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機器立「心」,為智能賦「理」

2024年11月21日07:53:03 科學 1067

為機器立「心」,為智能賦「理」

中國軍網記者 張曉君 危喬巧 楊濱華

走出家門,自動駕駛汽車緩緩駛來迎接;多隻機器狗行走在烏鎮的大街小巷,為互聯網大會保駕護航;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人形機械人展區,一款融合了傳感、控制、信息耦合、移動計算等技術的外骨骼機械人,協助體驗者非常輕鬆地拎起50斤重的水袋……從昔日的科幻,到如今的現實,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人工智能浪潮洶湧澎湃。

為機器立「心」,為智能賦「理」 - 天天要聞

一輛無人駕駛小巴士行駛在烏鎮街頭接送乘客。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人工智能技術快速演進,給世界帶來了重大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全球性的風險與挑戰。如何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越來越普遍的情況下,發展負責任的人工智能,避免人工智能技術的濫用惡用,確保人工智能始終朝着有利於人類文明的進步發展,而不是成為刺向人類文明的尖刀?世界各國的人們期待着答案。

在11月20日下午舉行的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主論壇上,與會嘉賓認為,要倡導發展人工智能以增進人類共同福祉為目標,以保障社會安全、尊重人類權益為前提,符合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以人為本、向善而行。

為機器立「心」,為智能賦「理」 - 天天要聞

11月20日,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浙江烏鎮開幕。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這一共識,集中體現了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主題:「擁抱以人為本、智能向善的數字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歸根結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與應用,與人類歷史上開發、運用的各種工具、機器一樣,都是人的能力的延伸。能力提升甚至躍遷了,運用這種能力造成的影響也會隨之增大,「向善」還是「作惡」就不能全憑一念之間。唯有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努力構建普惠繁榮、平等包容的網絡空間,藉助人類文明的「工具箱」,應對人工智能這個「科技變量」,才能為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找到正確的道路,有效回應各方對人工智能發展與治理的關切。

在中華文明史上,有這麼一段話令人震撼: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能者達人所不達,智者見人所未見。各國有識之士齊聚烏鎮,要做的就是為機器立「心」,立一顆有溫度、有感情,向上向善的火熱之「心」。這顆「心」,是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的雙向奔赴,堅持以人為本、智能向善,人類才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數字文明新未來。

世界各國還要為智能賦「理」,賦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互聯網,讓「同球共濟」成為可能。從2014年起,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連續舉辦,各方智慧共識不斷凝聚,數字領域合作持續深化,發佈《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概念文件、《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行動倡議》、《網絡主權:理論與實踐》和《全球數據跨境流動合作倡議》等一系列重要成果,越來越多的中國理念、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同,努力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邁向新階段。

為機器立「心」,為智能賦「理」 - 天天要聞

烏鎮世界互聯網科技館內,人形機械人的迎客舞蹈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科技革命總是百舸爭流,但世界各國從來命運與共。流淌千年而綿延不絕的烏鎮之水,向世界訴說著我們這個民族「水利萬物而不爭」的品格;攜手世界,如同烏鎮的橋,跨越時空的距離,攜山河湖海之利,一起走向更加美好向上的未來!

來源:解放軍報微博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 天天要聞

人體「捉妖記」:免疫系統如何分辨「自我」與「非我」

在神秘又奇妙的人體世界裏,免疫系統就像是守護健康的「齊天大聖」,時刻警惕着各路「妖魔鬼怪」的入侵。而要想精準打擊敵人,首先得搞清楚誰是自己人,誰是外來的「妖精」,這就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自我」與「非我」的識別。大家都知道,在《西遊記》里,妖怪們變化多端,常常混入人群,企圖矇混過關。人體里也一樣,各...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 天天要聞

Science | 告別序列依賴,為你的染色體「掃碼」:每條染色體竟自帶獨一無二的「條形碼」

引言在人類基因組中,有一片廣袤而神秘的「禁區」,它佔據了每條染色體的核心位置,卻長期以來讓我們束手無策。這片區域就是着絲粒 (Centromere)。它就像基因組中的「百慕大三角」,充滿了高度重複的DNA序列,結構複雜多變,讓傳統的基因測序和分析技術在此屢屢碰壁。然而,這片「禁區」卻掌握着細胞分裂時染色體能否被精確...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 天天要聞

Nature | 人類心智的「源代碼」:AI如何學會像我們一樣思考?

引言人類的心智是如此奇妙,它既能讓我們在清晨糾結於吃什麼早餐,也能驅動我們去攻克癌症、探索遙遠的星辰。我們能從寥寥數次的演示中學會舞步,能進行複雜的因果推理,還能被無盡的好奇心驅使去創造藝術和科學的奇蹟。這種舉重若輕、觸類旁通的「通用性 (generality)」 定義了我們之為人的核心。然而,在人工智能 (AI) 和...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