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毀掉大腦的壞習慣,很多人天天都在做,自查下,若有儘早改掉

2025年02月05日18:12:18 科學 1008

大腦是身體的「司令部」,對我們非常重要,但生活中一些看似平常的習慣,正日復一日地侵蝕大腦健康。

本文將揭示5個常見卻極具破壞力的壞習慣,很多人每天都在重複,快來對照自查,若不幸中招,請儘早改正:

1、長期睡眠不足

睡眠期間,大腦會進行自我修復、清除毒素以及鞏固記憶等重要活動。長期睡眠不足,會干擾這些關鍵過程。

5個毀掉大腦的壞習慣,很多人天天都在做,自查下,若有儘早改掉 - 天天要聞

一項研究通過結構磁共振成像(MRI)發現,剝奪24小時的睡眠後,前額葉部分腦區的灰質密度顯著增加,這可能是一種大腦的「代償」機制,反映了大腦在睡眠壓力下的彈性[1]。

同時,睡眠不足會影響神經元之間的連接,進而影響學習和記憶能力,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據2023年《神經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顯示,睡眠質量差是衰老的常見特徵。而僅僅一個晚上不睡覺,大腦的年齡就會瞬間衰老1到2歲[2]。

2、過度依賴電子設備

過度沉迷於電子設備中的信息,會減少深度思考和專註的時間,使大腦習慣於淺層次的信息獲取,削弱大腦的思考能力和創造力。

神經語言學教授李平帶領的團隊研究發現,使用電子設備的頻率與大腦中負責信息處理的左島葉和前額葉腦回區的活動呈負相關[3],該研究發表在《Nature》上。

5個毀掉大腦的壞習慣,很多人天天都在做,自查下,若有儘早改掉 - 天天要聞

直白的說,手機、電腦等使用過多會導致大腦在閱讀、分析和理解複雜信息的能力下降,思維會變得碎片化。

3、不良飲食習慣

就比如說高糖飲食,它引發的炎症反應和氧化應激,會損傷神經細胞,影響記憶力。

美國南加州大學一個研究團隊開展了一項實驗,探究「多糖飲食對大腦的影響」。研究人員將幼鼠分為兩組,一組喂普通食物,另一組則餵食含有11%糖分的溶液。

然後研究人員讓幼鼠完成一系列記憶任務,比如對熟悉物體、特定環境的識別,還對小鼠腸道菌群和大腦轉錄組進行了分析。

研究結果顯示,食用高糖食物的幼鼠在基本識別記憶方面與對照組幼鼠沒有什麼顯著的差異,但生命早期過量攝入糖分會對成年小鼠的海馬依賴性記憶功能造成損害[4]。

5個毀掉大腦的壞習慣,很多人天天都在做,自查下,若有儘早改掉 - 天天要聞

4、長期壓力過大

當身體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下,會分泌過多的皮質醇。皮質醇會對大腦中的海馬體(功能涉及記憶和學習)造成損害。

而且,壓力還會引發炎症反應,干擾神經遞質的平衡,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導致情景記憶力和空間記憶力明顯下降。

5、過量飲酒

酒精會損害神經元細胞膜,影響神經信號的傳導。長期過量飲酒會導致記憶力下降,甚至引發認知障礙、痴獃等問題,還會影響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增加摔倒和受傷的風險。

5個毀掉大腦的壞習慣,很多人天天都在做,自查下,若有儘早改掉 - 天天要聞

小結

在日常生活中,長期睡眠不足、過度依賴電子設備、不良飲食習慣(如高糖飲食)、長期壓力過大以及過量飲酒等看似平常的習慣,不僅會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導致學習、記憶和思維能力下降,還可能引發更嚴重的神經退行性疾病。

幸運的是,這些習慣大多是可以通過積極的改變來糾正的。

例如,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控制電子設備的使用時間、調整飲食結構、學會有效管理壓力以及限制酒精攝入等,都有助於改善大腦健康。

參考資料

[1]《基於大腦灰質結構變化的睡眠剝奪易損性機制研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碩士)陳瑤.

[2]《大腦最怕的 10 件事,很多你可能每天都在做!》.科普中國.2024-09-16.

