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文|我在太空看地球

2025年03月14日21:13:03 科學 1280

我在太空看地球

作者 汪德文

這段時間,我幻想着自己是國際空間站第71批駐站宇航員,帶着對人類的諸多思考在太空光榮漂流,結果對騰飛時那些熟視無睹的,或根本就是被蒙在鼓裡的東西,有了一種新的發現與認知。我要把我腑瞰地球的真實狀態告訴大家:當人類在天上擰螺絲的時候,那些西方那些政客們那些科技壟斷巨頭們,他們都在想什與忙了什麼!

現的宇宙,好像也有了釘子戶,不過他們生存得很藝術。

當我第127次飄過空間站俄羅斯艙段時,終於參透了人類航天事業的終極秘密:所謂征服太空,不過是把地球上的官僚主義、技術故障與政治博弈打包發射到了近地軌道而已。

不好意思往下多說,因為此刻我的臀部正卡在日本實驗艙的觀測窗凹槽里,左手攥着俄羅斯同事偷偷塞給我的腌黃瓜罐頭,右耳聽着地面控制中心第十八次修改的返航方案。

馬斯克人間不知天上苦,他在推特上宣布「兩年內送百萬人上火星」那天,我們正在用3D打印零件修補漏氣的美國艙段。日本宇航員山田君舉着扳手苦笑:「汪桑,你說馬斯克先生會不會在火星建特斯拉充電站?」話音未落,俄羅斯艙段突然傳來巨響:他們的制氧系統又表演了傳統藝能,噴出的水霧在失重環境中凝結成璀璨的冰晶,像極了政客們永遠無法兌現的承諾。

我也是到了太空才知道,現代的推特治國與太空漂流,已經到了要開始開始申請專利的程度了,估計帶娃上班也快時尚了。

記得去年搭乘「聯盟號」升空時,莫斯科飛控中心的告別語還是「同志,請帶着全人類的夢想出發」。而九個月後的今天,地面傳來的最新指令已經變成「請盡量避免在直播鏡頭裡展示俄羅斯設備」。究竟什麼原因還不曉得,我只知道在特朗普發推特要把加拿大收為第51個洲時,我們正盯着艙壁上的世界地圖貼紙,那些用熒光筆反覆描紅的國境線,在太空視角下就像兒童用蠟筆的過家家分界線一樣。

還有,上周美國總統國情咨文中激情宣布「要重建太空領導力」,而同一時刻,中國艙段的王工程師正在幫我們修復故障的溫控系統。他遞給我熱好的屈原式粽子時,地面突然緊急呼叫要求中斷跨國設備操作。我們默契地把粽子飄向中間過渡艙:這個充滿政治智慧的緩衝區,如今成了太空粽子的諾亞方舟了。

告訴你們吧,商業航天現在也是奇葩到讓人要產業幻覺了。

波音公司的第四版故障分析報告抵達郵箱時,我正在廁所研究如何用尿液化系統灌溉日本艙段的太空水稻。這些金貴的秧苗在LED燈下優雅舒展,而它們的培育者山田君,此刻正蜷縮在睡袋裡修改給國會的抗議信。地面傳來的最新消息說,某位議員指控空間站水稻項目「資敵」,部分實驗數據可能被中國用於沙漠治理與大豆增產。

馬斯克的星艦又在直播中炸成了煙花,殘骸墜落的軌跡像極了華爾街股票市場的K線圖

美國宇航局緊急通知我們改用太空探索公司的二手飛船返航,這艘被重新命名為「鳳凰號」的載具,控制系統里還殘留着前任宇航員下載的《星際穿越》盜版資源……

最具諷刺的是逃生手冊扉頁印着廣告:「登陸火星前,先來特斯拉體驗零重力駕駛!」

從我們接收到的信息波團看,太空已經掌握了軌道上的政治馬戲團基本套路,但太空目前還沒有什麼好辦法去打敗他們,也許只能隨波逐流了。

昨晚半夜裡從四百公里高空俯瞰中東,閃爍的炮火與新建成的太空港照明燈在沙漠上交相輝映。地面解釋說這是「新型農業照明項目」,但莫斯科飛控中心堅持認為我們拍到了秘密武器試驗。

今天早晨會議桌上飄着三份互相矛盾的情況說明,分別蓋着五角大樓克里姆林宮聯合國的電子印章。

歐盟艙段的氣閘門卡住時,我們上演了最荒誕的太空喜劇:美國工程師用俄羅斯潤滑油,中國宇航員遞來日本維修手冊,所有人跟着印度地面指揮唱的瑜伽冥想曲調整呼吸節奏。當艙門終於彈開的瞬間,警報器突然用十二國語言輪番報喜——這大概是國際空間站建成以來最真誠的多邊主義時刻。

