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力機運行和顆粒流運動相互作用的力學特性:風能與沙塵環境之間的關係

2024年05月20日15:11:28 科學 5483

封面文章


《中國科學:物理學 力學 天文學》英文版(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scpma)2024年第4期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出版了蘭州理工大學李仁年教授團隊南方科技大學(投稿時為上海交通大學)李曄教授團隊的研究成果,文章題為:,同期出版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曉靜教授撰寫的點評文章:。


風力機運行和顆粒流運動相互作用的力學特性:風能與沙塵環境之間的關係 - 天天要聞

內陸風電的發展

中國陸上風電項目的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發展[1]。據統計,我國可開發的陸上風資源高達253gw(基於10 m高度測量結果)[2]。到2010年,西北地區已經建立了大約160個不同規模的風電場,總裝機容量達到5000 mw[1]。隨着風電技術的不斷創新和進步,風力機逐步向大型化發展,風電場的規模不斷擴大[3]。到2023年,中國陸上風電裝機容量新增了58.2 gw,主要分佈在內蒙古、新疆、甘肅等地,其裝機容量佔比分別為33.47%、15.24%、11.34%[4]。然而,隨着可開發的平坦地形日益減少,風電選址逐漸轉移到沙漠、戈壁等複雜地形。這些地區蘊含的風能資源約佔全國陸上風資源的70%[5]

西部風沙現狀

我國西北地區氣候乾燥、降水稀少、植被覆蓋度低,存在大面積的沙漠,如巴丹吉林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等,這種氣候條件使得我國西北地區常受沙塵暴的影響。長期以來,過度放牧等人類活動使得西北地區風沙災害日益嚴重,荒漠化程度也在不斷加劇。近年來,通過我國「三北」防護林工程等防沙固沙措施的實施,土地荒漠化等問題得到了極大改善。儘管如此,西北地區土地沙化面積大、程度深、治理難的基本面尚未根本改變。

風力機在風沙中的挑戰


如上所述,雖然資源豐富,但沙塵天氣和複雜地形的局部環流會對大氣邊界層的湍流特性產生影響,進而增加風力機輪轂高度處風速預測的難度[6]。一方面來說,風力機易受大氣和地形湍流的影響,其氣動性能表現出強非定常特徵,這對風力機氣動性能的準確預估產生一定的挑戰[7]。從另一方面來說,風力機運行對沙塵輸運的影響逐漸成為風能領域的研究熱點。風力機尾流是一種複雜的三維多尺度湍流,沙塵環境中風力機的運行涉及顆粒與湍流相互作用的兩相流問題,其中包括離散相顆粒的彌散行為和反之對流體相湍流的調製。然而,由於風力機尾流的複雜性,目前仍缺少系統的研究。因此,儘管風力機在風沙中的運行仍有一定的挑戰,但其運行也有望對風沙的環境治理有所益處。「十四五」期間是我國實現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關鍵時期,防沙治沙工作面領着嚴峻的挑戰,推進風能建設正在成為西北地區防沙治沙的重要戰略之一[8]

本文的發現

本文通過在大渦模擬中採用致動線模型施加體積力實現了風力機與沙塵流場的相互耦合,系統地分析了不同粒徑的沙塵顆粒在風力機尾流中的聚集和沉降等輸運特徵(圖1)。結果發現,風力機運行顯著改變了沙塵顆粒的運動軌跡(圖2),在風力機葉尖處形成了「環狀分佈」(圖3);同時,風力機對沙塵輸運具有明顯的阻礙作用,促使沙塵顆粒提前發生沉降。這預示着風電場的建設可能會對沙塵暴的防治產生積極影響。這個成果提供了風力機運行對阻沙降塵的關鍵證據,為進一步認識風沙災害的形成演化規律及抑制機理打下了基礎。同時,不僅對內陸風沙和風電的關係作出了貢獻,也對海上風電和鹽霧之間的關係提供了新的思路。

風力機運行和顆粒流運動相互作用的力學特性:風能與沙塵環境之間的關係 - 天天要聞

圖1 總體建模

葉尖位置入射

風輪內部入射

圖2 顆粒軌跡

圖3 x/d=1截面處顆粒濃度分佈:(a) 10μm, (b) 50μm, (c) 100μm, (d) 150μm

本項目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項目2022yfb42021以及國家自然基金項目52166014以及52276197支持。

【參考文獻】

[1]  han j, mol a p j, lu y, et al. onshore wind power development in china: challenges behind a successful story[j]. energy policy, 2009, 37(8): 2941-2951.

[2]  yang z. the third nationwide assessment of wind resources. annual report of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1), 2004, 49.

[3]  kirkegaard j k, rudolph d p, nyborg s, et al. tackling grand challenges in wind energy through a socio-technical perspective. nature energy, 2023, 8(7): 655-664.

[4]  gwec.gwec global wind report 2023[r]. bonn, germany. 2023

[5]  梁恩培, 馬高生, 李曄等. 沙塵環境對風力機關鍵零部件力學特性影響綜述. 中國科學:物理學力學 天文學, 2023, 53(3): 234701.

[6]   liu b, ma x, guo j, et al. estimating hub-height wind speed based on a 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 implications for wind energy assessment.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23, 23(5): 3181-3193.

[7]  王同光, 田琳琳, 鍾偉等. 風能利用中的空氣動力學研究進展: 入流和尾流特性. 空氣動力學學報, 2022, 40(4): 22-50.

[8]  馮起, 白光祖, 李宗省, 等.加快構建西北地區生態保護新格局.中國科學院院刊, 2022, 37(10): 1457-1470.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 天天要聞

月壤歸來!外媒:中國再顯太空實力

嫦娥六號返回器25日攜帶月壤順利着陸,實現人類歷史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持續引發外媒的廣泛關注。  《紐約時報》刊文稱,中國成為首個從月球背面取回樣品的國家。嫦娥六號任務的樣品可能蘊藏着月球和地球起源的線索,是中國探月工程的最新成果。  《紐約時報》報道截圖  報道指出,此次任務攜帶的樣品是由中國國家航...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 天天要聞

大熊貓「鑫寶」和「雲川」啟程了

今年2月,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與美國聖迭戈動物園野生動植物聯盟簽署了新一輪大熊貓國際保護合作研究協議。中美雙方經過充分準備,今天,來自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的兩隻大熊貓「鑫寶」「雲川」啟程前往聖迭戈動物園,開啟為期10年的旅居生活,延續雙方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 天天要聞

托底騰飛、5米墜落!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極限挑戰

快科技6月27日消息,據領克汽車官方發佈,近日,領克07 EM-P完成行業首次托底後高空墜落挑戰。據悉,此次領克07EM-P攜手中汽信科,根據真實場景設置超高難度挑戰,先托底,後騰飛,再墜落,挑戰時速50km/h正面應對托底測試、挑戰行業首次托底+翻滾雙重測試。托底:車速50km/h剮蹭底盤通過直徑為150mm的剛性半球形壁障,領克...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 天天要聞

【生物多樣性看甘孜】四川甘孜州石渠縣記錄到幼年金雕捕食畫面

近日,四川長沙貢瑪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和西華師範大學生物多樣性與生態適應研究團隊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時,拍攝到一隻金雕亞成體的捕食活動畫面。畫面中,一隻金雕在旱獺、鼠兔的洞口耐心等候,一動不動地觀察着獵物的活動,一旦有身體肥碩滾圓、肉質細嫩的獵物從洞口跑出來,就會立刻出擊...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