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鏡」破土而出 探訪深度岩土工程擾動模擬設施項目建設現場

2025年02月24日23:22:02 科學 1608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文輝 通訊員 楊鑫 劉向東

西遊記》里,太上老君八卦爐煉丹制寶,法力強大。在武漢光谷,被譽為「「中國地鏡」的深度岩土工程擾動模擬設施項目,也在打造一個「八卦爐」,通過錘鍊采自地下深處的岩石試樣,給地質體做CT。

2月24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建設現場看到,這座形似3個鵝卵石的巨大建築已破土而出、初具雛形,土建項目進入收尾階段,園區路面鋪墊着鋼板,大型設備正在陸續進場、緊鑼密鼓地進行安裝調試。

「中國地鏡」破土而出 探訪深度岩土工程擾動模擬設施項目建設現場 - 天天要聞

實景航拍圖。(受訪單位供圖)

「中國地鏡」破土而出 探訪深度岩土工程擾動模擬設施項目建設現場 - 天天要聞

項目效果圖。(受訪單位供圖)

三顆「鵝卵石」之一——深部模擬器樣機實驗室的內空有3層樓高,白色鋼構穹頂下,是一個巨大的圓柱形深坑,核心實驗設備就將安裝在這裡。

「核心設備能創造一個類深地環境,把大體積、重達數噸的岩體試樣置於其中,模擬開挖、壓裂、驅替等工程活動,實時監測試樣發生的變化。」中科院岩土所相關負責人笑着說,八卦爐只是用三昧真火煅燒,而這台設備除了油加熱,還能從上方和兩側等三個方向對試樣施加不同量值的壓力,「比八卦爐更厲害」。

試樣從核心設備出來後將被解剖,並送到另一顆「鵝卵石」——測試分析中心,這裡有數十台不同類別的測試分析設備,進一步觀察試樣內部變化,最終形成實驗報告,為地下工程施工提供技術支撐。

如果岩石試樣太大、不便開採和運輸,怎麼辦?這就輪到第三顆「鵝卵石」出場了。這裡是岩樣製備中心,可以運用3D打印技術,創造出符合要求的岩石樣本。

製備、實驗、分析,三顆「鵝卵石」形成一個閉環,對深地地質體做最嚴格的試驗。該負責人說:「人要做腸鏡胃鏡,我們這裡做的是『地鏡』。」

「中國地鏡」破土而出 探訪深度岩土工程擾動模擬設施項目建設現場 - 天天要聞

項目效果圖。(受訪單位供圖)

據介紹,近年來,我國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深地、深海、深空」領域關鍵技術突破。水電地下廠房、交通隧洞、油氣地下存儲、二氧化碳地下封存等深地工程與日俱增,這些都需要研究深部岩土體。深度岩土工程擾動模擬設施項目將主要服務於地下空間開發和戰略性資源開採等國家重大工程任務,意義重大。

對這樣的國之重器,建設方不敢有絲毫的馬虎。「其他項目服務於人,這個項目服務於設備。」中建三局二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僅是在用電設備上,建設者們就下足了功夫:實驗設備的功率各不相同,為了匹配,整個項目用了12種型號的電纜;一次實驗的周期是一周甚至一個月,期間不能斷電,為此實驗室的電路都是雙迴路,切換隻需1秒。此外,實驗設備重量不一,對地板承重的要求也不一樣。為滿足實驗精度要求,實驗室的地板都經過局部加固,最大承壓達每平方米10噸。「用了8種型號的鋼筋,混凝土也有4種厚度,還有防煙、防塵等各種要求,幾乎每個房間都是個性化定製。」這位負責人說。

據介紹,該項目將於今年6月份申請國家驗收,明年對外試運行。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我國近海將有5~7級風 - 天天要聞

我國近海將有5~7級風

一、近海海域天氣實況 5月10日14時至11日02時,東海北部海域出現了5~6級、陣風7級的西北風,東海南部海域、台灣海峽、南海北部海域、北部灣出現了5~6級、陣風7級的東北風或偏北風。 ....
這位活到117歲的超級老人去世後,科學家發現她的基因強得可怕 - 天天要聞

這位活到117歲的超級老人去世後,科學家發現她的基因強得可怕

圖片來源:Unsplash《環球科學》雜誌迎來了自己的播客節目歡迎訂閱《環球科學》播客,每月更新一次,聽科學家與我們編輯一同探討形形色色的科學問題。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我們有幸邀請到了《環球科學》多次合作的譯者、兩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跟我們聊了聊青春期可以培養的能力和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視角。撰文|clefable審...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 天天要聞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張強、徐飛虎等人聯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單位,首次提出並實驗驗證了主動光學強度干涉技術合成孔徑技術,實現了對1.36公里外毫米級目標的高分辨成像。
發現罕見「幽靈之花」 貴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員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幽靈之花」 貴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員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近日,在貴州省林業局組織開展的全省野生蘭科植物監測過程中,科研人員首次發現貴州植物新紀錄屬——杜鵑花科假沙晶蘭屬,以及隸屬該屬的兩個貴州新紀錄物種——浙江假沙晶蘭和球果假沙晶蘭,它們因獨特的外觀和神秘的生長習性被稱為「
科學之美丨來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計算機」 - 天天要聞

科學之美丨來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計算機」

水、脂肪和蛋白質,三種平平無奇的物質,為何能承載人類的智慧與情感?大腦的功耗相當於一個14瓦燈泡,為何能實現強大的認知能力?人類如何用科技對抗大腦深處血管上的「微型炸彈」?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總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別呈現了《科學之美》的演講和舞蹈。為了呈現更多維度震撼人心的科學之美,總台社教節...
流浪太空53載 蘇聯「宇宙-482」探測器墜回印度洋 - 天天要聞

流浪太空53載 蘇聯「宇宙-482」探測器墜回印度洋

據央視新聞消息,據俄新社10日消息,蘇聯於1972年3月發射的「宇宙-482」自動探測器近日已墜入雅加達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該探測器原計劃飛往金星,由於助推器故障,未能脫離地球軌道。隨着時間推移,探測器的高度越來越低,最終墜回大氣層。該裝置直徑約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總台記者 程謨)編輯 毛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