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2025年05月05日08:02:10 科學 1456

說吧

你有多久沒稱體重了

什麼?你說你看到秤上飆升的數字

就會呼吸困難心跳加速想要暈倒

懷疑是對稱體重這項活動嚴重過敏?

那也許今天

就是最適合做這件事的時候了

因為今天,立夏到了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立夏稱人」

是我國多地由來已久的習俗

以前,人們會在這天

於房梁或樹杈間,懸起一桿木杆秤

然後依次坐到秤鉤上掛着的籃筐內

一邊秤,一邊講着吉祥話


稱人時

很有意思的一個講究

就是秤砣只能向外移,不能向內移

寓意「只增不減」,祈望健康長壽

據說,在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

就不怕夏熱消瘦了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儘管現在電子秤早已普及

人們也不再追求增重

但希望身體康健的心愿都是一樣的

這,就是立夏的儀式感!


芳菲隨春去,蔥蘢入夏來

風暖晝長,草長鶯飛

不知不覺間

立夏,到了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作為夏季的第一個節氣

當我們向夏天招手也就意味着要和春天告別了對於告別人們總是不舍的

立夏時節

江浙一帶的人們

通常會擺酒宴送春歸去

俗稱「餞春」


清代袁學瀾撰寫的

蘇州民俗志《吳郡歲華紀麗》中

就有「餞春宴」的記載

一筵食畢,春垂簾,翩然遠去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餞春是送別

又何嘗不是新的開始?

季節輪換

總有新的故事值得期盼


如果說

春是「生」的季節

是花的奼紫嫣紅

那麼夏便是「長」的季節

是葉的綠意蔥蘢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春爭日,夏爭時

「萬物至此皆長大」

蛙聲蟬鳴,滿目繁茂

生命的熱烈在立夏盡顯無疑


「圓荷浮小葉,細麥落輕花」

每一幀都是風景

每一瞬皆是心動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一些農作物和果蔬

也開始逐漸進入成熟期

此時節,正是人們「嘗新」的好時機

民間有俗語:「立夏嘗三新」


「三新」也叫「三鮮」

但具體指的是什麼

因地域不同各有差異

莧菜、蠶豆、黃瓜等「地三鮮海螄鰣魚河豚等「水三鮮」也有櫻桃、杏子、枇杷等「樹三鮮」總之就是應季而食,舒服度夏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嘗新」的習俗

源於古代的祭祀活動

古人在這天向祖先和神明

供奉時令鮮果和蔬菜

感謝天賜豐盈


時至今日

人們意在通過「嘗新」

慶祝初夏的豐收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還有一種初夏的味道

青梅

一顆顆圓潤飽滿的青梅掛滿枝頭

光是想像就已經瘋狂分泌口水

生動詮釋了什麼叫「望梅止渴」

不對,連「望」都不用「望」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如果還不滿足

可以再來上一碗

赤豆、黃豆、黑豆

青豆、綠豆等五色豆

拌合白粳米煮成的「立夏飯」

為你今天的「稱重」活動

打下良好的基礎


而對於孩子們來說

立夏最期待的項目

應該就是斗蛋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蛋頭撞蛋頭,蛋尾擊蛋尾

破者認輸

勝出的「蛋王」

自然是雄赳赳、氣昂昂的

就像繁茂的立夏帶給人的感覺

永遠熱烈,永遠蓬勃


今日立夏,要做這些事! - 天天要聞


在這個萬物灼灼成長的時節

去盡情擁抱夏天吧

賞綠肥紅瘦

看雲捲雲舒


寶藏青年願:

這世間的浪漫美好

都能與你相遇

帶給你向上、綻放的力量

活成連自己都會被驚艷到的模樣




來源新華網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 - 天天要聞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

流言:注射端粒酶基因可逆轉衰老,永葆青春。真相:這種說法沒有科學依據。端粒是染色體末端的「保護帽」,每次細胞分裂時它都會縮短,當端粒變得過短時,細胞會進入衰老或凋亡狀態。端粒酶是一種可以延長端粒的酶,它在某些細胞(如幹細胞、癌細胞)中活性較
倪四道院士已報警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已報警

南方+客戶端7月5日消息,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絡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倪四道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主要從事地震學研究,目前擔任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嶗山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 - 天天要聞

嶗山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

嶗山區出台行動方案,優化空間布局,提質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等六大海洋產業「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嶗山區近日發佈《嶗山區加快建設海洋強區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將重點布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 天天要聞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最近網上又掀起了一波關於虐貓事件的熱議。每次這種事兒一曝光,評論區各種觀點激烈碰撞。有人氣得不行,要求嚴懲虐貓者;可也有人跳出來,說什麼「法無禁止,得饒人處且饒人」,甚至還對虐貓者表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