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人工智能作為前沿的高科技領域,已經成為全球大國的必爭之地,在這一關鍵領域,中國不僅在多項指標上位居前列,還在學術論文研究和專業人才儲備上位居前列。其中,在論文領域,中國AI論文數量位居全球第一。而且,據國際研究機構統計,2023年,中國科學院和清華大學AI論文發表量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在人才儲備領域,《紐約時報》等媒體表示,中國的人工智能人才數量佔據領先地位。芝加哥大學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排名前20%的AI研究人員中,有47%來自中國。
而且,我國還在持續加大AI投資力度,據IDC數據顯示,2027年,中國對人工智能領域投資將達381億美元,約為2022年的3倍。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近些年我國持續在AI關鍵技術領域進行布局,為AI產業夯實基礎底座,促進AI產業競爭力更好的提升。
日前,中國AI產業再次迎來重要進展,在AI產業年度盛會——昇思人工智能框架峰會上,中國AI產業的關鍵技術「AI框架」帶來一系列重大突破,產業引領者不僅市場表現創下新高,而且,還在積極向國際拓展,構建更為強大的影響力。
AI關鍵技術突破,根技術國際影響力持續擴大
據悉,AI框架作為AI領域的基礎軟件,在人工智能技術棧中起到使能算法開發、釋放硬件性能的「承上啟下」作用,不僅是產業根技術(核心技術)代表,還能加速AI應用落地,成為AI產業創新和應用發展的關鍵。
作為國內AI框架領域的領跑者,昇思MindSpore框架自2020年開源後,4年來飛速發展,持續取得重要突破。在會上,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預測,中國AI框架2024年新增市場昇思份額將達30%,這標誌着昇思MindSpore不僅成為大模型時代AI框架的新選擇,還成功躋身全球主流AI框架第一梯隊。
在此背後,華為根技術創新和開放理念發揮着重要作用。華為ICT戰略與業務發展部總裁彭紅華表示,華為一直堅持打造開放的計算產業生態,堅持根技術創新,與產業界共同打造堅實的、可持續的計算產業生態。華為將持續投入昇思MindSpore,堅持以開源的方式,向業界開放技術創新成果,攜手產業界客戶、夥伴和廣大開發者共促中國人工智能框架生態健康、高速發展。
目前,昇思還構建了業內領先的產業生態,在多個維度上均處於領先。如,昇思開源版本已累計獲得1100萬次下載;3.7萬多名開發者參與社區貢獻;昇思與36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展開教學及科研合作,聯合1700多位生態夥伴,打造了超過2000+解決方案;PaperwithCode網站顯示,支持基於昇思原創論文發表累計超過1700篇,位列全球第二、中國第一,顯示了昇思不僅在國內,更在全球人工智能學術界具有影響力。
與此同時,昇思還在擴大國際影響力,成為世界AI框架的「新勢力」。數據顯示,昇思MindSpore已經覆蓋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400多個城市,實現AI根技術的新跨越。
領跑AI+產業升級浪潮
2024年,人工智能發展進入「強應用」的階段,AI不僅帶來了技術革新,也引領着產業新模式。在AI驅動下,所有行業都值得被重新思考。「人工智能+」概念正驅動產業生態重塑,推動工業、醫療、金融、能源、通信等眾多產業的AI+升級浪潮。
在AI+升級中,近兩年火熱的AI大模型成為焦點,它被業內稱為AI「超級大腦」,是通向強人工智能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時,行業大模型也是加速AI+產業升級的重要技術。而作為構建和訓練大模型的基礎工具,AI框架也對AI+升級發揮着重要作用。
目前,作為大模型時代AI框架的新選擇,昇思已成為支持主流大模型最多的AI框架,已孵化、支持50多個國內外主流大模型,為AI+生物醫藥、AI+電力、AI+金融、AI+通信等多個重點行業帶來升級。
如,在AI+生物醫藥領域,昌平實驗室聯合昇思MindSpore打造的「天工」抗體設計模型。能夠實現對非人源有效抗體的人源化,從而降低抗體實驗研發成本。此外,它還能進一步優化具有功效的抗體的可成藥性、降低生產成本,最終實現對可成藥抗體的高效增值。它將為抗體藥物的研髮帶來革命性的變革; 在AI+電力領域,南方電網基於昇思MindSpore AI框架,打造「馭電」電力潮流預測大模型,它既能精準刻畫新型電力系統的安全邊界,又能精細安排各類電源的發電計劃,確保大電網安全的前提下,動態優化電網運行方式,解決新能源變化無常、難以計劃帶來的難題,最大限度提高新能源的利用率。
未來,隨着昇思AI框架技術的持續迭代,不僅其市場優勢及國際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同時,也將更好的使能夥伴孵化出更多優秀的AI大模型,加速更多行業AI+升級,助力中國在AI+浪潮中持續領跑。
來源:咸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