[3]Neurocognitive Signatures of Naturalistic Reading of Scientific Texts: A Fixation-Related fMRI Study. Sci Rep 9, 10678 (2019).

[4]《孩子糖吃多了會怎樣?新研究:影響大腦發育、損害學習和記憶力》.生命時報.2021-05-19.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最近不少人外出露營卡式爐成了必備品但千萬要注意使用安全!5月3日北京一起卡式爐爆炸事故7人受傷登上熱搜引發關注據媒體報道,北京的陳先生與鄰居兩家人五一假期在野外燒烤時,剛購入一個月、僅使用過兩次的卡式爐突然爆炸,導致7人不同程度受傷,部分傷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顏寧在其微博發佈聲明,闢謠網傳簡歷。圖/顏寧微博截圖知名科學家顏寧再次公開打假,打假的對象仍是假簡歷。據報道,5月4日,顏寧在其微博上發帖闢謠,「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並請微博節後儘快清理...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 天天要聞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原創 黃鑫 經濟日報與大模型對話,生成一件大師風格畫作;依託人工智能技術規劃路線,具身智能機械人可精準識別和抓取零部件……日前舉辦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集中展示了多項新技術新成果,生動展現了數字經濟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術在其中扮演着激
Wi-Fi 6的MU-MIMO 技術:究竟藏着怎樣的奧秘? - 天天要聞

Wi-Fi 6的MU-MIMO 技術:究竟藏着怎樣的奧秘?

【ZOL中關村在線原創技術解析】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無線通信技術已深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家庭、辦公場所還是公共區域,Wi-Fi 連接都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隨着移動設備數量的急劇增長和應用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傳統無線網絡技術的局限性逐漸顯現,制約了無線通信的效率與性能。值得慶幸的是,Wi-Fi 6 ...
「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現身府河 - 天天要聞

「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現身府河

近日,魚類科研工作者王新越進行魚類資源調查時,在府河孝感段發現「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鳤(guǎn)。今年5月1日,在府河水域發現「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鳤。王新越 攝這尾鳤體長36厘米,體重290克。「這已經是長江十年禁漁
顏寧發聲:網傳不實,已投訴! - 天天要聞

顏寧發聲:網傳不實,已投訴!

5月4日,著名科學家顏寧在其微博發佈聲明,闢謠網傳簡歷。顏寧表示:「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她呼籲儘快清理相關信息。
立夏:躍動夏始,拔節生長 - 天天要聞

立夏:躍動夏始,拔節生長

5月5日,立夏,躍動夏始,拔節生長。立夏是夏季的第一個節氣,由春到夏,萬物從復蘇到成長,由萌芽至蓬勃,綠色鋪滿大地。立夏時節,螻蟈鳴,蚯蚓出,藤蔓蜿蜒攀牆,大自然以熱烈的姿態迎接盛夏。暑氣初顯,宜順應夏季晝長夜短的規律,適時調節生活節奏,確保有充足的睡眠。對於夏季運動的原則,《黃帝內經》提倡「無厭於日...
最新研究稱地球海洋可能會變成紫色 幾億年前呈綠色 - 天天要聞

最新研究稱地球海洋可能會變成紫色 幾億年前呈綠色

【CNMO科技消息】我們常說地球是藍色星球,但其實這種顏色並不是一直如此,也不會永遠不變。有研究指出,地球的海洋在過去曾經是綠色的,而如果未來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它們甚至可能會變成紫色。 這項研究主要探討了數十億年來海洋顏色的變化過程,發現這和海水的化學成分以及光線在水中的折射方式密切相關。在3.8到18億年前...
清華大學徐軍課題組《自然·通訊》:揭示稀溶液結晶的臨界晶核尺寸不隨溶液過飽和度變化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徐軍課題組《自然·通訊》:揭示稀溶液結晶的臨界晶核尺寸不隨溶液過飽和度變化

結晶是無定形基元有序堆積形成晶體的過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和基本的有序化過程之一。結晶過程通常遵循成核-生長路徑,成核過程中自由能最高點對應的晶核尺寸被稱為臨界晶核尺寸。小於臨界尺寸的晶核往往會在熱漲落中再次熔化或溶解,而大於臨界尺寸的晶核則會進一步生長成為穩定的晶體。很多情況下,臨界晶核的形成是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