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功勞之爭,為何大家都公認楊振寧是偉大科學家?

2020年07月28日12:30:21 科學 1178

說到楊振寧,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中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在物理學上的成就可以跟霍金、居里夫人 等人相提並論,作為中國人,很是自豪。

有人說楊振寧是二戰之後最偉大的科學家,因為楊振寧所處的時代,對於科學研究並非易事,但他仍能做出史詩級的成就,確實不易。

不過,同為華裔的科學家,楊振寧和另一位科學家李政道,卻有着一段恩怨。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段故事。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功勞之爭,為何大家都公認楊振寧是偉大科學家? - 天天要聞


兩雄相爭

楊振寧和李政道,曾經是搭檔,有長期合作搞科研的經歷,然後還一起獲得過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但是,一山不容二虎,獲得成功之後,兩個人就起了爭執,到底誰對獲獎成果的貢獻更大?

1962年,矛盾爆發。這一年,《紐約客》雜誌發表一篇長文叫《宇稱的問題》,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在暗示,當年諾貝爾獎是李政道率先提出整體思路,後面需要人幫忙計算才找來楊振寧,楊振寧起的是輔助作用。

這篇文章發表之後,兩個人的矛盾公開化,很快就徹底絕交。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功勞之爭,為何大家都公認楊振寧是偉大科學家? - 天天要聞

李政道


這場爭論的持續時間很長,一直到2010年,楊振寧最後一次回應這件事,之後就不再對這件事情發表任何評論,時間跨度長達半個多世紀。

深入細節,大家發現,雙方是各執一詞,很多論文都是間接證據,到底誰的貢獻大,誰也說不清。

仔細一想,兩個科研工作者一起合作一件事,誰提出整體思路,誰是突破的關鍵,確實說不清。合作者自己,通常都會高估自己的貢獻。

著名科普學者卓克則認為這個功勞屬於楊振寧,因為在科學共同體看來,這個領域屬於楊振寧。這聽起來似乎有點不講道理,科學研究又不是搞選舉,著名能由旁觀者的觀感來決定呢?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功勞之爭,為何大家都公認楊振寧是偉大科學家? - 天天要聞

二人合作獲得諾獎


楊振寧的地位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舉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比如Iphone是誰創造的?你肯定會說是喬布斯呀,但是喬布斯既不懂程序代碼,也不懂電路通信,他怎麼能製造出Iphone呢?

再比如,公司的銷售總監去巡視門店,發現門店有個銷售員特別厲害,於是總監就把這名銷售員的方法推廣到全公司其他門店。年底公司業績大漲,功勞會記在誰的頭上?肯定是記在總監頭上呀。

現實社會就是這麼不公平,貢獻大的人,有時候功勞卻要歸功給別人。為什麼呢?

因為功勞這件事,跟金錢和權力不同,它的分配機制,不完全按照通常理解的貢獻大小,而是按照這個領域屬於誰。如果你在別人的領域做出貢獻,貢獻再大,功勞還是屬於這個領域的所有者。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功勞之爭,為何大家都公認楊振寧是偉大科學家? - 天天要聞


事實就是如此,1964年兩人第一次見面,楊振寧讀博士第二年,李政道剛讀大二。當時楊振寧的水平,已經是接近教授級別的,李政道才初出茅廬。雖然在楊振寧的提攜下,李政道成長非常快,並且後續一直和楊振寧合作,完成不少有價值的研究。

問題是,李政道獲得諾獎之前,凡是重量級別的文字,都是和楊振寧合寫的。哪怕這些論文全是他的名字排在前面,也完全無法撼動楊振寧在學術界中的權威地位。

翻盤需要堅持

那李政道就永遠都抬不起頭了嗎?不一定,一個領域的擁有者是可以換人的。

比如,199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給了兩個人,一位是華裔物理學家朱棣文,另一位是朱棣文的導師阿什金。

功勞是誰的?如果根據剛才講的,那功勞當然是導師阿什金的。但是有趣的事情來了,朱棣文在接下來的時間裏,不斷在這個領域繼續搞研究,又發表了很多論文,而阿什金卻沒有再繼續做下去。結果過了十幾年,整個業界就只認朱棣文。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功勞之爭,為何大家都公認楊振寧是偉大科學家? - 天天要聞

朱棣文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爭議,真正的答案也在這裡。如果李政道在1957年時覺得自己的貢獻比楊振寧大,在接下來20年里還是有機會翻盤。

因為給這個爭論蓋棺定論的不是事實,而是頒獎後兩位科學家又在這個領域做了什麼。事實是從1962年兩個人決裂後,李政道就再也沒有在這個領域中做出過突出的貢獻。

而楊振寧僅僅在兩人終止合作之後的三年時間裏,就做出了比得諾獎的成果重要得多的「楊-米爾斯方程」。後來有7個諾貝爾獎,都是直接利用這個「楊-米爾斯方程」拿到的。

所以,1980年後李政道就再也沒機會翻盤了。在聲望、功勞這個領域,最重要不是貢獻,而是時間以及用時間沉澱下來的經驗。

如果你既想有成就,又想有功勞和聲望,那就乾脆開拓一個屬於自己的領域。如果這個領域已經有人,那就持續努力,持續做出貢獻,時間會給你期待的公平。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嶗山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 - 天天要聞

嶗山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

嶗山區出台行動方案,優化空間布局,提質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等六大海洋產業「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嶗山區近日發佈《嶗山區加快建設海洋強區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將重點布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 天天要聞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最近網上又掀起了一波關於虐貓事件的熱議。每次這種事兒一曝光,評論區各種觀點激烈碰撞。有人氣得不行,要求嚴懲虐貓者;可也有人跳出來,說什麼「法無禁止,得饒人處且饒人」,甚至還對虐貓者表示同情。
南大洋的啟示——業界人士共話南極公海生態保護 - 天天要聞

南大洋的啟示——業界人士共話南極公海生態保護

新華社貴陽7月5日電(記者李凡)7月4日,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之「落實昆蒙框架:海洋保護地建設和南極公海生態保護」主題論壇上,一場圍繞公海保護特別是南極海洋生態保護的前沿議題在此展開熱議。環保專家一致認為,進一步加強海洋物種保護、推進協同治理、提升公眾認知迫在眉睫,全球各方需共同努力,共建美麗地...
磷蝦油哪個品牌最靠譜?TOP8權威排名曝光,搶先圍觀! - 天天要聞

磷蝦油哪個品牌最靠譜?TOP8權威排名曝光,搶先圍觀!

磷蝦油哪個品牌最靠譜?TOP8權威排名曝光,搶先圍觀!磷蝦油作為一種源自南極海域的珍貴海洋營養品,近年來在保健食品市場備受矚目。本文將為您深入解析磷蝦油的科學價值,並基於成分分析、生產工藝和市場反饋,為您呈現當前市場上8款值得關注的磷蝦油產
熱浪鼎沸:最強高溫席捲大地,熾熱牢籠難覓清涼 - 天天要聞

熱浪鼎沸:最強高溫席捲大地,熾熱牢籠難覓清涼

熱浪,如一頭掙脫囚籠的遠古巨獸,終於在此刻展露其最猙獰的獠牙。今夏以來積蓄的酷烈能量,正以排山倒海之勢橫掃北國南疆,宣告本年度最強高溫正式踏入鼎盛階段。圖片來自網絡氣象版圖上,一道龐大而蠻橫的副熱帶高壓脊巍然不動,宛若蒼穹之下築起的無形熔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