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別!他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1日1時2分在天津逝世

2025年05月11日22:12:12 科學 1566

據微信公眾號「天津中醫藥大學」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天津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石學敏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1日1時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6歲。

痛別!他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5月11日1時2分在天津逝世 - 天天要聞

據澎湃新聞介紹,石學敏出生於1938年6月,中醫、針灸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現代中國針灸奠基人。1962年畢業於天津中醫學院。他生前是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名譽院長、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針灸學會高級顧問,是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天津市授銜針灸學專家。

石學敏是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灸學科帶頭人。從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研究世界公認的三大疑難病之一的中風病(腦梗死、腦出血)的針灸治療,創立「醒腦開竅」針刺法,開闢了中風病治療新途徑。上世紀80年代初創建的「針刺手法量學」,填補了針灸學發展的空白,並廣泛應用於多種疑難雜症的治療中。

石學敏先後發明「腦血栓片」「丹芪偏癱膠囊"等藥品,再結合「醒腦開竅」針刺法針葯並用,創立了「中風單元」療法,為治療腦血管病開創了新的思路。石學敏共主持完成包括國家973項目在內的科研課題43餘項,其中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3項(次),國家教委及天津市教學成果獎3項,獲國家專利6項。共培養國內外碩、博士、博士後300餘名,發表論文百餘篇,出版《中醫綱目》《腦卒中和醒腦開竅》《石學敏針灸學(英文版)》等著作50餘部。

石學敏2000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01年獲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傑出科技成就獎,2006年榮獲中華中醫藥學會「首屆中醫藥傳承特別貢獻獎」,2008年榮獲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中醫藥國際貢獻獎」,2014年當選第二屆「國醫大師」,2016年榮獲中國針灸學會「中國針灸傳承貢獻獎」,2017年榮獲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天聖銅人」學術突出貢獻獎。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來源:觀察者網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現只接待昆明五城區常駐1年以上人群 - 天天要聞

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現只接待昆明五城區常駐1年以上人群

掌上春城訊 5月12日,記者從雲南省人類精子庫獲悉,目前精子庫只接待昆明市五城區人群,及常駐昆明一年以上人群。精液捐獻是一項高尚的人道主義行為,志願者捐獻的精液將提供給生殖中心,用於不孕不育的家庭繁衍後代,志願者的信息將受到嚴格的保密,受者將無法獲知您的任何帶有身份指向性的信息。雲南省人類精子庫自2018年...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論文:柔性電子貼片,實現向內臟器官細胞的精準高效遞送 - 天天要聞

北航/北大合作Nature論文:柔性電子貼片,實現向內臟器官細胞的精準高效遞送

撰文丨王聰編輯丨王多魚排版丨水成文將治療藥物靶向遞送到內臟器官(例如用於促進器官損傷的癒合,或促進癌細胞凋亡),在許多疾病的治療中顯示出巨大前景。目前,主要的遞送方式依賴於循環,然而,這種模式效率低下,難以到達靶器官,難以穿透細胞膜,還存在着安全性和可控性的限制。因此,有必要開發精準、安全且高效的靶...
大幅縮減太空預算之後,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或將得以保留 - 天天要聞

大幅縮減太空預算之後,美國國家太空委員會或將得以保留

5月2日,特朗普總統揮出大刀,將2026財年美國宇航局(NASA)的預算從248億美元砍至188億美元,削減幅度高達24%。同時,多項有關太空探索的部門與項目遭到關閉、暫停。但一反常態的是,在近日有相關消息稱,曾面臨裁撤危機的國家太空委員會(National Space Council)將會繼續得以保留。2017年6月30日,特朗普在副總統彭斯、...
地震時躲還是跑?XR模擬不同震級危害程度 一文get避險指南→ - 天天要聞

地震時躲還是跑?XR模擬不同震級危害程度 一文get避險指南→

今天(5月12日)是第17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當災害發生時,科學有效的自救互救是減輕災害損失的必備技能。每年地球都會發生大約500萬次地震就在接下來的一分鐘時間裏地球就可能會發生幾十次地震但為什麼我們通常都感受不到這些來自地殼的震動呢?
遼寧大連一水庫發現入侵物種「埃及鯰魚」, 專家稱系熱帶魚類不能在北方自然越冬 - 天天要聞

遼寧大連一水庫發現入侵物種「埃及鯰魚」, 專家稱系熱帶魚類不能在北方自然越冬

近日,有媒體報道遼寧大連西山水庫發現成群超大怪魚,經專家鑒定為革鬍子鯰,也就是埃及塘鯴,該魚種屬於外來入侵物種。5月7日,有網友發視頻稱,在大連西山水庫發現革鬍子鯰魚群,並捕獲了一隻。極目新聞記者聯繫這名網友,暫未獲得回應。媒體報道稱,該魚種出現在大連,可能是野外放生所致。視頻截圖5月11日,極目新聞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