錯過這次星海。在這次一波月球探測熱中,我們很幸運的走在相對靠前的位置,也可以 說正是嫦娥5號任務的成功,在世界範圍內帶了一波前往月球的節奏。2030年,探月工程將進入下一個階段,那時,中國首位宇航員將登陸月球,我想那時將是月球基地建立的開始,也將翻開太陽系歷史的新紀元。

美國當年未嘗試登陸的月球南極地區,印度為何死了命都要前往? - 天天要聞

2030年,我國宇航員將駕駛月球車,航行在月球表面上


如果喜歡,請幫忙點個贊!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可以到評論區留言,大家一同探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 天天要聞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樣品返回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圍繞這些樣品已經取得豐碩的科學研究成果,彰顯了我國行星科學研究的綜合實力,也為下一階段開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對嫦娥六號返回樣品的研究取得了多個首創性的關鍵進展,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 天天要聞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新型光子設備已可以兼顧靈敏與耐用。長期以來,先進光子器件因製造困難而發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學在光學設備製造領域取得了關鍵突破,解決了包括設備的可擴展製造、靈敏與耐久度兼顧等問題。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天天要聞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電子元器件在現代電子設備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壽命直接關係到設備的可靠性和使用期限。然而,許多因素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實際使用壽命。那麼哪些因素會容易影響到其壽命呢?一 過載與過壓當電子元器件所承受的電壓或電流超過其額定範圍時,容易造成內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 天天要聞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據新華社客戶端消息 連日來,在蔚藍色的南海北部,我國科研人員在「向陽紅10」號科考船上,成功開展了多種類型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潛器科考試驗。由南方科技大學海洋高等研究院牽頭,聯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新企業及科普機構開展的「深藍智能i3航次」,在南海的風吹浪打中,實況檢測了各種無人科考設備的「i3」性能——創新...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 天天要聞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東方紅3」船完成本年度第三個科考航次實現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0日訊 日前,中國海洋大學新型深遠海綜合科考實習船「東方紅3」船結束「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 天天要聞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圖為在鹽池灣濕地生態監測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卵孵化。(資料圖)肅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10日電(呼和巴爾斯 朱倩)近日,鹽池灣保護站工作人員在濕地生態監測中,再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
數學專業太難?古生物學冷門?聽聽院士怎麼說 - 天天要聞

數學專業太難?古生物學冷門?聽聽院士怎麼說

編者按:日前,教育部發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5年)》,包含93個專業類、845種專業,增列29種新專業。熱門專業該不該選擇?如何才能找准人生航向?不妨來聽聽院士們怎麼說。 監製:戰釗策劃:宋雅娟 蔡琳設計製作:李怡霏(實習)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