技術的懷舊與未來的幻覺,也時刻都在折磨着我們這些太空人。今天在倉庫深處翻出2001年產的備份芯片,它表面的美國宇航局標誌已被歲月磨成了懷舊濾鏡,這芯片是否兼容,是否需要加持新技術,有待測試後拿出可行性方案。

這讓我想起地面正在熱議的元宇宙計劃,突然意識到人類正陷入了雙重魔怔:一邊用上世紀技術維持太空存在,一邊用PPT架構虛擬宇宙。俄羅斯同事伊萬諾維奇說這叫「賽博朋克現實主義」,他正在用區塊鏈技術給空間站耗材記賬。

馬斯克第一千零一次展示火星殖民方案時,我們正在用膠帶加固老化的太陽能板。那些金箔般脆弱的材料在陽光下顫動,像極了被資本吹脹的科技泡沫。山田君突然發問:「汪,你說百年後的火星博物館裏,會不會陳列着咱們修空間站用的老虎鉗?」這個問題讓所有人陷入沉默,只有空調系統持續哼唱着《藍色多瑙河》。

由此看來,地球儀上的荒誕劇遠沒有終結,到底要繼續到什麼時候,那要看俄烏戰爭和平談判的進程,不能讓俄羅斯贏,澤連斯基又贏不了,靠什麼去擺平?靠稀土礦嗎?

聯合國大會為太空資源分配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我們正在玩人類史上最昂貴的過家家——用各國艙段的零件拼裝微型衛星聯想的遊戲傳染太空了。

俄羅斯提供的推進器,美國贊助的芯片,中國製造的太陽能板,最後套上日本設計的卡通外殼。發射時王工程師突然提議:「該刻上地球製造吧?」這個冷笑話讓輻射計量儀都抖了三抖。

深夜還觀測到亞馬遜雨林又多了塊禿斑,形狀神似某國議會大廈的穹頂。山田君翻出三十年前的空間站照片,那時地球的綠色血管還清晰可見。我們把這些影像拼成動態圖,看森林以政治選舉周期為節奏在勻速消失……

伊萬諾維奇使勁兒灌了口伏特加:「同志們,咱們應該開發一個新濾鏡——政客演講時長與碳排放量實時換算器……」

返航倒計時中,我突然有了一些頓悟:文明的自白,倘若如實招來,不知有多少政客與精英要遭到審判!

收拾行李時才發現,九個月前帶來的全家福已被宇宙射線鍍上銀色光暈。 妻子寫在照片背面的「等你回家」,每個字都滲進了聚乙烯分子間隙。中國艙段送來的告別禮物是包月壤盆栽,俄羅斯同事塞給我一枚加加林紀念幣,美國工程師悄悄在儲物櫃貼了張紙條:「別忘了推特密碼。」

當最後檢查空間站主控系統時,突然收到地面緊急通知;某國要求刪除其艙段的所有實驗數據。我們都面面相覷,突然集體大笑,是傻笑還是苦笑都不重要了,只是笑比哭好!

在這片沒有國界的虛空里,人類最先進的計算機正在忠實地執行着最原始的部落指令。山田君抹着眼角說:「諸君,這就是我們的文明啊!」

重返大氣層後,我不再高高在上飄飄欲仙了!

我開始準備手記,先寫出了這麼一個提綱——

穿越電離層時的劇烈震顫中,我突然看清人類困境的本質:我們發明了跨越重力的飛船,卻發明不出跨越偏見的橋樑;我們能精確計算軌道參數,卻算不清合作共贏的公式……

當降落傘在平流層綻放時,透過舷窗看見的陸地輪廓依舊被國境線切割得支離破碎。

着陸艙門開啟的剎那,記者們關於「太空競賽新格局」的提問與相機的咔嚓聲同時湧來。我摸了摸口袋裡各國同事塞的臨別禮物,突然對着鏡頭說出準備好的答案:「在太空看地球,人類只有一個身份——」

遠處,馬斯克的星艦廣告牌正在晨光中閃爍,把後半句真話吞沒在火箭發動機的模擬音效里……


汪德文|我在太空看地球 - 天天要聞

作者簡介:汪德文/62年春虎/湖北襄陽那邊人/原第二炮兵大校/對越自衛反擊戰前線戰地洗禮過/98八百里皖江抗洪搶險駐守過/參加過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災並在北川戰鬥三個多月/擔任過報社記者編輯主編及副社長/當過大單位政治工作研究室主任/擔任過某基地政治部副主任及某局黨委書記政委等/公開發表過散文、雜文、隨筆、時評、言論、論文及新聞稿件若干篇。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着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械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械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械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械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